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交警有个重要提醒
不知不觉
春节的七天小长假已接近尾声
很多小伙伴已踏上了返程的旅途
丹东交警提醒
春节返程高峰来袭
请注意交通安全
1
提前了解路况和天气信息,
出发前务必检查车况,
尽量错峰出行,
合理规划好出行路线。
2
节日期间走亲访友聚会增多,
很多小伙伴表示熬夜甚是疲惫,
出行前请休息好,
避免疲劳驾驶开车上路。
3
尽量避免夜间出行,
如确需夜间行车,
驾车过程中务必保持精力集中。
返程途中控制好车速,
保持安全车距。
如果您是乘车出行,
请不要乘坐超员车辆,
行车途中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温暖回家路
平安伴您行
每年的冬天,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冬季气温降低,不少水面都结了一层冰,常常有人在冰面上玩耍逗留。但是由于气温的波动,在薄冰层上行走,极有可能发生冰面破裂,导致身体掉落水中,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丹东公安整理了一份《冰面落水自救指南》,希望在危急时刻能够帮助到你!
不要误以为冰面看起来冻的很结实就麻痹大意,冰面冻的厚不厚不能光靠眼睛判断,河水的流动以及是否背风、朝阳都会影响结冰情况。冰面看起来一样,但其实冰层厚度不一,光凭表面判断是要吃大亏的。而且,就算有时冰面冻得很厚,但因为常常有人凿冰捕鱼留下冰窟窿,再次冻上的冰窟窿要比周围冰层脆弱得多,也非常危险。
一旦掉进冰窟窿,
你将面临的三大危险:
呼吸混乱:突然的剧烈低温会让你大口、快速呼吸,这会导致你肺部进水而溺水身亡。
心跳骤停:寒冷和极度的恐惧会让人心跳加速甚至心跳骤停。
失温致死:冻僵的身体会逐渐失去行动力,无法完成自救。
冰面落水的危险性
身体会受冷而产生冲击反应,称为“躯干反射”,它会使人想要大口喘气和呼吸,并会导致人体发生短暂休克,增大溺水的风险。
身体会快速地散热,当体温低于35°C时,会产生寒战、头晕、心率增快、混乱、疲劳、说话困难、行为笨拙等。
如果所在的水质浑浊,落水者就会在水下无法精确地找到洞口。同时,易碎的冰层更增大了救援难度。
冰面裂痕时安全脱身
当发现冰面因为无法承重而产生裂痕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切勿因慌乱逃跑而导致冰面压强增大,引发快速崩塌。
此时应当慢慢趴下或者躺下,然后匍匐爬向岸边,或者慢速翻滚向岸边移动。
如果发现裂痕过大,冰面即将坍塌时,应当保持四肢展开,趴下或躺下,同时保持在原地不动,大声呼救。
冰面落水自救
01
首先应快速抓住手边的背包、木板等可以漂浮的物品,同时摘掉身上的沉重物品,减少溺水的风险。
02
保持镇定,不要乱扑乱打,同时调整姿势使身体尽量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03
冷静观察,寻找冰面较厚、裂纹小的地点,将身体尽量靠近冰面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手不要用力撑在冰面上,应当通过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全身呈伏卧姿势登上冰面。
04
离开冰窟口后,千万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滚动或爬行的方式慢速达到岸边再上岸。
掉进冰窟窿怎么办?
冷静,冷静,冷静
在最初落水的几分钟,你先会经历急速降温期,这个过程会让你痛苦不堪,你需要保持冷静。
寻找承重冰面
双脚踩水,寻找可以承受体重的冰面。
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冰面
找到厚实的冰面,用双肘而不是双手支撑身体,双脚摆动踢水给自己一个向前向上的力,上臂前伸尽量增大与冰面的接触面积,爬上冰面时动作不宜过猛。
平稳向岸边移动
往岸边移动时,要像海豹一样扭动身体前进或者横向滚动,放低重心,以免冰层再次破裂。
你还应该记住这些!
迅速找到出口
落水后要迅速找到原来落水的口,否则你将被困在冰面之下。如果冰面下是流动的水,更要在第一时间守住冰窟窿,保持身体露出水面,以免在冰面下被水冲走。
爬不上去就游
如果一直找不到承重的结实冰面,那就咬着牙一直破冰前行,直到岸边!一旦因为冰冻麻木而丧失了行动力,那极有可能发生悲剧。
爬不上来别乱动
找到结实的冰面,但实在爬不上来,就千万不要乱动,节省体力,扒住冰面,呼喊求救。
积雪覆盖的冰面不要上
有积雪的冰面不意味着温度足够低,冰层足够厚。反而因为积雪覆盖,不好判断冰面是否结实。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上冰。
砖头测试不可靠
如果现在你去湖边、河边常有人游玩的地方,会看到冰面上有很多砖头,那是人们用来测试冰面是否结实的。但这种方法并不可靠。
救援他人慎上冰
遇到有人落水,可以用绳子、长木杆或者梯子等物接应,谨慎上冰。
不要滑野冰
冬季虽然湖水河水看上去结了冰,但冰面薄厚不一,在上面玩耍还是十分危险。为了自身安全,滑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冰场,千万不要滑野冰!
订阅年《鸭绿江晚报》
送婴儿手口湿巾2袋
还送鸭绿江矿泉水20桶
来源
丹东警事
编辑│李南
责任编辑│佳泽
丹东日报社/丹东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订报送好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