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排看护人60年漂鸭绿江春季吃鱼吃菜只认
鸭绿江上有太多以船为家的人,老石是其中的一个。老石今年68岁,他说自己有60年是漂在鸭绿江上的,所有的水性和水上生活技能都是小时候练就的童子功。
跟一般鸭绿江水上人家一只大船房不同的是,老石的家是由5艘小船鼎力拼成:正中的一艘是卧室兼厨房,两边的小船用来堆放烧柴和油料,图片最前端的两艘小船作为摆渡船运输船。
春季的水上生活,老石基本处在纯天然和原生态的状态:蔬菜以山野菜为主,或自己上岸采摘或亲友从家送来;吃鱼则只吃鸭绿江野生鱼,而不是养殖的“半野生”鱼。鸭绿江上从事网箱养鱼的水上人家太多,想吃是极其方便的,但老石说那种鱼怎么能跟纯野生的相比,不吃。
三天两头就有人从岸上给老石送水送粮送油,有的时候是自己的老伴儿,有的时候是亲戚朋友,凡是这样的时候,老石一定会用最好的来招待他们,那就是鸭绿江野生鱼。虽然个头不大,但味道绝非养殖的能比。招待亲友之余,老石还特意强调,岸上那么多打着鸭绿江野生鱼招牌的,没几个是纯的,大多数是养殖的。
这是老石水上之家的内部情形:火炕、冰柜、电视、供水设施等一应俱全。
一年四季都漂在鸭绿江上,有人说老石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但老石不这么看。“冬天船被冰给冻住了,零下二三十度,船里再好能好到哪里?春夏秋三个季节湿气很重,所以老伴儿想上船陪我我就没同意,家在岸上不远,插空我就回去。”
老石“家”里的生活用具,跟岸上普通人家没什么两样。
老石祖辈三代以水为地、以船为家,主要任务是看护从中上游放过来的木排。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鸭绿江流域放排的产业很盛,长白山一带大量原木顺江而下,生意人在不同的江岔子设点,或上岸贩卖或就地加工。为了保证堆在江岔子里的原木不丢失,看江人的职业应运而生。
老石说自己是家族中第三代看江人,也是最后一代。“国内的长白山伐木已经禁止很多年,看江人基本不存在了,零星的漂在水上的,都是守着几年前的边贸老底子。”
因为鸭绿江水面中朝两国共享,漂在水上的人家免不了时常要跟朝鲜人打交道,彼此相处融洽。老石说,“这就相当于随时随地都能出国。”春天的午后,招待了朋友吃喝,老石说,“我带你们看看朝鲜去。”
除了随时随地能“出国”,老石在鸭绿江上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去妹妹家里串门,当然是要开船去。老石的妹妹和妹夫就住在远处的红色船房里,在鸭绿江上从事网箱养殖。所以老石说,自己漂在水上一点都不孤单。
在鸭绿江上漂了60年,老石也救过不少人。“看江一是看着小偷,另一个就是看着调皮的孩子洗野澡,尽量阻止,一旦发现险情我就得下水去救。”60年,老石已经记不清救了多少人。这样的好人好事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地宣传?老石说,“千万别,那不是我的主业,顺带着而已,我不想让表扬或者报道打乱我的生活。”作为最后一代看江人,老石太珍惜屈指可数的江上时间,那就尊重他、不再打扰他。(棋簿紫/图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