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后, 又和美军打了一仗,意
铭记前辈们的热血付出,把爱国烙印在内心深处。从电影《 》到《 》,每一个镜头都在记录着战士们的牺牲,每一秒都令人黯然泪下。
搜图编辑
抗美援朝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 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 的胜利。一直到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才宣告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正所谓唇亡齿寒,当美军越过 、威胁中国安全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25.5万余人组成的部队迅速集结完毕。随后还调集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切都准备就绪。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 入朝参战。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 ,赶赴朝鲜战场。
搜图编辑
中国人民 入朝作战可分为三个阶段, 个阶段有五次战役, 次战役是在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主要是进攻。第二次战役是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主要是反击,这也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第次战役主要在年12月31日至年1月8日, 突破“ ”,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第四次战役为年1月25日至4月21日,是在“ ”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第五次战役是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双方你争我夺,最终美军从进攻转为防御。
在这五次战役中,有很多经典的战斗,很多地方都是一片焦土,战争进行之激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第二阶段是从年6月11日至年7月27日, 开启了全新的作战模式,坚持“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
搜图编辑
上甘岭战役就发生在战斗的第二阶段,时间为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这段时间里,双方作战有多激烈?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问题,其中美军投入兵力6万余人,动用了炮余门,坦克多辆,飞机0多架次,对 的阵地疯狂倾泻了余万发炮弹,扔出炸弹余枚。
仅仅就这些数字,是否已经让你瞠目结舌了?是的,战斗十分激烈,争夺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片带着血腥味的焦土。坚硬的山头被削低至少两米,43天时间里,阵地在双方之间轮换了59次, 用血肉之躯击退了装备精良的美军多次冲锋。
如此强悍的对阵,让美军万万没有想到。还想着回家过圣诞节的 ,也不得不承认 的强大和英勇。上甘岭战役让美军彻底见识了新中国统领之下的部队是多么地强悍,新中国是多么的立场坚定。
然而,人们往往只记住了上甘岭战役,却忽视了在上甘岭战役后, 又和美军打了一仗,意义重大,那就是石岘洞北山战斗。
搜图编辑
岘洞北山战斗虽然参战的人数不多,但战斗的激烈程度完全不亚于上甘岭战役的每一次战斗。年7月中美双方已经在开始谈判,但美军一心想要抢占地盘的心没有死,美第8集团军新任司令官泰勒很快把目光投向了石岘洞北山。
通过情报得知 在石岘洞北山的兵力薄弱之后,美军直接用两个连对两个班,展开了生死抢夺战。
年7月7日,美军的飞机和重炮便忙得不可开交, 的阵地上落满了炮弹,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人昏天黑地。完全不给你反应的时间,步兵便开始了冲锋。
为了快速结束战斗,美军还利用坦克的掩护阻断 的增援。好在我军的反坦克炮也不是吃素了,双方较量之后,让美7师师长特鲁多气得直跺脚。随后就是美军五个营投入战斗中,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失败逃走。
搜图编辑
是美军啃不动的骨头,石岘洞北山战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便是小规模的争夺,那也是寸土不让。无论飞机和大炮来得多么强烈,哪怕只剩下 一个人,也会战斗到 一秒,这就是中国人民 ,这就是中国的军人。
石岘洞北山战斗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彻底击溃了美军高傲的气势,对整个战斗起到了稳固的作用,但因为规模不大,所以常常被忽视了。但我们应该铭记那段历史,记住每一个为战斗付出的战士。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