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次战役后, 战斗逐
在观看《 》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彭德怀脾气暴躁,是一员虎将,敢于硬碰硬和美军较量,但是很少人知道彭德怀的细致冷静和粗中有细。最近观看剧情的时候,我们发现彭老总在第三次战役推进的过程中,明锐地察觉到情况不妙,及时停止前进,这就显得很了不起。但是,这一次军事长官和政治人物的矛盾,也逐渐使得军事斗争从属于政治需要。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这是对于国家和军队负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恰恰正是因为彭德怀能够知晓我军和对手的各有所长,这才敏锐感觉到对手的阴谋诡计。这一点就是很多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那位苏联驻朝鲜大使,还愤愤不平跑过来要兴师问罪。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可以看出我们之所能够战胜那么多强大的对手,从弱小走向强大,全靠深思熟虑的智谋和远见。同时,军事斗争和政治谈判的矛盾,这个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次,见微知著,也是指挥人员的必备素养。在剧中,我们看到彭德怀对于李奇微留下的字条很兴趣,从这个字条可以看出,美国人并不是仓皇出逃,相反他们的撤退很从容和有所准备,这就极大刺激彭德怀的敏感神经,心中纳闷。因为 的弱点则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跟不上,导致战斗力无法支撑。相对于此,美军的武器装备优势,在面对已经暴露疲态的 而言,这无疑是招架不住,容易陷入到崩溃边缘。由此而看出,美军指挥官的换人,给 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非同凡响。同时,在后面的战役中,我们要可以看到中美双方的军事较量,基本上处于焦灼状态, 已经很难再有之前的大胜。后期的军事斗争,逐渐成为双方谈判的筹码。
可以说彭德怀在看到李奇微的到来,已经预感到美军的变化,之前采取的军事策略,缺点已经暴露出来,很难在军事上取得明显优势。相反,美军渐渐摸清楚 的特点,对症下药,最终双方在战场上都是在拼消耗,为政治谈判服务。故而,从第三次战役开始以后,双方的较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状态,并且从属于政治谈判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