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时步行奔袭725公里,血战松骨峰
最近央视正在热播的《 》里面有一集描写38军入朝之初,因为穿插不力,导致错失战机,使得 入朝 战打得并不完美。彭老总非常生气,大骂了38军军长梁兴初,还给了他一块飞虎山的石头当菜,以鞭策他和38军。
历史上彭老总是否真的给了梁兴初这样一块石头,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这是电视剧的一个艺术化加工。
真实历史上,38军的确出师不利,梁兴初也一度非常郁闷。那么后来38军又是如何逆转,打出气势,被彭德怀彭老总誉为“万岁军”呢?
今天,我们就来细致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军:传统优良战功赫赫
38军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部队,他们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参加年平江起义的湘军独5师第1团,之后第1团被编入红5军。
抗日战争中,他们被编为八路军师旅团,参加了 的“平型关战役”。
彭老总抗战胜利后,他们被编入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2师进入东北,随后第1、2师在东北和起义的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
年,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他们参加了“三下江南”、“四战四平”等关键战役。第1纵队是东北野战军的3个猛虎军之一,以敢打、能打、会打硬仗出名。
年,1纵正式改编为第38军,下辖、、师、师(原辽北独立第10师),总人数近5万人,有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并参加了平津战役。
38军从东北开始一路南下,“纵横公里,转战11省市,歼敌16万多,解放大小城市百余座”,最远打到了云南。
38军是我军实打实的一个主力军,也成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而正是这样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却在抗美援朝 战中出师不利,受到了彭老总的严厉批评。
这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2首战不利
38军是年跟着13兵团入朝的,当时军长是梁兴初。
梁兴初年就加入红军,跟着部队出生入死,重伤多次,小伤不计其数。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最终成为一名 的指挥员。
次战役里,上级交给梁兴初和38军的任务是:快速穿插奔袭到熙川,歼灭韩军第8师。
梁兴初接受任务之后,很快就做好了战斗部署:师打主攻,师迂回熙川以东切断敌军退路,师作为预备队。
太想打好入朝的 战,梁兴初十分谨慎,但却没想到过度的谨慎导致了38军的出师不利。
当时师在快速迂回穿插的过程中,接到朝鲜人民军告知熙川一带驻有美军的1个“黑人团”。出现美军的一个团,这和事前获知的情报有出入。师在没有派人实际核实的情况下,就上报给军部。
梁兴初听闻消息之后非常吃惊,如果黑人团的情况属实,则意味着38军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韩军,还有实力更强的美军。过度谨慎之下,梁兴初暂停了军事行动,并将情况上报给志司。
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熙川附近并没有美军的“黑人团”
而38军的这一耽误,最终结果就是原计划消灭的韩军第8师得以逃出生天,更严重的还是因此延误了后面向军隅里穿插的时间。
要知道,原先彭老总和志司对于38军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结果打成这样,也难怪彭老总会大骂梁兴初是一员“鼠将”。盛怒之下的彭老总甚至喊出“按律当斩”!
梁兴初和他的38军遭受如此严厉的批评,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劲,要尽快证明38军的真正实力。
03奇袭炸桥
就在38军上下郁闷之际,雪耻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在志司的布置下, 同时在东西两线开战,发起第二次战役。
虽然首战没有打好,但是上级领导仍旧对38军是信任的。上级交给38军的任务是攻占德川。而德川是整个第二次战役的关键节点,后续的战斗能不能打好要建立在德川成败的基础之上。
抗美援朝剧照原计划从42军调一个师来支援38军,梁兴初坚定地表示,38军能够打好,保证完成总部交给的作战任务!婉拒了上级调兄弟部队增援的想法。
为了不让德川守军逃走,梁兴初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派遣一支精干的小分队长途奔袭到敌人后方,炸掉敌人后退路上的武陵桥,彻底断了敌人的退路。
这支小分队由侦查科长张魁印带领,战士们都是精挑细选的战斗骨干。小分队一路上伪装成韩军部队,秘密前进,穿越敌人的阵地,离敌人最近的时候,连敌人的谈笑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小分队一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奇迹般地赶到了武陵桥。经过战斗,小分队歼灭桥上守军并按时炸毁了武陵桥,成功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38军这一大胆穿插成为抗美援朝历史上重要的杰作,后来电影《奇袭》就是根据这次奇袭炸桥为原型改编而成。
小分队炸毁敌人退路之后,38军立即对德川发动猛攻,将韩军包围在狭长地带,集中所有炮火猛攻,最终成功歼灭了这股敌人,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前线捷报传到志司,彭老总非常高兴连声夸道:“三十八军打得好!打得好!”
04奇迹!
第二次战役首战告捷,但38军还在继续创造奇迹。
当面敌军在沃克的指挥下,有收缩撤退的迹象,为了抓住敌军,不让敌人逃走。志司决定调最近的部队抢占三所里,堵住敌人的退路。
当时离三所里最近的38军师距离三所里也有70多公里(这只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距离不止),为了抢在敌人机械化部队前面到达,留给师的时间非常紧迫,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小时。
10多个小时要靠双腿走70多公里,而且沿途多是崇山峻岭,道路非常难走,穿越敌占区,天上还有敌人侦察机巡逻和骚扰。每每读史至此,总要感叹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刚刚打完一场大战的38军再一次证明了奇迹是可以被创造的!
时间紧,任务重。师轻装上阵,团打先锋,其他各团按次序出发。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快速行军。
蜿蜒的山路崎岖难行,师的战士们脑子里只有三个字“三所里!”全师玩命地朝三所里方向奔跑,有的战士不慎滑下深山,有的战士跑得吐血了,有的战士跑着跑着一头栽倒在地,干部们不停在路边收拢人员整理秩序,战士们互相手拉手支持彼此前进。
奇迹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之中不知不觉被创造了。
抗美援朝剧照快要到达三所里时,师上空突然出现了美军的侦察机。如果这个时候进行隐蔽,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了。师副师长刘海清大胆地下令:全军扔掉伪装,继续前进。
美军侦察机在上空盘旋了几次之后,以为师是溃退的韩军部队,便放心地离去。敌军离开之后,师继续狂奔。
最终师14个小时强行军,奔袭72.5公里,终于抢占三所里,而这个时间仅仅比敌人早了5分钟!就是这短短的5分钟,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敌人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不断地朝我军阵地发起猛攻,试图突破阵地逃命。但是38军的战将士们就像一颗钢钉一样死死地插在阵地上,巍然不动。
05松骨峰阻击,赢下“万岁军”美名
其中松骨峰战斗打得最为惨烈。
松骨峰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它位于价川以南、龙源里以北约1公里处,是军隅里通往平壤公路上的咽喉。第二次战役中,这里是敌军撤退的必经之路。38军师团3连奉命在此坚守,配合兄弟部队歼灭敌军。
敌人有飞机、大炮和坦克,论火力3连处于弱势地位。但3连沉着应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战斗异常惨烈,3连伤亡很大。连长戴如义在激战中中弹牺牲,副连长杨文海身上3次负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指导员杨少成和敌人肉搏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伤员张学荣抱起4颗手榴弹冲入敌群。。。
这场战斗从早上6点打到中午12点,3连剩下6个没有负伤的人,毙敌多。3连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出色完成了任务,使主力部队及时赶来,被堵截的美2师主力、美25师、韩军第1师等敌大部均被我军歼灭。
正是有着像3连这样的战士们,38军在这次战役中一雪前耻。此次战役,38军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余门、汽车余辆。
彭老总接到捷报后十分高兴,亲自手写嘉奖令嘉奖38军全体将士。手写令写完之后,彭老总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欣慰和对38军的赞赏,就要回稿纸继续写到”中国人民 万岁!38军万岁!”
由此,38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美名,而这光荣的称号后面是无数战士们英勇、无畏和决绝。
后来被一代代国人传诵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根据松骨峰战斗所创作的。
整个抗美援朝中,38军共有3个连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涌现出“一级战斗英雄”2人,“二级战斗英雄”14人,1万多名指战员荣立战功。
而38军是伟大的 一个缩写,正是因为有无数 先烈们的前赴后继,我们才能赢得70年前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
全文完
关于抗美援朝的书籍有很多,我推荐王树增老师的这本《 》。这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既有宏大的会战场面,也有细小的细节。引用了多方史料,比较客观。入手价格也不贵,非常划算。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购买
#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相关推荐
英勇善战还是不堪一击?抗美援朝中朝鲜军队战斗力能打几分?
奇袭白虎团,13名侦察兵消灭团部缴获团旗,杀敌97自己0伤亡
没有开过一枪,没有击毙一个敌人,她为什么能够评上一等功?
他原本只是担架员,指挥部队打退美军3次进攻,成为一级战斗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