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被美军包围,指导员带130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发生过这样一场堪称奇迹的突围战,一个连在美韩联军重兵围堵下成功突围,还在途中反击追上来的美军,活捉7人,创造了 师的奇迹。那么,这场突围战是谁指挥的?这个连队又经历了什么?请您接着往下看。
第五次战役,我方消灭敌军8.2万人
年4月,因作战不利,入侵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总司令 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刚刚上任不久的李奇微为了扭转颓势,决定调遣兵力朝铁原、金化、金城地区进攻,将战线推进至平壤附近。为了振作士气,李奇微特地将大田、水原一带的“联合国军”预备队也调往前线参战,这就使得地面作战部队达到6个军团,共计17个师零3个旅、1个团,总数达到34万余人。
的 战士们
面对大批集结的联合国军,抗美援朝 也展开行动, 第19、第3、第9兵团成功集结,我军共有11个军参战,再加上朝鲜人民军3个军,总共60万余人,地面兵力居优势。4月22日黄昏, 第五次战役在“ ”附近打响,中朝人民军队在西线发起反击,经过七天的战斗,沉重打击了西线"联合国军"翼侧,占领了"联合国军"第二线阵地的锦屏山一带。与此同时,中朝人民军队在东线对“联合国军”展开反击,5月20日,美军第2师第38团团部及第1、第2营大部被我军歼灭,美军第10军主力东撤,失去美军保护的南朝鲜军也撤退到平昌。
雄赳赳,气昂昂,
6月10日, 第五次战役结束,挫败了李奇微以侧后方登陆辅助正面进攻的企图,中朝军队取得了胜利,在50天内, 歼敌6.7万余人,此次较量之后,李奇微和美国高层不得不重新审视中朝人民军队的武装力量,进而转向战略防御,并在不久之后接受停战谈判。
然而,在这场战役接近尾声之时,我支援军的师由于纵深过远,一些部队与 总部和第三兵团60军失去了联系,被困在敌后方。正当战友们为他们感到担忧时,喜讯传来,一个连队顺利归建,突破了敌人数到封锁线,成功脱险。
战略纵深较远,团3营8连陷入困境之中
年5月16日,第五次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 60军师为了切断韩军和美军的联系,强渡北汉江,前往大龙山地区。5月20日,师的两个主力团与美陆战1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击毁美军坦克数十辆,消灭敌人一个连,随后继续向前进军。然而,由于美军增兵速度过快,加上第三兵团的 纵深太远,物资弹药供应出现问题,经过战略上的综合考虑, 总司令彭德怀发出撤退命令。
炮兵阵地
5月22日,指挥部发布命令,60军担任阻击任务,掩护友邻部队撤退,为了掩护全兵团的伤员,师更是 撤退的。24日,美军通过飞机侦察,发现师两翼空虚,立即从三面包抄,展开围攻,由于敌众我寡,加上弹尽粮绝,尽管师作战勇猛,击退敌人数次进攻,但我军的伤亡也不少。团二营五连、团一营三连、二营六连、三营八连九连等部队都是在弹尽之后与敌人拼刺刀死战,直到流尽 一滴血。
交战时激烈的火力
得知师的遭遇后,60军军长韦杰、政委袁子钦十分心痛,决定让、两个师向南全力出击,接应师的战友们突围。就当大家处在悲痛中时,一个奇迹出现了,师团3营8连成功突围出来,神奇脱险。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就要归功于3营8连的指导员赵三禄。
功不可没的连指导员——赵三禄
年5月26日,接到上级命令后,3营8连的将士们准备突围,由于3营是团的后卫营,而8连则是3营的后卫连,是我军深入敌后最远的部队之一,突围难度也 。当时,周围十几公里都有“联合国军”路过,选择好撤退路线成为最迫切的问题,为了保险起见,赵三禄和连长经过商量,由连长领着两名侦察班战士先去前面探路,其余的战士由赵三禄带领,留在原地休整。可是,部队盼了整整一夜,也没能盼到连长回来,周围枪炮声不断,赵三禄当即决定,连长可能遭遇了不测,部队多人 不能再等下去了,立即向北突围。
为了提振士气,赵三禄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总结了3点: ,继续向向北往马坪里突围,第二,号召大家 服从连队的命令,第三,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突围的路上都是敌军,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和牺牲,大家不要畏惧。就这样,赵三禄将全连剩下的所有战士拧成一股绳,全力向北突围。
至于为什么选择向北往马坪里突围,赵三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马坪里地区有多条公路,公路上虽然经常有美军坦克经过,但敌人兵力较少,因为美军和南韩军队知道 喜欢在山林中突围,打游击战,所以兵力大多在山林中。不过,选择在马坪里突围,一旦被大量美军发现,后果更是致命的。可以说,赵三禄“不按套路出牌”,就是在用逆向思维去赌一把。
要想突围首先要解决口粮问题,仗打了很长时间,部队带来的粮食已经不剩什么了,现在建制被打散,周围有什么部队大家心里都没数,附近没有友军,也没有补给。不过幸好,8连的侦查员找到了60军之前的兵站,虽然兵站内部早就被美军炮火打穿,但仓库里还是剩下一点没被烧毁的粮食和罐头。8连的战士们就是靠这些度过难关的。
行军途中的战士
沿着马坪里方向突围 的困难是公路多,容易暴露在敌军面前,不过正如赵三禄的猜想,公路上的美军坦克时常出现,但防守此处的驻军不是很多,于是,赵三禄带领部队晚上抓紧穿越公路,白天在公路附近的大山和林地中潜伏,等到夜幕降临时再穿越下一个地区。不过,突围过程中也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一次,8连发现了公路上的十多辆美军坦克,再想绕路撤退已然不及,美军坦克已经朝他们开炮了,敌人一连串就是十多颗炮弹,8连战士们只能快速向密林深处撤退,好在敌人的追兵不多,又都是重装坦克,不适合在山林行驶,就此逃过一劫。
在撤退过程中,战士们也需要粮食弹药补充,赵三禄临时决定,等到敌人通过时先观察一下,要是人多的大部队,抓紧撤走,如果是小部队就两边夹击,能弄到多少粮食弹药就弄多少。就这样,赵三禄的8连将士伏击了2辆运输车,获得了不少粮食。
一次,8连正在潜伏,只见外出巡逻的哨兵急匆匆回来告诉赵三禄,远处有汽笛声,总共7辆美国汽车,10多个美军。赵三禄决定再干一票,一声令下,8连战士们纷纷向美军开火,朝汽车上的美军射击,美军毫无防备,12人当场被击毙,7人投降,8连只牺牲了一名战士。战士们义愤填膺,决定要杀了这几个美军替死去的战友报仇,此时的赵三禄也很无奈,因为 有纪律,不能杀投降的俘虏,而又不能带着俘虏走,于是就把他们捆在树上,等着美军过来解救他们。
雪地埋伏的 战士
处理完俘虏,赵三禄领着部队继续往北行军,这已经是突围的第六天了,经过地图判断和侦查员汇报,赵三禄判断,大家到了敌我双方势力分界线,只要冲过敌人这道防线,就能找到我方部队。可部队已经十分疲惫,还有军需辎重,部队如果按照这个行军速度突围,天亮之前很难和我军大部队会合。于是,赵三禄果断的下定决心,丢弃所有没有用的东西,尽可能朝大部队方向狂奔。为了提振士气,赵三禄激动的和同志们说:“同志们, 鼓一鼓劲,我们的阵地就在前面,天亮前冲过去,我们就突围了!”
借着黑夜的掩护,8连战士拼命狂奔,在拂晓时刻,他们发现了60军的工兵营,这回他们终于安全了。8连的这次突围堪称奇迹,用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整支部队的顺利归建,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员赵三禄指挥有方,有勇气、敢担当,成功挽救了多命战士的生命,立下了卓越的战功。年,在新中国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时候,赵三禄也光荣的被授予少校军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