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知青插队宽甸虎山第四十章一步跨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015/4493985.html

第四十章一步跨

在上章中说到,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左右,宽甸地区人民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如果说,年大连知青下乡插队时的生活不易,其实,当地的农民家庭里的生活更是艰难。所以,就会出现由大队革委会全体成员共同签字做出决议,用掘墓挖出来的不足百斤的未成年猪,用来保证春节期间全大队里的军烈属每户有二斤的猪肉。

那个年代副食供给在城市里也是非常稀缺

宽甸县那时的每人每年斤毛粮,可以说就不够当年的口粮。再加上当时政策限制,各家各户不得超过饲养一定只数的下蛋鸡,只允许用来变换一些盐和火油的零花钱,一般的人家,基本无能力再额外进行养猪。所以,知青们最后也都理解和谅解了大队领导当时的那些无奈的想法和做法。

时间来到了年春节过后的不久,从公社上面就传来各队都要抽调民工赴鸭绿江沿岸去修筑战备公路的消息。正好夹河一队的知青们也是闲着,主要也是肚子总是觉得空落落的,总想尽快换个地方,看能不能找个能够吃上一口饱饭的去处?

生产队则是另有小算盘,本年度的防盗护林工作已不再用投入这么多知青了,再不及时分流,生产队的开支会有增加,年终的分红就会受到影响。

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河,弯弯曲曲的发源自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从丹东入黄海,全长公里。两国均以对方河岸为界,在鸭绿江中,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境。

鸭绿江流到宽甸虎山公社虎山大队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新奇现象:位于主航道中国的一侧,形成一个很大的江心滩,少说也有上千亩地。只是这千亩良田并没按主航道来划分国界,在虎山公社虎山大队这块区域,国界是按鸭绿江的很小很细、时有时无的一条支流来确定的。

说是江心滩,就是在旺水季时,这片滩涂与中国土地之间会呈现出一条一步多宽的浅水。而在旱季时,这一步多宽的浅水就时常干涸着,形成了此滩便与中国这边紧紧相连的情形,一点不影响两国人员和家禽牲畜的自由往来。

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之前这里还是敞开式的,两国的家禽牲畜的可以自由往来。如果再往前推,上世纪五十年代及再以前,两国居民的以货易货和亲戚间的来往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

现在的此处,形成了一个叫做“一步跨”的旅游景点,而从“一步跨”旅游景点拍来的照片,不光中方,这面已是用密密的铁丝网做了隔断,包括朝方,他们也在水溪的那岸也架设出了一道铁丝网。而且在这两道铁丝网中间的那条有五、六米宽的深水界河,明显存在有用挖掘设备施工过的痕迹,使得“一步跨”的原汁原貌早已荡然无存。

这种情况的沿革和演化,起始于文革开始,中国这边是一面反美又一面反修,朝鲜是与苏修同属一个阵营,当然也就是我们的敌对之列。虎山公社就在边境线上一字排开高音喇叭,激烈地进行着舆论攻击。

朝鲜一方的应对策略,一是建立同等数量的高音喇叭进行反击,另一方面,有计划把江心滩内的“阶级异己”分子都强行迁往他们的内地,只留下与中方没有任何亲属瓜联的精干人员留守,坚守着日常的生产和斗争。

中方这边的虎山大队,并没有进行明面上清除异已的动作,而是采取内紧外松,要求控制内部,紧盯外来生人,防止敌奸渗入;同时也把各生产队的武装基干民兵组织起来,由边防站的战士进行每周三天的业余集训。集训的民兵偶尔放眼观测朝鲜对岸,总能看到河滩之处常有一些朝鲜青壮后生习武摔跤、进行集体性的舞棍弄拳。这边的边防兵也是警钟长鸣,用此来督促和训戒手下的这帮民兵从严、从难开展训练。

在那个“深挖洞”的年代,一切以战备为第一需要,据说是已经经过论证,宽甸县人武部门边设计、边施工、边上报,匆匆上马、启动了由丹东至河口的战备公路修筑工程。

工程方案就是沿蜿蜒的鸭绿江江边的中方一侧,在同一标高削山填谷,要求利用二个月冬闲时间,基本完成一条时速60公里二车道的道路基床的施工任务,以保证战时能将军用战备物资尽快投放至指定位置。

工程启动一月有余,这项工程建设逐渐显现雏形,突然被上一级军管部门审核枪毙,理由是,所建公路的位置严重错误!现在所修公路是沿河而筑,这样建成的公路会直接暴露在敌方监视和炮火之下。

后来也就将错就错,并继续将这条公路延长到了吉林省的集安市,这就是现在“丹东----集安”旅游公路的初始由来,据说还是中国境内沿江最美的公路之一。几十年后再重返此地,旧貌依稀,变化的却是,原来的沙石路面而现在改成了沥青柏油路面。

那个年代,只要是沾上点“战备”二字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沿线宽甸县各公社以民兵组织的形式积极行动,各公社派出的民工为连、各大队派出的民工为排为准军事编制,有组织地调往就近的鸭绿江沿岸,承担所分配到的施工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69年3月1日,也就是在虎山公社的大连知青刚到农村插队的四个月零第七天,夹河一队接到大队出派民工的指示,生产大队以排为建制,夹河一队派出青年点以林则裕为班长,隋学成、王守国、张援朝等为队员,匆匆整装启程。

派工住宿的房子是在距施工工地附近找的,是租借当地一个农户家的一间半(一铺炕和半间灶台),上下工都极其方便。生产队将派工人员的行李和一段时间的口粮一并拉了过来,还派了一个社员专职负责做饭。这下,这几个知青的生活顿时有了改善,每顿的主食有干有稀,尽管副食只是咸菜,但劳累一天回来的知青们吃起来,却是觉得十分可口。

夹河大队下属一共四个生产小队,此次工程派工每个生产队均出七至八人,只是第四生产小队派出的全是姑娘,这在全是男民工的工作面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这其中还有两个姑娘身材苗条、面貌姣好,立刻引起了这帮男民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