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自述从一个日本鬼子变成中国人民志愿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由于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所以当时日本组织了大量的国民移居东北,根据不完全统计,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平民大约20万人,也就是所谓的“开拓团。”

而这些移居中国东北的日本人,在战败后逃难回国的旅途中,有被苏军或者土匪杀死的、有病死的、也有 的,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但也有很多日本人留下的遗孤被中国人收养,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的真实面目,并投身到革命当中,成为了一名中国士兵。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叫饭白荣助,他就是一个有着这样经历的日本人,本文将通过他的自述,看他是如何从一个日本鬼子转变成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 的。

饭白荣助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年9月他重返中国时候的自述整理出来的。以下是他的自述内容。

不知道该和各位说些什么好。我今天是鼓起勇气敞开心扉来和大家交谈的,如果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妥,让大家感觉不舒服了,还请大家见谅。

关于我在第二故乡的体验和感受,我在这里就说一说年日本战败后,我在农村如何生活,怎么参加的解放军,一直到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一名中国人民 战士的一些经历,以及在工作过程中,自己内心对于历史认识上的一些变化。

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年1月出生在日本东京,现在78岁。年读完小学五年级后,跟着家人一起来到当时的伪满洲内蒙古王爷庙(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郊)。

当时的我和其他的日本小孩一样,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是为了东洋和平,在满洲是建设“五族协和”的理想国家。当时年少的我认为,“五族”之中 的是日本的大和民族,蔑视其他民族,瞧不起中国人。

我们每天下课必定是玩战争的游戏,大家都梦想着参军,当日本兵,不想当“支那”兵。日本是神国,必胜;“支那”兵软弱,必败等等。其结果是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者无条件投降了。

年8月苏联进攻东北的关东军。日本关东军完全不是对手,溃不成军。丢弃日本民众逃跑了。相关职能部门,比如警察、特务机关、地方行政机构,统统溃散,日本居民流离失所。

因为没有领导,“开拓团”的人员特别混乱,乱成一团。

青壮年的人都被关东军征兵了,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艰苦的逃难旅程。途中被苏军和当地的土匪袭击,不少人遇难身亡。一个更严重的现象是,在逃难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结果(当时教育国民如受屈辱就应 ),很多人 或是被自己的亲人所杀。

饭白荣助

就是为了不当俘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消失了。现在的我不禁时常想,如果我父亲当时还活着,我能不能活下来呢,是否也像有的日本少年那样被自己的家长给杀了呢?

逃难的过程中我和母亲失散了,从此杳无音信。后来受到附近的中国农民的救助,我和大姐在农村生活了下来。

那期间我也是一个劳动力,一面种地收粮食(高粱、谷子、苞米等),一面放猪、放牛,冬天帮忙拾柴火等。村里的同年龄段的中国人也都干着差不多的活。当时社会大变革,土地改革、斗地主、诉苦运动、拥军爱民、组织儿童团等等。

虽然对于那些翻天覆地的运动,我当时并不清楚其意义,但是对我这样一个日本少年来讲,允许我和中国少年一样,没有差别和歧视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我当时非常感动。因为我是一个侵略过中国的战败国的孤儿呀,我想你们大家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动心情。

有一次,从前线撤退下来的解放军住在我家里,其中有个干部说他们部队里有不少日本人,特别是医疗单位的技术人员很多,我听了这句话心里非常激动,忍不住马上就去报名参军。

就这样,年的春天,我到区政府报名参军,当时一见面就问我多大了,我回答说14岁,他们一听就说不行,太小,让我回去。我没办法,只好沮丧地回到家。后来家里人知道我偷着报名参军的事,姐夫对我又打又骂,打得我满地打滚。

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参军,参军又是干什么的呢?但是对于姐夫来说,在最困惑的危机中给我们吃的、穿的。而我却隐瞒他,急着要离开。所以,后来我理解了姐夫气愤的原因。

年2月开始,战争的形势已经从战略撤退、防卫,转变为反攻。部队开始了征兵,负责征兵的战士和我们一起干活。平时一起玩耍的中国朋友总共有三个人报名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

当时我已经15岁了,我被分配到辽吉军区卫生部干部疗养所,所里的医生是日本人,护士大部分也是日本人。附近还有医院,医院中也有大量的日本医生、护士和其他的技术工作人员。我的主要工作是担任日本医生大桥的翻译、通讯员和助手,并且照顾大桥医生夫妻的日常生活。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小鬼。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我们休养所也跟着移动,到过洮南、郑家屯、四平等地,直辽沈战役胜利后,转移到锦州。至此,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有一部分部队被就地整编,剩下的队伍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下,被编入了第四野战军。跨过黄河、长江,直达到广州、海南岛。我当时留在辽西省(辽宁省)医院门诊工作。

这期间,每天早晨、晚上在业余中学一边学习文化,一边为了改造思想,学习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党的统一团结问题,以及克服左倾、右倾思想,统一战线等问题,还有一些时事问题,比如“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联合政府”等等。

还为日本人的我们,学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历史、政策,比如日本施行的“三光作战”,同时也学习了对日本帝国主义战争指导者和日本人民区别看待等中国政府的政策等等。

刚参军时,从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始,到后来学习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无产阶级思想和阶级斗争。那时候正在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运动,我们学习其内容,但是没有参加实际的斗争运动。那几年我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因为我基础比较差,理解上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进步很慢。

年6月, 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 开赴朝鲜,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

当时,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的号召下,情绪非常高涨,大家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中国人民 ,我也不例外。在一次省卫生部组织的一个卫生队经过战斗后需要补充人员的时候,上级意外地批准了我的申请。

饭白荣助(前一)

年5月,我从集安渡过鸭绿江,经过江界、球场,来到中部战线, 后勤部第二大站卫生队开始工作。主要的任务是药品、卫生器具的管理,还有跟着医生做一些看病治疗的辅助工作。

当时我们单位没有一个人会说朝鲜语,有时村落里住着的朝鲜人过来看病,因为药品欠缺,又没有人懂朝鲜语,基本上我们不看当地居民的病,另外附近医院,我们就让居民们去那里看。医院拒绝给他们看病,没办法, 又折回我们这里,请求我们给看,但是因为我们沟通起来问题很大,实在逼的没有办法,只好说一些日语,还好居民里年纪比较大的人会说一些日语,终于得到了沟通。

当时部队规定我们不能说日语。那时候我心里觉得很痛苦,为什么中国人民 和朝鲜人民军同样是人民的军队,但实际上在对待一般民众的态度上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们当时非常不满意朝鲜人民军的做法。

在参战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参加了整风运动和三反运动。由于在管理药品上有过一点疏忽,我受到过批评,也进行过自我批评。

年2月,我偶然知道在中国各地工作的日本人回国的消息(包括四野复员的人),内心有些动摇,很想回国看看。几天后,跟领导申请想要回国,没想到马上得到了批准。政委还说那年的七八月份有可能和美国签订停战协议,这两年你辛苦了,保重身体等慰问的话,我很感动,流下了眼泪。

不久,跟在一起工作的富医生、张医生、于护士长、文化干事等人一一告别,到现在已经分别了六十多年了,非常想念他们。

同时,和朝鲜居民也告了别,他(她)们在食品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还给我开了告别宴会,我非常感动。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

怎样从朝鲜回来的我都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拿着政治部发的通行证,还有一些钱,坐了几天的卡车, 坐火车到丹东,4月初到达沈阳后勤部招待所。

那时,我上街就看到挂着“回国日侨”布条的日本人,都穿着新衣服,两手拿着买的东西,我呢,还穿着沾满了油的军衣,很羡慕他们。

年6月,我被调动到长春 汽车制造厂,工作单位是辅助车间,年参与制造了 辆国产的红旗牌高级轿车,赠送给了毛泽东主席,当时我和 汽车厂的职工们一样兴奋,感到非常荣耀。

饭白荣助(右二)与长春 汽车制造厂工友合影

年日本战败以后直到年的十三年里,我受到了无数中国人的照顾、帮助,以及温暖热情的接待。

从一个分辨不清日本关东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无知的日本少年,经过吉林农村的生活、儿童团的活动、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 的部队锻练,以及地方各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我成长了起来。

我渐渐明白了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

这几年,每年来到中国,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九一八纪念碑、平顶山同胞受难地、细菌部队的罪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真正体会到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含义。

以上是饭白荣助的自述内容,从他的叙述可以看出,他在成为遗孤的那一刻起,在他的成长以及工作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同胞的友好对待,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日本人而差别对待。

日本曾被他的盟国德国称之为兽类集团,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死伤了三千多万中国同胞,占当时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日本投降之际,中国人民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而是选择了以德报怨,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