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两渡鸭绿江,东征高丽一段鲜为人知的

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一衣带水,它既是中国历史的旁观者,也是中国历史的参与者。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箕子封在朝鲜,是为箕子朝鲜。西汉初年,燕人卫满灭亡箕子朝鲜,自立为王,是为卫氏朝鲜。西汉中期,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前年)后,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官吏管理朝鲜半岛。

及至唐朝,唐高宗灭百济(年)后,在百济旧地置熊津都督府;灭高句丽(年)后,在高句丽旧地置安东都护府;在此期间(年),又在新罗置鸡林大都督府,以新罗国王为都督,对朝鲜半岛进行统治。

高句丽、新罗、百济

其后,新罗和唐朝爆发战争,相继吞并百济旧地和高句丽旧地,统一朝鲜半岛。九世纪末期,朝鲜半岛再次分裂,直到高丽(肇建于年)在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高丽见证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见证了宋朝与辽朝、金朝的纷争,也见证了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兴衰,以及明朝的兴起。

元世祖征服高丽后,在朝鲜半岛置征东行省,以高丽国王为左丞相,在形式上对朝鲜半岛进行统治。

红巾军第一次东征高丽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年),朝廷废黜高丽国王迷思监儿只,改立伯颜帖木儿为国王。看到高丽国王的名字,很多人会感到疑惑:这不是蒙古人的名字吗?难道元顺帝改变了元世祖统治朝鲜半岛的策略,直接让蒙古人治理高丽了?

实际上,自从高丽臣服元朝后,其国王便另起了一个蒙古名字,以向元朝的皇帝表示臣服。迷思监儿只本名王,谥为忠定王。伯颜帖木儿本名王祺,谥为恭愍王,恭愍王是忠定王的叔叔。

至正十一年(年)对高丽来说,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对元朝来说,也是如此。这年五月,刘福通领导红巾军发动起义,拉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高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高丽恭愍王八年(年)二月,高丽朝廷收到了一封口气无比嚣张的檄文,上面写道:

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药石。今令诸将严戒士卒,毋得扰民,民之归化者抚之,执迷旅拒者罪之。

创作这篇檄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红巾军。

话说红巾军在刘福通的领导下奋战多年,实力渐强。至正十七年(年),刘福通集结红巾军主力,分兵三路北伐元朝,其中一路主攻山西、河北,领导这支军队的主将是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关先生等从山东出发,历经一年的战斗后打通山西,攻克上都,而后向东进军,在至正十九年(年)正月攻占了辽阳行省。

辽阳行省的东边是高丽,红巾军的檄文意在向高丽示威。对于红巾军的动向,恭愍王早就有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