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力不行的人嘴上功夫更厉害
职场上做了一定时间的小兵后,需要往管理走一走,比如做个小主管,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是这个管理艺术,稍微有点虚,除了战争中排兵布阵的眼见为实,大多数时候领导是根据你说的来相信你做的。所以口头和书面的汇报以及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容易顾此失彼。之前有人不懂为何我判断“祥林嫂”的人际关系比较差。
我的原话如下:
提问如下:
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祥林嫂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找树洞,找抱怨的出口,有些连续加了数百个群友作为好友,挨个聊天,抱怨,偶尔也吹牛,从而获得认可,寻找认同感,他们内心就高兴。
假设跟身边的父、母、兄、姐抱怨,则引来的是骂声。所以祥林嫂并不对家人祥林嫂,主要是对更多的陌生人抱怨,不断去结识新的树洞,打招呼,迅速拉近距离,显示亲密,开始长聊......这样花在家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少得多了,亲人关系会变淡,产生误解,引起矛盾。
这个道理的反例就是,当你在工作细节上过分挑剔,在工作流程上过分纠结,在职场是非上过分较真,在工作长度上过分废寝忘食,在工作方法上过分去改善,甚至白天过分去摸鱼、晚上过分去开会和加班,则你在研究领导和同事的心思上就自然过分欠缺,你做的报告自然没有别人的PPT精美耐看,你在领导那里露脸甚至吹牛拍马的时间自然不多,而且你只会埋头苦干甚至消耗时间,更不会甩锅了,而是不断背锅。
这个也是古代的科学家大多一贫如洗,更做不了诸侯、王不了天下的原因,因为志不在此,更主要的是时间不在此方面消耗。
自然而然,很多本身就懒政或者疏于日常工作的人,就多出来了更多时间去搞人,搞关系,搞派别,搞斗争。
当下的世界局势也是如此。美国开始穷兵黩武,全球各地挑起派别斗争甚至战争,但处理国内情况就自然精力不够。你看他们的领导人最乐于做的事就是去五大洲四大洋言必称当下的俄乌战争、对俄制裁、支持乌克兰。甚至三场峰会连轴开,就这么几个人,翻来覆去换不同的地点说同样的话,老生常谈。说得过多也不好,只能说明自己是强弩之末。
你看英国前前首 翰逊的辞职,说起来是内部对他不信任,说他能力一般,水平不够,还不诚信,其实他是过分夸夸其谈了,没有责任心,不管国内,不断裁员,他还喜欢跑到外面去照顾乌克兰,三四个月内去了好几次。还秀“恩爱”和团结,当作月度旅游一样,其实就类似散心,摆拍,也是不务正业。将“能力不行但嘴上功夫一套一套的”,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于俄乌这次军事冲突的结局,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应该是根据实际控制线来和谈。但是乌克兰却一直说要赢得彻底的胜利,甚至当天就批评了给出务实建议的基辛格。为何乌克兰自己却这么天真的叫嚣呢?明显就是能力差的嘴上功夫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务实一点,看下当下实际情况。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乌克兰危机可能会以三种方式结束。
种方式是俄罗斯控制大部分顿巴斯及其主要工业和农业地区,并控制了“黑海沿岸土地”。这将是俄罗斯的胜利。
第二种方式是将俄罗斯从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领土上赶出去,乌克兰恢复年之前的面貌。这则是乌克兰的胜利,但是希望不大。
基辛格博士还给出了折中的第三种方案,即恢复年2月24日前的局势和领土。
基辛格这个三方案推断,还是很有卓见的,方案一最有可能,其次是恢复2月战前的原状,最没可能的就是第二方案,恢复乌克兰年的边界。希望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但可能叫还是要叫出来的。
这点早有先例,在 时,四方中最弱的韩军,也是叫嚣最厉害的。实际上一开始差点被北朝鲜打下整个半岛90%的土地,后面三大战役期间,韩军也是最弱鸡的。但偏偏他口头最不服输。
你都不知道不服输到什么程度,让人不但哭笑不得,还很生气。打了3年整,即将签订停战协议时,韩军不愿意签字。主要是韩国当时的总统李承晚不愿意划线而治,他一直要求往北打到鸭绿江边。就是下图右手这位。
而且为了公然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不派人去参加停战协议的签字,并且破坏了停战条款,私自放走了上万名战俘,搞得被多方指责。
美国人也不管了,由着韩国伪军被 发起的 一场战役--金城战役狠狠地教育了一番。韩伪军被打得落荒而逃,4个师被打残。 歼灭了5.3万余人,并收复了阵地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整个三年多的战争中,最弱的南朝鲜军队叫嚣得最厉害。继续打的话,将是长期的消耗战。李承晚真的不顾民众和自家年轻军人的死活,仿佛真的要战斗到 一个南朝鲜人为止。跟当下的泽连斯基的叫嚣如出一辙,前不久还号称要制裁叙利亚,等等。
不接受和谈,要全面战争,自己也到处要支援,且已经开始为战后重建开价,需要国际社会给它提供至少亿美元甚至1万亿美元的重建资金。这都相当于他们自身去年GDP总额的5倍了。问题是谁给你出这么庞大的资金呢?
去年美国主导的“重建美好的未来”基础设施计划,就叫嚣着要筹集数万亿美元,来针对我们已经推行了十年之久的一带一路计划。今年则还停留在口号上,且规模缩水到了亿,才原来号称的大概1/10。即使这亿未来举7国之力在5年内凑齐,也基本不可能得到各自国内议会的通过。又怎么还有钱拿出来给乌克兰重建费用亿美元呢?
可见,能力不行的人在嘴上功夫方面还臭味相投,习惯类似,国家也如此。这已经不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了,而是外强中干。
用到我们职场上来,不褒不贬,我们不能忘了增加能力而一味去提升嘴上功夫,但也不能物极必然一直埋头苦干而不会去秀啊!
这俩都是极端,我们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事业才能进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