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一篓苹果到上甘岭,记二等功师长动用最高
浴血三八线系列9:真实的上甘岭之运输线
作者:德衡术
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绝对没有人能想象,在年10月到11月间,偌大一个抗美援朝战场,交战双方居然会为了争夺上甘岭2个加起来不足3.7平方公里的高地,而打得天昏地暗。
可以说,小小的上甘岭已经成为了整个战争的焦点。志愿军总部除了要求一线部队延长秋季攻势的时间、设法减轻上甘岭方向的压力外,也命令所有后勤物资要优先供应给上甘岭部队。
上甘岭全貌据当时15军一名叫常福芝的参谋回忆说,有一次他前往阳德后勤二分部,为上甘岭部队协调物资。他看到一批刚从鸭绿江北送来的,准备供应给西线的物资恰恰是上甘岭急需的,于是他向二分部负责人反映了这一情况。没想到,那个负责人很爽快地命令,改变这批物资的运输方向,立即送往上甘岭。要知道在当时,志愿军每个方向上物资都很紧缺。一次补给没有及时送到,就有可能意味着成千上万人要勒紧裤腰带坚持很长时间。
物资好筹措,如何将物资送进上甘岭的坑道却成了极大的问题。因为敌人的炮火非常严密,几乎每一次运送物资,不管人多人少都会有伤亡。刚到上甘岭担负运送任务的战士,在穿越炮火封锁线的时候,试图寻找美军炮弹爆炸的规律,想利用炮火间隙跃进通过。可是,只要一试就会知道,美军的炮火根本没有规律可言,几乎是不间断的如同暴雨一般的狂轰滥炸。除了以最佳的姿势、最快的速度冲过去以外,根本没有任何战术技巧可言。
美军炮阵地有一位名叫叶加友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美军炮弹袭来的时候,就好像闹蝗灾时铺天盖地的蝗虫飞来一样。一次炮火覆盖,身边的战友就会成片地倒下。为此,他总结了一个经验:炮弹袭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卧倒,而要蹲下,最好是蹲在弹坑里。因为卧倒的话,会增大身体的面积,反而容易被炮弹炸到,而蹲下,特别是蹲在弹坑里,可以减小身体被命中的概率。
一次,正赶上国内慰问团来慰问。上级指挥所专门安排了一个连的兵力,将慰问品送到上甘岭的各个坑道。这次运送任务伤亡很大,最惨的是一个排,最后抵达坑道只剩6个人。当坑道里的战士接过运输队手中沾满了战友鲜血的水果糖、香烟等物资时,面对生死都不曾畏惧的他们,泪流不止,他们很清楚,这些物资是战友们用生命送进来的。
给上甘岭坑道运送物资是九死一生的事,而运输队接到的命令,也可以说是“死命令”:只要没被打死,就必须完成任务,就必须将物资送到坑道里的战友手中。要知道,几个人的小运输队很可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只剩下一两个人。为了证明他们已经将物资送到,上甘岭坑道还发生“为五壶凉水打收条”的事情。
有一位叫田伯钧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当时他们连队守在坑道里已经连续好几天。由于敌人封锁严密,坑道里极度缺水,到了后面,战士们连“尿茶”都不够喝。连长为此多次通过步话机向后方联系,希望能够给坑道里送一些水来。后方阵地也多次安排运输队给他们送水,但运输队的战士均牺牲在了送水的路上。
正当坑道里因缺水而极度困苦时,一个满身大汗、全身是泥的小战士从坑道口爬了进来。原来,终于有一个运输队的战士穿过敌人层层封锁抵达坑道,而在他身上,恰恰背着田伯钧他们急需的水。
小战士一共背了五壶水。当他找到连长,气喘吁吁地将一壶壶水卸下交给连长后,立刻郑重其事地向连长提了一个要求:请连长打一张收条。当时田伯钧也在场,疑惑地问小战士:还要收条吗?小战士回答说:是首长让送来的,首长见了收条才会放心。
志愿军水壶连长听了后,马上让田伯钧打一张收条给小战士。田伯钧利索地找了个烟盒,从身上掏出笔,郑重地写上七个大字:收到五壶光荣水。他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小战士要求打这个收条。在敌人如此凶猛的炮火封锁下,小战士一定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把水送到坑道。这张收条,是他光荣完成任务的证明。
因为向上甘岭运送物资实在太不容易了,45师师长崔建功多次给负责后勤运输的人员打气,承诺完成运输任务的战士回来就要立功。其中,最著名的是为了将15军紧急采购的6.3万余斤苹果运到前线,45师动用师级单位的最高奖励权限,这样“悬赏”:凡运上去一篓苹果的,记二等功。可是,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个“悬赏”而立二等功。结果,因为敌人的炮火封锁太严了,无人能够将一篓苹果送到上甘岭坑道。
15军军史记载,6.3万余斤苹果最后送到上甘岭坑道的,只有45师团7连收到的1个苹果。而这一个苹果,还是团运输队战士刘明生在给7连运输弹药时,在路上捡到带进去的。可见,当时的运输队战士有多么不容易。据统计,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光15军的运输员就伤亡多达人之多。
所以说,整个上甘岭战役,特别是坑道保卫战的十几天时间里,志愿军之所以挡住了美联军疯狂的进攻,让敌人寸土未得,功劳不仅仅归于前线浴血奋战的战斗员,还归于这些英勇无畏的运输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