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候鸟无国界中国鸟人首次出境护鸟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记者徐亚平
4月25,全球跟踪守护候鸟活动“跟着大雁去迁徙”14位志愿者,经过10天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俄罗斯阿穆尔河畔的哈巴罗夫斯克,受到当地社区和志愿者的热烈欢迎。
本次行程,中国鸟人将与俄罗斯方面的保护区、社区和学校开展广泛互动,交流生态和候鸟保护的理念与经验,共同守护迁徙鸟道平安。
此前的3月17日,在小白额雁即将北迁之际,活动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盛大“送雁北迁”仪式。
本次活动标志着民间志愿者已经将护鸟活动延伸到国外,以而推动迁徙鸟道的全面保护。
然而,本次活动的亮点远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个有鸟类栖息地农民志愿者参与的活动;而国际领先的国产卫星跟踪技术,精准地显示跟踪目标的迁徙信息;同时,国内顶级鸟类、生态学家和科研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湿地机构,也直接或间接参入到本次活动。
从洞庭湖到双鸭山,再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志愿者一路走来,到处留下感动,湖南日报新湖南已连续10天进行了长篇报道。然而,相对“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的影响力,单一直播未免挂一漏万。现在,队伍已经进入俄罗斯,再回首,仍然被中国民间的环保力量而感动。总而言之,非两个字不能形容,那就是:情怀。
一、渔民的地理
“古人靠水而居,勤而知足,以獭为邻而不欺,见雁北迁而不舍,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廿四节气间,过着宜我宜它的一生。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让我们找回这种人生。”这是“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发起人周自然在年在博客中写的一段话。
时隔6年,周自然找到了这样一位“古人”,他就是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付锦维。
付锦维网名“洞庭鹰”,是一个渔民。家居东洞庭湖西岸的华容县注滋口镇东浃村,与天鹅大雁比邻而居,冬春季节,每天行走几十公里巡护,真正保护了大雁。
特别是候鸟迁走的时候,那种失落感,让人感到内心的纯善。
付锦维守护的天鹅和湿地位置很偏,过去捕鸟之风肆虐,毒死的天鹅用车拖,是年鸟案的发生地,此后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设置了这个巡护点,付锦维和协会骨干志愿者范钦贵、万朋举等人坚持巡护,使鸟类捕捉和伤害降到最低。
付锦维和范钦贵这样纯朴和执着的人,有了江豚协会的支持,干的是惊天泣鬼的大事情!
老付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认为对洞庭湖湿地破坏最大的是矮围。伴矮围而建的排水沟,一到秋冬退水,就把湿地的水排得干干净净,湿地失去保水功能,不耐旱的水草迅速枯死,水草失去多样性,鸟类随食物种类减少。而洞庭湖水面2/3是矮围,所以要恢复洞庭湖湿地生态,必须摧毁矮围。
付锦维、范钦贵等人,不但对湿地和候鸟进行巡护,同时也对洞庭湖的湿地修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两人顽强对抗了地方势力,自已花钱在排水沟设下堵口,屡扒屡堵,最终保住近两万亩湿地!
冬天,这里水深没踝、草深及膝,刚好适合天鹅栖息。今年大年初一起,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此处观鸟,目测此处有多只小天鹅,雁鸭类更多。而只要把堵口扒掉,湿地就消失,小天鹅就随之流浪。
可喜的是,政府认识到了矮围的危害性,3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政府陆续对洞庭湖区的矮围进行拆除,湿地系统得到恢复,连续两年洞庭湖过冬候鸟数量有所上升。
付锦维、范钦贵对天鹅大雁有极深的感情,长期的巡护期间,他们救了很多鸟。去年冬天一次巡湖时,发现一只斑嘴鸭误入渔民的地笼,当即与人下水相救。当时有个想法是送到江豚协会,装卫星跟踪器再放飞,看看这只野鸭到底何处何从,协会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老付考虑再三,觉得为满足自已的好奇心而把候鸟带离生境,结果会害鸟,于是一一放飞。
本次跟踪活动,也是老付的圆梦之旅---洞庭湖边的渔民,目前只有他能幸运地跟着候鸟,走进它们在俄罗斯的出生地。
二、苍鹭解天机
本次跨境跟踪活动的终点,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一只苍鹭的北迁路线的终点,志愿者还将在这里设立“跟着大雁去迁徙”8号标志。
关于候鸟迁徙,人们有太多的问题。它们怎么定位?每年的路线是否相同?速度是多少?连续飞行时间多长?怎么应对突发情况?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太希望了解迁徙的奥秘。
年7月18日,周自然用“大雁去迁徙”的微博名发布了一只名叫“鹭鹭”的苍鹭迁徙的秘密:“#跟着大雁去迁徙#之凤鸟至,河图出。一叶落而知寒,一鸟归而知秋。洞庭湖环志的苍鹭,在俄境内栖息3月,近日已回黑龙江。”
迁徙路线显示,“鹭鹭”从年3月8日,从洞庭湖放飞以后,开始往北迁徙,依次飞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9个省(市),于4月12日飞过黑龙江进入俄罗斯!历时一个月,行程多公里。
10月,英雄的鹭鹭载誉而返,爱鸟人士一片欢呼。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动协科考委副主任,沈阳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出差途中绕道岳阳,与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深入湿地核心区,希望一睹它的芳容。周海翔仔细研读这只苍鹭在俄罗斯境内的栖息路线图,判断光源处是它的巢穴,光芒处是它每天的活动范围!3个月,估计它们已成功繁殖后代,然后举家开始南迁。
“太美妙了!”周海翔激动地说。图示显示,苍鹭每天都往不同的方向取食,重复路线很少,说明这个栖息地,各个方向都食物充足。
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看看,志愿者们非常期待!活动发起人周自然说,“跟着大雁去迁徙”08号迁徙标志,就立在俄罗斯犹太州,苍鹭“鹭鹭”的巢穴。
三、小白额雁带来的惊喜
本次报道以“小白额雁情结”为题,已经详细报道“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的缘起和众多科学家和鸟类发烧友的情结。但是通过本次跟踪,仍然有更大的惊喜。
这次活动的主题叫做洞庭湖-双鸭山-犹太州(俄罗斯)小白额雁“寒寒”和“鹭鹭”的迁徙跟踪直播。这里只提到一只小白额雁,但是到底有多少小白额雁在迁徙?如果不是通过这次跟踪发现,大家根本就不能够想象,这个数量可以用遮天蔽日、铺天盖地来形容。
按照小白额雁路线跟踪,志愿者来到祖国最东部的黑龙江省抚远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农田和湿地里,看到数以万计的大雁包括白额雁、小白额雁和其它的雁,在这里往返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如此数量巨大的迁徙的大雁,不可能只来自于洞庭湖、鄱阳湖,可见,大雁的越冬地远远不是人们平时心目中想象的几个主要的越冬地,它的越冬地应该广泛地分布于黄河以南、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一带。
以前,鸟类科学家和研究者大部分都以为大雁是从洞庭湖、鄱阳湖,通过渤海湾、从兴凯湖方向往远东和西伯利亚迁徙的。因为兴凯湖和吉林横春一带,在候鸟迁徙的高峰,大雁也是铺天盖地。但是,通过这次跟踪,湖南、东北志愿者才彻底弄明白,在迁徙高峰已过的时候,在乌苏里江、在抚远这个地方,有如此数量巨大的雁群,它应该是从兴凯湖沿乌苏里江往北迁徙的雁群和从内蒙古、辽宁沿松花江来的雁群的一个汇聚的地方。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么多大雁通过两条重要的通道朝这里汇流,这里的保护势必就要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所幸的是,这个地方的民众的环境意识和鸟类保护意识、法律意识都还是比较强的。在志愿者队伍通过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就主动组织多所学校来参加“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
通过大雁去迁徙活动,一些户外团体也决心组织发起护鸟志愿者团队,这些都是好的趋势;但是,护鸟活动仍然任重道远。
四、走进洞庭湖
湖南是个内陆省份。但是,洞庭湖不是一个封闭的湖。她吞吐高原的雪水,纳三湘四水而东流,自古以来,航运达于四海,浪花淘尽英雄。每年,南来北往的候鸟,又将她的澎湃的生命力,带向北极和南半球。
正因为如此,洞庭湖是各种生物的母亲湖。作为共同的母亲,她有无限的光荣,同时也有不堪承受之重。“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公众走进洞庭湖、了解湖湘文化、感受洞庭湖的美丽与忧伤,使公众感受到更多的自豪与责任。
3月17日,来自百年名校长郡中学的学子,沿着湘江北上,与省内文史专家互动,途中经过蔡家洲航电枢纽,铜官窑,左宗棠、郭嵩焘故居,屈子祠,岳阳楼,一路上文化名家为学子深度解读湖湘文化。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还特意向本次活动捐赠了“湖湘文化”系列图书,同学们一路上分享了陈先枢的作品《湖湘迁客》18篇;铜官窑非遗文化传承人通过视频,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性课题;岳阳文史专家张小章解读了湘江和洞庭湖的洲、岛、塔、庙和古岸。活动还邀请了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负责人作了题为《洞庭湖的美丽与忧伤》的生态演讲。痴心守护江豚、麋鹿、候鸟,江豚协会志愿者对洞庭湖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同学们主动向志愿者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保护母亲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麓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张辉是第三次带领学生参加“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他表示,学校将以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