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的水下桥,是怎么回事呢陈天刑

最近《金刚川》这部电影,重新引起了对抗美援朝这段史实的重视。不过看电影的小朋友们,对于美军那么强大的空中始终炸不断我们的桥,有所疑惑,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真的有人力水中架桥吗?人跳在水里边不冷吗?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除了剧中表现的不停抢修以外,志愿军那永远炸不断桥梁的另外的一个秘密:水下桥。

这是年10月初发生的事情,志愿军工兵第14团奉命执行鸭绿江临江、辑安(今集安)、长甸等地的渡江工程保障任务。可是敌军空中火力凶猛,桥梁刚刚修好,转眼就被炸毁。没有桥,无法确保大部队渡过鸭绿江,这可怎么办?

一、水下桥的创意。

首先提出这一创意的,是当时的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彭敏。他想起苏联专家曾经给他讲的一个战例,就是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因为德军空中轰炸太猛,苏军就直接把桥架在水下。因为河面淹没了桥面,德军无法察觉。发起总攻时,苏军的装甲部队突然穿过河面,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次胜利,水下桥起到了决定作用。

当时他就据此想到,如果用铁轨、石条,和涂上沥青的枕木,在水下架起桥梁。建成后的桥面,离水面四五十厘米,河水既淹不了汽车的排气管,又能把桥梁藏得严严实实的。

这样的水下桥,不就不怕敌人的轰炸了吗?

二、架桥地点的选择。

有了想法就要落实。14工兵团随即对江岸地形进行了认真勘察,最后选定了辑安城南3公里处河岸为架桥点。此地河床较平、水流较缓,而且该段江面较窄,水深多在膝盖以下。

并且更好的是,两边还各有一片种满高粱和玉米的开阔江滩,便于过桥部队疏散隐蔽。

三、架桥物资的来源:伪满洲国修皇宫的石条。

为了筹集架桥用的石条,他们将过去伪满洲国时期,为了修皇宫,存在通化的大理寺的石条运了过来。并且请通化地委领导,发动了五六万个石匠打石条,顺利地筹够了筑桥用的基材。工兵们日夜不停,把这些石条铺在了江底,石面隐藏在江水之下,用了两天多的时间,修出了全长米的水下桥。

同时,支前指挥部也迅速将架桥所用的铁轨、枕木、沥青、原木、草袋、铅丝、两道钉、烧酒等其他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到指定地域。

四、施工时候的火力掩护。

施工过程中,敌机轰炸扫射不断。由于没有高炮部队掩护,部队就把所有高射机枪和轻重机枪都架起来,组成防空火力网。

当时的飞机可不是现在,多是螺旋桨式飞机,步机枪的全威力步枪弹,是足以击落它们的。有了密集的地面火力,敌机立刻不敢再在低空盘旋扫射了。

五、冰水里的人力施工。

当时正是初冬,江边的气温已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施工难度很大。可官兵们无所畏惧。每个人喝上一大口烧酒,就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直接整个人泡在冰水里干活。建国后曾经宣传过铁人王进喜,他曾经跳进凝固的池中破冰。但是实际上,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过了。我英勇的志愿军工兵战士,早就已经这样做过了。

就这样,多名工兵十四团的官兵,在枪林弹雨中,泡在冰水里连续作业两天两夜,终于10月8日在鸭绿江上架起了一座长达多米的水下桥。

志愿军工兵,壮哉!工兵十四团,壮哉!

六、隐真示假的假浮桥。

水下桥修好后,十四团的工兵战士,又在江的两侧修了应急公路,用高粱玉米秸秆伪装好,这样,江面岸边均无异样,敌机发现不了水下桥的痕迹。

平时不用的时候,在岸上也看不见桥。车队通过时,在桥两边水面上拉两道绳子,绳子上绑上小红旗,指明水下桥的位置。车队沿两道绳子中间行进,就可以顺利通过水下桥了。

为了迷惑敌人,保护水下桥的安全,他们还在水下桥的附近,又架起了一座假浮桥,吸引敌机轰炸。隐真桥、示假桥,让敌人空军不停轰炸假桥,却无济于事。

七、水下桥的扩大利用。

其后不久,美军清川江大桥的轰炸不断加强。这座重要的桥梁几乎每天都是炸了修,修好了又被炸断。受到工兵十四团这一水下桥的启发,铁道兵团副司令彭敏,将修一座水下桥的想法报告给了抢修指挥部。

当时是二师副师长陈兆舟负责指挥建桥。铁道兵团连夜在距清川江正桥2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水下桥。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始终没有发现这座隐藏在清川江水面下方的桥梁。每天,美国空军侦察员带回去的照片,都显示清川江桥仍然处于被炸毁状态。可是满载物资的志愿军列车,却源源不断的将各种物资运往前线。

很长一段时间内,敌人始终无法理解,渡河区域内的所有桥梁,明明都已经被他们的密集轰炸炸毁了,了为什么志愿军的人员和物资,仍能源源不断地顺利渡江呢?

这就是英勇的志愿军工兵,机智勇敢的修建水下桥,保障运输线畅通的故事。

致敬英雄,治史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5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