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美国为何没有扩大战争欧洲的马
的爆发,美国认为背后的主谋一定是斯大林。
当时美国一家很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纽约先驱论坛报》曾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一则标题为“苏联红军入侵韩国,坦克部队直捣汉城”的新闻。
到底是不是斯大林,争议很大。从当时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斯大林支援朝鲜的态度反复无常,支持新中国抗美援朝的承诺也同样一变再变,曾引起毛泽东强烈不满。
中国东北对全国解放有重大意义,毛泽东为了捍卫新中国的权利,破坏了雅尔塔协定,损害了苏联在东北的利益,斯大林当时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既想拉拢新中国对付美国,又为这事心里不畅快。
为什么美国认为一定是斯大林?
二战结束后,随着英法德日帝国的崩溃,废墟上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国,两大巨头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到 爆发时,美苏之间的冷战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美国和苏联到底有啥矛盾呢?这要从二战说起。
01二战苏美结怨
前面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年2月,苏美英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主要是瓜分战后在欧洲和亚洲的胜利果实。
美苏在亚洲地区达成交易的前提是苏联要对日本宣战,那么苏联将得到很多利益。
苏联将得到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它也曾是中国领土)南部以及千岛群岛;还可以使用中国“不冻港”大连和中长铁路;外蒙古正式独立。
当时中国毫不知情,弱国任人宰割啊!
为什么美国要拉苏联抗日?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是日本会不会放弃本土,迁国至朝鲜和满洲,血战到底呢?顺便说一下,满洲是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没有得到认可。
罗斯福总统签完协议后突然生病去世,副总统杜鲁门替补上台。非常戏剧的是美国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扔第二颗当天,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并进攻盘踞中国东北40年之久的关东军,也就是年8月9日,万万没想到的是8月10日日本竟然迅速投降了。
按照雅尔塔协议,苏联得到大量利益,美国在亚洲辛辛苦苦投入的几年心血,竟然大部分利益被苏联占去。杜鲁门当时大骂罗斯福,更气愤地是苏联对日作战竟然如入无人之地,没多少伤亡就把日本从东北打到朝鲜。
此后美国更加仇视苏联了。这也是人性的本能反应,《资治通鉴》有很多关于人性的历朝历代故事,人性反应如出一辙。
本对朝鲜不感兴趣的美国,看到苏联打到朝鲜就急了,唯恐朝鲜被苏联独占,赶紧把朝鲜划了条横贯朝鲜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也就是有名的 。美国拿着划分方案和斯大林商量,没想到斯大林同意了。
朝鲜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后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投降后,美苏就以 为界划为南朝鲜、北朝鲜,分别为美国、苏联管辖。
后来美国的五星上将 扶植了多年流亡美国的李承晚为总统,成立大韩民国。其实 并不认识李承晚,是通过金九和蒋介石才认可他的,后来李承晚竟然还杀了金九,让蒋介石很看不起。
02阵营不同
讲完美国和苏联二战结下的梁子,再说说阵营问题。
苏联是社会主义的大家长,也是老大哥,很明显和美国不是同一路人。
那时中国共产党一直是莫斯科共产国际组织系统的一个支部,长期在以苏共为首的共产国际帮助下开展工作,接受过苏联的很多援助,建党最初几年的经费大多由共产国际拨给,还有一些培训。
年3月,杜鲁门发表声明,也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实际上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是一种强权的体现。既是对全世界扩张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脱离殖民统治的各国纷纷建立新独立国家,建立了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亚洲和东欧。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会威胁到资本主义社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因此马歇尔在经济方面提出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于年7月正式启动。(下图为马歇尔)
主要内容是:努力恢复农业,力图达到战前水平,使工业总产量比战前略高一些;稳定国内的,创造新的环境;建立并保持一个促进和加强有关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机构;扩大出口以解决各国美元不足的问题。
这个计划持续了4年,4年里美国向西欧各国援助了约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之前,美国就开始向西欧各国提供援助,帮助重建工作,仅~两年的时间,投入就高达90亿美元,大多数以间接形式进行。
美国给了希腊和土耳其中东国家大量援助,还给了联合国大量资金。
总体说来,美国在欧洲下了血本,做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加速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复苏,很快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出现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空前发展时期,经济的良好发展,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政治局面也趋于稳定。
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本来对政府投向美国感到不满,但因为这个计划,势力迅速衰弱。
因此对于 ,美国并不愿意全面介入这场战争,如果美军都去朝鲜战场的话,那么在欧洲等地区的军事力量就更少了。这场战争会不会是苏联设的局?想破坏它在欧洲的经济和军事战略部署?
那么在亚洲怎么布署呢?二战后日本投降,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呢?
美国想把日本作为亚洲的军事战略基地,而且美苏关系急剧恶化,扶植日本和保护垄断资本非常重要,因此美国向日本提供了近2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下图为 )
作为占领日本的 行政长官,开始改造日本,可随后制定的政策使老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不堪,工人运动再次达到高潮,共产党的影响力也更大,因此 又开始了清共。
在亚洲美国是把中国作为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下了血本支持蒋介石政府,给了蒋介石很多现代化武器,派了六万军队登陆中国沿海控制要地,帮国民党将几十万部队运到华东、华北、华南抢占地盘。
扶植蒋介石失败后,美国把亚洲战略的重点放在了日本,因此 对日本的共产党态度更加强硬,并不断改善日本的国际地位,使其纳入美国的战略棋盘。
苏联和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阵营里的两个大国。虽然二战后苏联经济衰弱不堪,种种迹象表明苏联无心参战,但是如果出现万一呢?美国怎能不忌惮?
03关于原子弹
有人很好奇,美国不是有原子弹吗?
实际上那时苏联已经有了。
年罗斯福暴卒后杜鲁门任总统,他曾偷偷告诉斯大林研制原子弹的秘密,斯大林心中冷笑。早在年美国开始研制原子弹的时候,苏联就得到了情报,后来还弄到了关键性技术情报,很快他们自己也能搞出来。
年9月刘少奇秘密访苏,在苏联斯大林给刘少奇看了一场核爆纪录电影,看到屏幕上苏联的原子弹,刘少奇终于明白了为什么5月苏联大使馆还在随国民党政府迁到广州,7月斯大林就敢表示将同中共建交了。
后来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同样也把核爆纪录电影拿出来给毛泽东看。毛泽东当时想:美国有了,苏联有了,我们也可以搞嘛!
那时美国原子弹也只有几颗,要留出来防患苏联。另外出于道德角度,也不能指望这个了。
此外二战时,苏联的武器装备比日本高出一代。 时,苏联支持了很多武器给北朝鲜,尤其是一百五十辆T-34坦克,以致于战争短短三天,北朝鲜就把韩国打得溃不成军,并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
可见在武器上,美国对苏联是有畏惧之心的,一旦苏联介入,自己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04战争策略
那时蒋介石被打得退居台湾,而 是他的救命稻草,他是非常期望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的, 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只有把美苏再次牵扯进来,蒋介石才有机会借机反攻大陆。
当粟裕大将统率的攻台的 一击时, 爆发了,蒋介石兴奋不已。欣喜若狂的他非常希望介入 ,想扩大战争有机会反攻大陆。
但是他的算盘被美国识破了,杜鲁门果断拒绝,因为不想把中国和苏联牵扯进来扩大战争,为了一个偏僻的小岛投入大量人力物资,而且不一定有把握赢,实在没必要。政客们考虑到自己的前途不敢冒这个险,民众会答应吗?
战争之初美国介入时,美国政府曾要求空军战斗范围严格控制在 以南的底线,但是狂妄的联合国军总司令 ,战争第五天就违抗了命令,擅自扩大了战争。
(下图为朝鲜和韩国以 为界地图,中国东北和朝鲜以鸭绿江相隔)
后来仁川登陆成功后,美国政府通知 ,如果苏联和中国不参战,可以把陆军作战扩大到 以北,但不得越过苏朝和中朝边界。然而 竟然派遣空军侵犯我国东北轰炸。
期间,美国政府一直担心中国介入 ,但是 认为不可能,因为中国没有空军和海军,武器不行。
等到中国 支援朝鲜时,仅仅一周时间就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并迅速占领仁川、汉城,渡过汉江。
美国的惨败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此时美国只想体面的结束战争,哪里还敢扩大战争和中国交战呢?
苏联老大哥还没怎么帮忙, 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就让美国下不来台,美国政府的政客们惊慌一片。
是不是陷入了苏联的圈套呢?绝不能在亚洲搞持久战,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西欧,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杜鲁门向 下达命令:把战争限制在朝鲜,不再增援,稳住 附近,可以视情况从朝鲜撤退到日本。
这时美国更不想恋战,想把亚洲战略重点仍然放在日本。在李奇微又重新夺回汉城抵达 时,终于可以体面的停战了。
美国政府准备停战协议,因为对是否能全部占领朝鲜没把握,即使能打到鸭绿江,面对的是整个中国。
杜鲁门的姑息政策引起很大争议, 十分不满,公开发表声明反抗政府。
杜鲁门忍无可忍地撤了他的所有职务。 是谁,上篇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是美国的全民神话,被称为亚洲太上皇,曾经辉煌一时。
美国政府内心是想让韩国打败朝鲜实现统一的,但是又担心引发苏美、中美或是中美苏大战,在是否越过 的问题上纠结了很久,也下发了很多次命令。
作者 十里桂花两个熊孩子的温柔妈妈,居住于南京,热爱阅读,喜爱花卉,致力于阅读和自我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