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周总理来到毛岸英墓前,沉默了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年金日成派兵越过 ,将李承晚政权打的节节败退。
率领美军于仁川登陆,将这场朝鲜民族的内战,转化为了地区性战争。朝鲜军队自不是美军之敌手,很快被打回 。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防止中国出兵朝鲜,炸断了鸭绿江大桥的朝鲜一侧,还向中国东北蓄意发动袭击。在与苏联方面商议后,中国决定派遣 抗美援朝,他们正是最可爱的人。
(一)、忠魂埋异乡
在 筹划之际,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满怀期待地找到彭老总说道:“彭伯伯,抗美援朝能不能算我一份?”希望他能够应允自己入朝参战。可是彭老总担心毛岸英的安危,况且毛岸英新婚燕尔应当在家多照料妻子,因此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
,无奈的彭老总只得找到毛主席,让他劝劝自己的儿子。不料毛主席却说:“让他去吧,谁让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呢”。听到此话的彭老总,只好不情愿地让这个侄子随自己一同奔赴朝鲜。
临走前,毛主席还特地嘱咐彭老总:“他就是 的一个兵,千万不要特殊对待。”毛岸英为了避免受到特殊照顾,特地改换了名姓,战友们只知道他是刘秘书,而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有过留学经历又稳扎稳打的毛岸英,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彭老总对这个侄子是愈发的欢喜。然而在年11月25日上午,“联合国军”的四架轰炸机向大榆洞的茅草屋投掷下凝固汽油弹。
毛岸英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而未来得及转移, 被淹没在了熊熊烈火之中。等 清扫战场时,毛岸英的尸体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还是他的战友,认出了他的手表这才确定了身份。
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毛主席虽痛心不已但也得掩饰自己的悲伤,当着众人面只好表现的风轻云淡,说了一句:“打仗嘛,难免有所牺牲”,可无人注意到,此时 的眼颊已经泛出了两滴。
军队的人请示毛主席是否要将儿子的遗体运回国内,这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已经让主席难过不已,他的确是很想再见儿子 一面,可谁让自己是 ,只好用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来掩盖丧子之殇。
毛岸英就这样牺牲了,留下了他刚刚结婚不久的妻子;留下了他日思夜想的父亲;也留下了一段光荣的史诗。他与许许多多的 将士,被埋葬在了朝鲜首都平壤以东的桧仓烈士陵园。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毛岸英的父亲溘然长逝,他的妻子也不得已再嫁为人妇。可是没有人会忘记毛岸英谱写的伟大篇章,他的那份保家卫国之热血,仍旧照耀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砥砺奋进。
(二)、面对英烈,慨叹万千
经过伤心岭,喋血岭以及上甘岭等多场浴血厮杀的奋战后,朝鲜半岛终于在年迎来了和平的曙光。彼时不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双方百姓都已经疲惫不堪,再难忍受炮火之困扰。而这两个本就不富裕的国家,也因为战争变得愈发贫瘠。
在年,周总理与金日成分别代表中朝两方提出了战俘遣返协定,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与磋商之后,当年的7月27日中美朝三方终于签订了停火协议。
韩国是美国扶持起来的国家,美军也希望能够通过它来控制东亚局势,因此继续在韩国保留了驻军,至今仍然存在。中国为了保证美军不会再对朝鲜发出奇袭,在 大部分战士撤回国内以后,仍旧有许多军队留在朝鲜,帮着他们搞战后重建工作以及国土防御。
而朝鲜毕竟是个主权国家,中国也不会像美国那样,做出损害其它国家尊严之事。因此,双方达成协定,中国军队在年悉数从朝鲜境内撤出。
那一年的腊月二十七,周总理和陈毅元帅为了解决从朝鲜撤军一事,亲率代表团前往朝鲜与金日成共同磋商此事。那几日的雪飘得格外的大,可并不能浇灭人们心中胜利的喜悦。鹅毛大雪,反而缀衬出了十足的春节气氛。
许多地方会在大年三十的那天上坟,以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而周总理也主动要求,去桧仓烈士陵园看望牺牲的 战士。他和陈毅还有粟裕等人代表祖国,向长眠于此的名 烈士献上了花圈,也带来了祖国的寄托。
他们神情严肃,不顾漫天大雪,围着烈士陵园走了一圈又一圈,周总理来到了一处墓碑前,停下了脚步,伫立起来,陷入了沉思。上边赫然写着七个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
这块墓碑是如此的普通,与其它烈士的墓碑无异,而它又是如此的不普通,因为它铭刻着伟人之子的丰功伟绩。
眼见周总理停下了脚步,众人也将目光转移到了毛岸英的墓碑上。此时空气突然凝固,无一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对着墓碑静静的哀思。这些开国元勋们都与毛岸英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眼里,毛岸英与自己的孩子并无差别。
此时右手受伤的周总理,用左手轻轻地抚摸着墓碑,就像是在抚摸毛岸英的额头。要知道,毛岸英婚礼的司仪,就是周总理。曾经在自己面前活蹦乱跳的少年,如今已然天人两隔,他心中不免多生感伤。
不觉间,两行热泪竟然夺眶而出。周总理沉默了良久,对一旁的陈毅元帅说了些话:“岸英的牺牲,对党,尤其是对主席,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陈毅元帅此刻正沉浸在无法自拔的悲痛当中,连说了几声:“是啊”。
(三)、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紧接着周总理用随身携带的手帕,擦了擦眼角翻涌出的泪花,又对身旁的 司令员杨勇说道:“要派人守护好陵园。在园内栽一些树苗,多种果材,既可以美化环境,使烈士得到安息,又可以获得果实,将来留给朝鲜人民。”
或许这是周总理作为长辈,能为毛岸英做的 的一点事情。这一年的除夕夜,周总理注定将在悲痛中度过。
但他没有忘记此行党交代的任务,即与朝鲜方面完成各项工作的交接以及 悉数撤出朝鲜。大年初一的那日,周总理与陈毅元帅约了金日成一同相聚。席间,金日成以朝鲜 礼节接待,吩咐厨房做了朝鲜过节才有的打糕、八宝饭和难得一见的野鸡年糕汤。
这些食物现在看来并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但当时的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周总理以身作则奉行素食主义,贵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总理也已经很长时间不知荤味了。
至于朝鲜境况更是窘迫,它刚刚完成了独立,正是百废待兴之际,而地域又如此狭小,还要拿出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以军费开支,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金日成还是表现的十分大方,他知道周总理与陈毅习惯了喝茅台酒,特地命人拿出了从中国运来的茅台,要知道,这本是他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席间一行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也趁此机会将一切事宜都商量妥当。
终于,在年中国 悉数从朝鲜撤回,阔别祖国七年之久的 战士们,此刻又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可与躺在桧仓陵园的烈士们相比,毫无疑问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他们的父母比起盼儿归不得,也是幸运的。正是有了 战士们的浴血拼杀,才为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当时装备并不精良的中国军队获得了全球最强陆军之称号。
去年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中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在那一场场与“联合国军”的对抗中,人民子弟兵共歼灭敌人23万余名,既履行了国际义务,也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多多和毛岸英一样的革命烈士,比如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等。他们正是鲁迅笔下的民族的脊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大无畏精神,何谓爱国主义。
如今天下太平,有人对这些先辈发出了质疑。他们以为自己是特立独行,以为自己的论据有礼有节,殊不知悄然间已经成了民族的罪人。
革命先辈是不允许有丝毫质疑与怀疑的,他们是用来崇敬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怎么会有今天安定平宁的生活环境?当然,只是一小撮人喜欢发出不受人待见的声音,大部分人对永垂不朽的革命先辈还是满怀敬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