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时,为何杜鲁门多次命令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意见
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冰冷刺骨的鸭绿江,向寒风凛冽的朝鲜昂首前进。为了击退美国侵略者,刚刚建国的新中国便直接组建了这支部队,准备与美军殊死血战。
经过云山战役和长津湖战役后,志愿军成功给予了美军沉重打击,美军王牌陆战1师险些被全歼,最终狼狈地逃到了海上。
这让身为美军司令的麦克阿瑟有些坐不住了,他便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炸毁鸭绿江大桥的意见。
然而杜鲁门却多次下令,不准麦克阿瑟执行这个任务。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隐情呢?
其实从战术角度来看,麦克阿瑟这一建议相当有军事价值。鸭绿江大桥位于中国与朝鲜的边界线上,是两国物资、人员交流的重要枢纽。当时志愿军的后勤物资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往前线的。
如果美军炸毁了鸭绿江大桥,那么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必然会遭受困难。此时已经是朝鲜的冬季,气温最低时可达零下三十度,没有充足物资的志愿军必将会遭受严重的非战斗减员,战斗力大幅削弱。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麦克阿瑟显然很清楚后勤枢纽的重要性。
但是鸭绿江大桥位于中朝边境,如果对其轰炸,实际上和轰炸中国本土没什么两样,麦克阿瑟并没有得到向中国动用武力的许可。因此在执行这一计划前,他必须经过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同意。
麦克阿瑟特意给杜鲁门叙述了轰炸鸭绿江大桥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指出,美军陆战1师的溃败已经说明美国绝不能小看中国人的军事力量。
杜鲁门的想法
当杜鲁门拿到麦克阿瑟的文件时,他也不得不承认,麦克阿瑟所写的都是很有价值的看法,这也是美军提高胜率最可行的方案。
但另一份机密文件却让杜鲁门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按照麦克阿瑟的方案来做。这份特殊的机密文件其实就是美军情报机构的一份报告,上面显示:有证据表明,苏联人同样介入了这场战争。
原来,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考虑到自己制空权不足的问题,便向苏联提出了空军支援的请求。
斯大林经过考虑后同意了这一要求,但他也让这些苏联飞行员必须穿上志愿军同款的军服,同时还必须说中文,以此来作出苏军未介入的假象。可见,此时的苏联并不想和美军起剧烈冲突。
不过杜鲁门也同样不愿意和苏联起直接冲突,尤其在他得知这批入朝的苏军飞机就停在丹东机场时,他更加担忧麦克阿瑟计划的可控性。因此他对麦克阿瑟作出了严格命令,要求放弃轰炸鸭绿江大桥的计划,避免激怒苏联。麦克阿瑟拿到命令电文后气得暴跳如雷,但他无法违背国内的命令,只能就此照办。
然而让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想不到的是,志愿军的战斗力之强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仅仅是抗美援朝第二战役,就已经让美军损失了.6万人的兵力,第三次战役更是把美军赶到了“三七线”附近,扭转了战场形势。这下麦克阿瑟彻底无法忍受了,他决定必须执行轰炸鸭绿江大桥的任务。
最终的结果
为了说服杜鲁门同意轰炸鸭绿江大桥,麦克阿瑟向国内着重强调了美军的损失重大,同时要求杜鲁门同意截断志愿军后勤的方案。杜鲁门见美军被打得狼狈不堪,也深觉面上无光,于是他同意了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
但同时杜鲁门强调,麦克阿瑟在行动前必须上报轰炸计划,经过美国国会批准后再行动。此外,麦克阿瑟绝对不能轰炸中国的丹东机场,那里停放了大量苏联空军的战机。
见杜鲁门作出了让步,麦克阿瑟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从年冬天起,麦克阿瑟向鸭绿江大桥发起了数次轰炸,一度将这座大桥炸为危桥。
但志愿军的工兵部队也同样在附近严阵以待,美军飞机一走,他们就立马紧急加班加点,抢修大桥。因此麦克阿瑟发现自己的炸桥计划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让麦克阿瑟有些难堪,作为美军最高级别上将,他无法想象自己被衣衫褴褛的志愿军拦住了脚步,甚至还有防御松动的迹象。在这种恼羞成怒的心理驱使下,麦克阿瑟竟然向中国进行了核威胁:如果中国志愿军不尽快撤出朝鲜,那么美国将考虑动用核武器。
为了加强自己威胁的可信度,麦克阿瑟还从美国调来了一批原子弹,部署在驻日美军基地,一副随时发动核战的模样。
结果美军的核战威胁没有吓到志愿军,反倒是吓坏了自己的盟友。英国首相艾德礼紧急乘坐飞机参见美国总统,他质问白宫是否有发动核战争的打算。
杜鲁门见盟友如此紧张,只能安抚他绝无此事,同时他严厉斥责了麦克阿瑟的独断专行。就这样,自大的麦克阿瑟最终被白宫撤了职务,灰溜溜地回到了国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