一文带你了解鸭绿江口现状的前世今生

北京青春痘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734.html

因着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领土问题已成为国人心中一根敏感的弦,每每提及外东北、外西北、外蒙,无不捶胸顿足的痛斥满清、民国无能。正式在这种心绪下,鸭绿江口属于朝鲜一方的薪岛、绸缎岛、黄金坪岛等岛屿,几乎与我国领土连成一体,使两岸都成为朝鲜领土的现实,也频频引来网友的侧目。随手一搜,就能看到众多质疑的声音。

那么鸭绿江口的现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和网上流传的一样?今天就由本人来向大伙说道说道它的前世今生。

受长期以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中央帝国思潮,及传承上千年的宗藩关系影响,明代以前,我国没有现代意义的边境概念,有的只是一条动态的、模糊的势力分界线,与其说是边境线,倒不如说是习惯线。

直到清代,特别是近代,随着与西方接触增多,才被动地接受边境线这一概念,勘界、划界工作也随之跟上。处于中朝交界处的鸭绿江沿线同样如此。

鸭绿江口现状

这是现在的鸭绿江出海口,可以明显看到,绸缎岛、黄金坪岛已经基本与中国一侧的丹东市连为一体,薪岛与绸缎岛更是合而为一。

鸭绿江出海口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历史上鸭绿江口分为西水道、东水道,东西水道的位置具体如上图所示。

当下鸭绿江径主要通过东水道入海,西水道已基本脱离鸭绿江径流的影响,成为废弃汊道。然而在历史上西水道是鸭绿江的主要入海通道,据史料记载:靠近大东沟一侧的西水道是“当时江口宽27公里内的唯一深水航道,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航”,“大东沟做为一个港口来看居辐揍点的地位。……木材从江的上游放下来,全部集中于此地,再经税务局办理手续后装海轮外运各地。”

薪岛位于东西水道之间,在当时按主航道划界的原则,属于朝鲜实属正常,这点从民国出版的各种地图也能得到证实。

《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局部

上图是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可以看到薪岛位于主航道南侧,颜色与朝鲜一致,说明此时已经属于朝鲜领土,绸缎岛开始形成但尚未命名。

《中国分省新图》局部

上图为年丁文江申报《中国分省新图》局部,此图带有国境线,可以看到薪岛在朝鲜一侧,属于朝鲜。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黄金坪岛仍属于中国。

民国国防部测量局绘制的鸭绿江口局部图

此图为年,民国国防部测量局绘制的鸭绿江口局部图,这属于官方地图,说明民国政府对薪岛及正在成型的绸缎岛属于朝鲜没有异议。

抗战后鸭绿江口局部

这张地图的原始出处不祥,网上有40年代、50年代两种说法,从左下角国境线中国一侧标注的安东省分析,应当为40年代的地图,因为安东省存在于伪满及民国时期,东北解放后于年4月将其更名为辽东省。以图中绸缎岛的规模判断,此图应当为抗战胜利后所绘。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薪岛、绸缎岛及黄金坪岛都已经属于朝鲜。西水道淤积严重,东水道成为鸭绿江的主要出海口。

之所以会如此大的变化,是自然鬼斧神工与人为干扰合力所致。

在自然条件下,江河的流向不是固定不变的,南北摆荡幅度以千里计的黄河是最佳实例,因河水裹挟的泥沙沉积而成的江心岛更是诉说“沧海桑田”最佳案例。薪岛、绸缎岛黄金坪岛等岛屿基本上与中国陆地相连,也与鸭绿江入海通道的变化有关。

自近代以来,由于地势原因,靠近大东沟港一侧鸭绿江河道泥沙淤积明显,沙洲横生,边滩加高转为陆地,泥沙逐渐向薪岛北侧淤积蔓延,西水道的流量开始大幅度减小,主航道开始向东水道偏移。

但在二十世纪初,黄金坪还是一个不见芦苇生长的小沙洲,信倜坪也很小,迎门港还未露出水面。西水道的径流可以通过蚊子沟、迎门港、庙沟等多个分支与东水道相通。

日占期间,在西汊道逐渐泥沙淤积、消亡的过程中,又突然地受到强烈的人工干扰,使这一时期的三角洲演变变得更加剧烈。

因西水道沉积作用强烈,致使水流多变、滩多水浅,航运价值大为降低。年开始,日伪开始开辟靠近朝鲜方面的南深槽水道,即“南水道”。并堵截了迎门港等与东汊道相通的支汊及西南水道、洋鱼岗水道。

这些工程使西汊道的流量比整治前增加了一倍以上。然而增加的流量大部分为潮流,河水径流只占10%左右,这种水动力条件使西汊道深槽不断刷深,而滩面却渐渐淤高。

日本人开辟南水道

与此同时,日本人年开始修建的水丰电站大坝(年开始发电,年竣工),又使得河流输沙能力显著减弱,挟沙能力显著提高,河口沉积加速。

正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西水道终于丧失主航道功能,沦为鸭绿江入海的支杈,并日趋消亡,河口三角洲的面积明显增加。薪岛、信倜坪和黄金坪之间的浅滩不断淤积的结果,终于使信惆坪和薪岛浅滩连在一起,形成绸缎岛,东大坪和大东沟口外的边滩也因淤高而转变为陆地。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朝鲜一侧地势相对较低,水丰电站大坝建成后,被淹的主要是朝鲜那边。当时的伪满和朝鲜都在日本治下,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保持平衡,日本人将鸭绿江下游伪满洲国的几个江心岛划归了朝鲜作为补偿。

这点,上面那张抗战后的民国地图可以证实,而也成为日后中朝边境谈判的一个重要依据。

年中朝两国在平壤签订《中朝边界条约》。条约共五条,第一条内容主要划分了两国边界的走向;第二条规定了界河中的岛屿和沙洲的归属原则;第三条规定了界河上边界的宽度。

根据第二条中的“在本条约签订前,已由一方公民定居或耕种的岛屿和沙洲,即成为该方的领土,不再改变”之规定,薪岛、绸缎岛、黄金坪岛及其衍生岛屿仍归朝鲜所有。

订约时,薪岛、绸缎岛黄金坪岛都还很还没有今日规模,然而几十年过去,随着泥沙的冲积沉淀,这些岛屿迅速增大,西水道几乎完全淤积,这几个岛屿几乎与中国的海岸连在了一起。

眼看着近在咫尺的而这些岛屿竟然属于朝鲜,身为中国人自然越看越不是滋味,于是就有了网上的那些传言。

最后再说一说,鸭绿江口水面的归属问题。

条约第三条规定:

一、鸭绿江和图们江上边界的宽度,任何时候都以水面的宽度为准。两国间的界河为两国共有,由两国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包括航行、渔猎和使用河水等。

二、鸭绿江口外,中朝两国海域的划分,确定从江海分界线上的东经度10分6秒的一点起大体向南直到公海为止的一线为两国的海上分界线,以西的海域属于中国,以东的海域属于朝鲜。

三、在鸭绿江口江海分界线以外,自东经度59分至东经度26分间的海域,两国的一切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不受限制。

所以鸭绿江在众多界河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任何时候水面都为两国共同所有,只要行在江上不登岸就不算越境。

中朝国境线

所谓的中国失去鸭绿江出海口,鸭绿江口已成为朝鲜内水,完全是无稽之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6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