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旗开得胜, 大叫道中国人
年, 爆发,联军统帅 一直坚持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参战。直到 次战役结束,被歼灭1.5万人之后, 仍然认为, 是几万人而已,其实,当时进入朝鲜的 是38万。
一, 入朝的首次战斗——两水洞之战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 进入朝鲜,10月25拂晓,发现了正在前进的南朝鲜军尖兵连和炮兵中队后,我师团立刻隐蔽抢占有利地形。
25日8时,南朝鲜军尖兵连到达了两水洞第师指挥所附近,师侦察连突然开火,击毁其部分车辆,堵塞了其前进道路。
9时,南朝鲜军前卫加强第3营加速前进,进入第师控制地域。占领高地的第团4连迅速切断了其前卫营的退路,割断了该部与其主力的联系。
第团主力集中火力,首先发起冲击,公路上的南朝鲜军顿时大乱,兵力火力未及展开就被分割切成数块。
第师第团第1,3营沿公路南侧果断出击,激战约1小时,将南韩前卫营歼灭。
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主力发现前卫营被包围,立刻发动猛烈突击,企图向前靠拢。我团第2营依托简易工事,连续击退共1个营兵力的10余次进攻,保障了师主力作战。
15时30分战斗结束,毙伤俘南朝鲜军人,其中毙、俘美军顾问各1人,缴获火炮12门、汽车38辆及大批枪弹物资。
二,
同一时间,大榆洞 司令部,烟雾缭绕,透着一种浓浓的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彭德怀,面对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大大的作战地图,时而歪着头,站在地图前沉思就像一尊思想者的雕塑;时而紧皱眉,背着手,在地图前走来走去。
邓华副司令员等人,有的抽烟,有的看电报和资料,个个神情严肃“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彭总,第师邓师长电话。”一位参谋对彭德怀说
彭德怀接过电话,用他那低沉而又硬邦邦的声音问:“怎么样邓岳,吃上肉包子了没有啊?"
“吃上了,还是全肉馅的!”电话那边传来兴奋的声了“露了馅儿没有?”彭德怀抬高嗓门问。
“一点没露,包得严严实实,我们采用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的大炮还没卸架就被收拾了!这一仗可真痛快,仅一个小时,一个营的鬼子全被收拾啦!"
通过审讯抓获的三个美国顾问得知,两水洞一战歼灭的是执行“袭击金日成总部”的韩国先头部队。
彭德怀长舒一口大气,大喊:“快给毛主席发电,首战胜利,让他放心!"历史,永远定格在了年10月25日。
一年后,10月25日被定为 。
打响 枪的,是第40军第师。当时,师长邓岳才32岁。
三,狂妄自大的
第40军第师没费多大工夫,就将韩军的一个营,连皮带骨头吃得干干净净。
这下,韩军第6师师长金钟五晕菜了。他马上命令所属各部队,汽车尾巴后边拖着的大炮别闲着了,马上卸下来,调转烟口,向前方轰击!
他将一个营被消灭的情况,向军长刘载兴作了详细报告。
刘载兴毕竟是韩军中的卓越军事指挥员,具有极高的战略判断力,听后他马上意识到:金日成部队已经失去了这样的战斗能力,定是中国人参战了!
他肯定地说:“你们钻进中国人的口袋战术了。"他马上下命令:立即后撤!
他建进即将情况向 司令官作了报告:“司令官,我们碰上了大麻烦,中国出动军队了!"
他话里的后音是:尊敬的 司令官,出现了新情况,我们需要改变既有进攻战术了。
此时在云山等地,陆续有几名 士兵被俘。
第42军的一个运输小分队,有10多个战士,误人了韩军的阵地,被韩军俘获。
得到这个消息,韩国第1军团军团长金白一大惊失色:这两天正纳闷呢,金日成的部队似乎从昨天开始,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战斗力。是中国人!中国人参战了!
金白一点也不敢怠慢,马上把这批战俘空运到东京联合国军司令部。
看完审讯报告,智商的 居然大手一挥,大鼻子一挺,脖子一梗梗:“不可能!"
“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是有组织的。他根本不信。
看来,此时的 司令官已经失去了常识判断力。
后来,针对 司令官这一有失水准的判断,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说出了那句精彩名言: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
,那可不是一般人,是世界 的大军师家。在美国具有崇高的威望。
尤其是联军仁川登陆成功以后, 膨胀到忘乎所以了。
杜鲁门总统一直担心中国会出兵,于是,他想跟 见面谈谈。
的回答是:“总统阁下,目前战事正酣,我离不开。”
没办法,杜鲁门总统只好飞到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上,与 进行了会谈。
为什么去威克岛呢?因为威克岛虽然距离美国本土多公里,可是,距离韩国却只有公里。这样,就可以帮 节省时间。
会谈中,杜鲁门问 ,美军越过 会不会引起中国出兵。 肯定的说:“不会,中国肯定不会出兵。”
他分析,如果中国出兵,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怕杜鲁门总统没有听明白,
特意强调:“如果中国人真的进行干预,我们的空军会让鸭绿江血流成河!”
于是,杜鲁门总统放心的回去了。
随后的三次战役,联军都是连续失败。年4月11日,狂妄自大的 被解除了总司令的职务,接替他的是李奇微中将。
可是,联军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换帅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两年之后,签订和平协议的时候,代表联军签字的已经是第三任统帅克拉克了。
在谁都想不到的情况下,中国人民 果断出征,用全面劣势的装备,打出了大国的尊严,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奇迹!
几十年后,李峰先生的《决战朝鲜》问世,全景再现了 的历程,以及许多台前幕后的历史真相。双方将帅的斗智斗勇,实力对比,重要战役,谈判经过等,本书都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弱胜强的勇气,无数先烈舍身忘死换来的胜利,其实,都是为了两个字:尊严!
大国,自应有大国的尊严!哪怕,要付出我们的生命!
《决战朝鲜》这部书分为上下两册,作为中华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一战,我们没有理由不铭记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