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的日子,文艺是防空洞里的一束光文
讲述人:赴朝慰问演出老兵、湖南省文化馆离休干部曾岚
那是年的5月,我作为一名舞蹈专业的文艺兵被部队选派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拿着彭德怀司令签名的入境证书,随身背着一个医药箱,带着当时文艺兵不离手的快板,我经由辽宁丹东,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开启了那段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岁月。
我出生于年,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跟随外婆颠沛流离地生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年我在湖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不久,经过部队选拔考试,我进入军政大学参加了解放军第一批舞蹈学习班。当时一个舞种在一个军区只招收一个人,我们被作为舞蹈教学人才培养。当时的我并没想到,我的第一批学生竟是在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88岁的曾岚老人仍然爱跳舞张玲摄
我到朝鲜执行慰问任务的时候,双方已基本停战,进入谈判阶段。抵达朝鲜后,几经辗转,我到达了分配的驻地,那是一个几百米长的防空洞,里面驻扎着几百个志愿军战士,只有几盏昏黄的灯发着微弱的光。而我在朝鲜的大半年时光,几乎都是在这个防空洞里度过的,直到年初离开朝鲜。
我的到来让防空洞里的战友们很兴奋,大家把我围在中间问长问短,听说我是学舞蹈的,就起哄让我来一段。于是,我就在防空洞的地上躺下来,给他们表演了一段踢腿、下叉等舞蹈基本功。战友们激动地为我鼓掌,夸我跳得好,我当即承诺会教他们所有人跳舞。就这样,我在防空洞里安顿下来,每天教战友们跳舞,最多的时候,同时有四五十人跟着我一起学。
因为有纪律要求,我和战友们吃住都在防空洞里,不能随意外出。防空洞里没有床,大家都是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吃的是从国内运来的压缩饼干和点心,没有热乎的饭菜,洗澡更是奢求。艰苦的条件在今天看来难以想象,但当时,防空洞里的战友们都很乐观,大家一门心思想的都是保家卫国。
朝鲜的冬天很冷,很多战友的手脚、耳朵都严重冻伤。我背着药箱穿梭在整个防空洞里,为大家敷药治伤,兼做起防空洞里的卫生员。
在朝鲜的日子,仅有的几次离开防空洞,是为过路的志愿军战士表演。当时,我站在路边,身上跨着医药箱,手里打起小快板,依稀记得有这样的唱词:“有国才有家,同志们要加油,保家卫国,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国家献出一切……”行色匆匆的志愿军战友们也没忘了为我叫好。
那时候我个子小,性格又像个“假小子”,战友们都亲切地叫我“小王子”。防空洞里条件艰苦,大家感念我一个女孩孤身来到朝鲜,都很照顾我,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我。
除了教大家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强身健体,打快板为大家解闷,我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唱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我们唱得最多的一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每唱起这些歌词,我们就感觉充满力量。我想,在当时那个艰苦沉闷的防空洞里,文艺就是照亮生活的一束光。
在我们即将离开朝鲜的时候,热情的朝鲜老乡们在防空洞口等着为我们送行,给每个人送上朝鲜人特有的船型勾背鞋和白色纱巾。
我回国后不久,《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我和战友们激动地热泪盈眶。
此后,我转业回到湖南,仍然坚守着我热爱的舞蹈教学事业,先在湖南省戏校担任舞蹈教研室负责人,后又到湖南省文化馆从事舞蹈教研工作。因为我是个孤儿,是靠党养大的,我希望尽我所能把所学的舞蹈知识教给更多孩子。如今,我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时常会来看我,亲切地喊我“曾妈妈”,带给我无限的幸福。
我的一生经受了无数的曲折与坎坷,如今,快90岁了,还能赶上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生活在如此自由而美好的国度,享受党给我的优厚待遇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让我倍加珍惜。快70年过去了,回望在朝鲜的那段峥嵘岁月,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最大的感触仍然是“有国才有家”。
记者手记:
88岁的曾岚老人精神矍铄、乐观开朗。数十载过去,关于当年赴朝鲜时驻扎地的地名以及所在的志愿军部队番号,老人已记不清了,但那个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防空洞随着岁月的推移,却在老人的脑海中越发清晰。
当与记者聊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聊到祖国以最高礼遇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聊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爱笑的曾岚老人几度湿了眼角,她用纸巾拭去泪水,很快对记者抱以微笑,平静却坚定地说:“有国才有家”。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