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什么时候传入朝鲜的

白癜风规范化治疗 http://m.39.net/pf/a_6185586.html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文化对东亚影响非常深,这里的东亚是指:朝鲜、中国、日本、还有越南。可能我们提到东亚的时候常常忘了越南,越南早期也是使用汉字的,很晚才把汉字更改为字喃。什么是汉字文化圈呢?很多学者认为,不仅仅考虑地缘政治的影响,主要是儒家文化,佛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典章等。那么朝鲜是什么时候融入这个汉字文化圈的呢?

朝鲜是如何融入汉字文化圈的

公元年,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攻陷了乐浪以及带方,统一了北方地区。到了公元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南部一部分地区,这个时期一共三百多年,被称为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而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从公元年到年,比朝鲜的三国时代早了年。

高句丽王城

尽管此时中国一样经历了长年的战乱,但是朝鲜也一样,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并没有影响中国和朝鲜的交流。这个时期的高句丽疆域 ,它基本控制了辽东的大部分地区,与当时的中国交流非常频繁。史书记载,访问北魏、北齐、北周达到90次,访问东晋南朝也有30次,可以说高句丽在派出使节的时候,分了两支队伍,一个向南,一个向北。有时候一年内两三次的拜访,不仅仅是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也是频与中国交往。

中国的汉字在战国时期就传入了朝鲜,特别是朝鲜的三国时代,他们广泛使用汉字,当时朝鲜半岛的文人都能够写一手非常好的汉字文章。从这三个国家,给当时南北朝的朝廷文书来看,他们非常熟悉当时中原王朝的文章格式。

《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

比如在吉林省集安县发现的《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上面记载了高句丽的长寿王在公元年给他父亲写的历史功绩碑文,全文一共有一千七百多字。详细介绍了高句丽是如何建国,好太王高谈德如何吞并中国辽河以东的东北部分地区,在朝鲜半岛的面积达到半岛面积的大半即传统的汉四郡的丰功伟绩。还记录了朝鲜半岛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比如详细记述了与当时日本的关系。

从《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看,行文非常典雅,是当时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骈体文,即四六文,四字一句,六字一句。比如记录百姓的部分“卖句余民,国烟二、看烟三。东海贾,国烟三、看烟五。”

《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书法

这个碑0多年时间里,不被大家注意,在清朝光绪年间才被学术界注意。清朝叶昌炽《语石》描述:“此碑方严质厚,在隶楷之间,所记高句丽开国武功甚备,此真海东 瑰宝也。”这块碑无论史料价值还是书法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虽然高句丽离中国内陆比较近,但是与中国关系并不好,以至于曹魏在公元年攻打高句丽,让东川王逃到沃沮。也就是在碑文记载好太王即位时期,公元年高句丽进入了鼎盛时期,在军事上对百济与新罗有 优势,迫使他们屈服。

高句丽壁画

但是百济一直与中国关系非常好,百济通过其发达的造船技术,往来于黄海之上学习中国的文化与技术,因此我们在百济武宁王陵中出土了大量来自中国南朝的物品。武宁王从公元年到年,这23年是百济鼎盛时期,与当时中国的宋、齐、梁、陈都有很好的交往,梁朝还给武宁王封为宁东大将军。

三国时代

新罗建国就比较晚,与高句丽和百济相比,他们早期的文字都没有,直到公元年,一个叫妇道的领导人,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此时他们的文字主要是汉字,甚至新罗的国名,都是按照汉字字面意思来定的。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记载:“始祖创业以来,国名未定,或称斯罗,或称斯卢,或称新罗。臣等以为,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络四方,则其为国号宜矣。”大意是说我们创业这么久,一直没有好的国名,觉得新罗这个国名比较好,可以定位国号,而且新罗也是按照汉字的词义进行释义的,德业日新,网络四方。

朝鲜三国时代

此时新罗把朝鲜语成为方言,朝堂之上必须用汉语,新罗效仿中国的礼仪制定了丧服法,就是如何服丧;用中国传统习惯,给贵族以及帝王加封谥号;仿照唐朝服饰,对各品官阶按照颜色区分,高级官员穿红色等等,这些都是按照中原文化的习惯来改造他们的民族。

儒学对朝鲜的影响

朝鲜最早接受儒学教育的是高句丽,在公元年,高句丽的小兽林王模仿东晋,开始用太学的方式培养贵族,并用儒家的思想来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其主要学习内容为,《春秋》《五经》等经学内容,还会讲一些《汉书》《史记》等历史类的内容,如果学习完这些内容可以获得一个称号。

在公元年,百济王仁不但把儒学带到百济,而且还带到了日本,给日本带去了10卷的《论语》和一卷《千字文》。百济儒学的兴盛甚至引起我们中原王朝的注意,比如《周书》记载,原来百济只懂得骑射,后来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也喜欢上了文史,并且还学会了阴阳五行等,其历法等都是借鉴中原王朝的历法,包括婚丧礼仪也都借鉴于中国。其中有个故事,说百济国王喜欢下围棋,于是高句丽就派了一个间谍僧人,利用这个僧人获取了很多的情报,后来逮住机会把国王给杀了,可见百济已经汉化非常深。

新罗留学生

公元年高句丽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同时新罗也派有“留学生”,新罗学习比较晚,但是与当时的唐朝走的比较近,全面学习唐朝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制度,甚至全盘照抄。随后新罗联合唐朝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从此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效仿唐朝。

后来新罗为了进一步学习儒家学说,国王亲自推广常常在国学院听讲,同时也把科举制度引入新罗,按照考试的等级“读书三品出身”全面推广儒家经典。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到,其实此时儒家对朝鲜半岛的改造并不像中原王朝那么深远,他们还受到本地萨满教的影响比较深,比如花郎思想等等。

儒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最深的时候应该是高丽时期,高丽王朝引入朱子学派的一些思想,设立国子监等机构,全面普及儒家文化。李朝时期也十分重视儒家教育,尤其推程朱理学,分别设立了成均馆等,还在汉城还设立了中学、东学、西学、南学等四学。

我们的祖先每认识一样新事物,就会依据它外部形态、用途来做出判断,并且固化一个符号代表它,这就是早期的象形文字,这是个很伟大的过程。我们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它是对主体意思的描述,而不像拉丁文文字,是对语音的描述,这样在跨区域传播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今天看日本的文字,只要是汉字部分我们依然明白其含义,但是有些发音却完全不同,这可能就是我们汉字文化圈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

参考资料:

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

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昆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