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晨晖纪实
作者:朱伟民
《跨过鸭绿江》,就是个电视剧。
她好的地方在于,宏观上抓住了一个重大题材,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讴歌抗美援朝伟大战争,一转舆论界的导向,使抗美援朝伟大壮举从舆论禁区中冲脱出来,堂堂正正地被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宏观层面,还原和表现出了这个伟大壮举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气势。
但在微观层面,粗制滥造的情形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的过程与理念的描绘,甚至是在歪曲事实,误导受众。
昨天看到五次战役部分之铁原作战,描写得就好!
但反观对二次战役的描写,在某些具体情境上,则完全是误导。
作战场景描述就不说了,有一个镜头,在志司指挥部,一位志司首长有句台词:“这次战役,38军表现突出,三所里、龙源里阻敌,贯彻执行上级意图坚决丶特别是松骨峰。”
要知道,不要说直接指挥二次战役的志司首长,但凡有丝毫军事知识常识,对38军年11月28日至30日作战情况有稍微全面一些了解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
这种话,只能是出自编导们要么无知,要么刻意编造的意图,借志司首长的口说出来罢了。
二次战役胜利后彭总嘉奖令:
松骨峰精神值得提倡与弘扬,但不能炒作。
经过不同形式的炒作,现在在导向上出了问题,大部分人都认为,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是团3连松骨峰无名高地战斗,为此专作。
实际上错了,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通过对松骨峰无名高地战场撷景描写,提升、抽象至对全体志愿军官兵的歌颂,最可爱的人“,首先是指全体志愿军指战员,即便是在文学义意上,松骨峰也只是一个素材,一个浓缩点。魏巍写这篇报道,主旨并不是要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