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吃什么除了雪水炒面,其实还

二战日本投降后,日军占领的朝鲜被苏美瓜分,根据协商,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以南由美军接管,于年8月15日成立大韩民国;以北由苏军接管,于年9月9日成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

年6月, 爆发,朝鲜人民军越过 ,迅速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出兵干涉,在战争伊始便派出驻日美空军协助韩方作战,并将第7舰队的两艘航母派往台湾海峡,意在牵制中国。

根据苏联解密档案,战前在金日成的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林彪部队将朝鲜族的两个师编入朝鲜人民军。这两个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朝鲜族,战斗经验丰富,带着基本的轻装武器加入后,极大地提高了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也成为了金日成进攻韩国的主力部队。其时李承晚不断叫嚣要北上统一朝鲜半岛,因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韩国的军事力量进行限制,当时韩国军队不仅装备贫弱、缺乏训练,而且对于战争爆发没有充分准备,甫一交手,韩国军队损失重大,节节败退。

美国见势不妙,推动联合国第48号决议通过,由16个国家的军队和5个国家的医疗力量组成的联合国军参战,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国军受美军统一指挥。

8月,朝鲜军队已抵制釜山环形防御圈,到9月初,美军和韩军被朝鲜人民军驱逐至釜山一隅,岌岌可危。9月15日,美军第10军由仁川登陆,与韩军形成夹击之势,迅速扭转形势,朝鲜人民军被击退至 以北。10月初,联合国军越过 ,7日,美军正式越过 。10月8日,毛泽东签发命令,组织部队以中国人民 名义参战,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10月19日,联合国军夺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半岛大部,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 渡过鸭绿江。

美国人一直以来的基本判断,是中国不会贸然参战,。 在与杜鲁门的会面中吹嘘,“中国在东北有30万军队,只有五六万人可以渡江作战。如果中国人试图推进到平壤,他们一定会遭到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 的“圣诞节之前回家”的论断,也是在这次会面中做出的。

应该说“ ”这个称号,既对于美国人起到了一定的迷惑作用,也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当联合国军弄清了 并非一支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而是整建制的正规部队后,依然默认这一名称,以防止战争扩大化,将其限制在朝鲜半岛之内。

入朝后的 次战役在10月25日打响,当日 一个团歼灭韩国军队一个加强营大部;11月1日至3日, 围歼美军第1骑兵师第8骑兵团大部于云山。电影《太极旗飘扬》里韩军嚼着美军空投的巧克力,欢天喜地的越过山丘,面对漫山遍野的解放军时,眼睛里的绝望,一定弥漫在战役最初的联合国军一侧。联合国军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经过短暂休整, 随即发动第二次战役和第三次战役,至年初,突破联合国军防线,进占汉城,渡过汉江,收复仁川。

在撤退过程中,由于李承晚政府与军方将领侵吞物资,40万以上的韩军于寒冬中缺乏给养,加上杂乱无章地指挥,撤退很快演变成一场死亡行军,导致9万军人于沿路因饥寒而死。随后的调查显示,按照人数虚高的报告发放的23亿韩元及大批粮谷大部分被侵吞,实际执行额与登记的差额高达20亿韩元。

虽然有政客的黑手,但朝鲜半岛寒冷的冬天,一定是军事部署的天敌。 面临的困难,只会比韩国军队更多。在第三次战役接近尾声时,彭德怀在 全面占优的情况下,认为联军是有计划地诱敌深入,企图重现仁川登陆的故技。于是命令 停止追击。随后,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毛泽东认为 有能力将联合国军逐出朝鲜半岛,要求彭德怀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但由于军需紧缺, 已难以即刻推进。

随后美军发起攻势,第四次战役展开, 在3月底移回 以北,双方围绕 反复拉锯,汉城也自年6月以来,第四次也是 一次易手。由于缺乏现代化空军编制, 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前线和后勤之分,部队的身后纵深全面暴露在敌军猛烈空袭之下。 发扬解放战争时期的经验,以夜战为主, 限度避开敌军空军优势。同时以大量工兵、民工抢修被美军炸毁的桥梁与道路,就如同电影《 》里表现的,一条桥梁炸了修,修了炸,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保证补给通道的畅通。

最初, 后勤部门为了应对朝鲜半岛恶劣的气候条件,专门准备了一种后来家喻户晓的军用食粮——炒面。用七成的小麦,三成的大豆、高粱或者玉米经过炒制、磨碎、混合,加入食盐,就制成了这种便于携带、易于保存、食用方面的军粮。

部队首长在看到这种食品之后非常高兴,因其可以直接使用,免去了生火造饭炊烟引起敌机注意的危险,于是下令后勤部门全面供应。有人计算过,当时按照每人每月三分之一口粮供应炒面来计算,前线需要近万斤,而当时整个东北能供给的量,也只有万斤。于是,后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制作炒面运动。在周总理亲自上阵的带动下,群众被发动起来,家家户户加班加点炒制,终于尽 努力保证了前线的供给。

之所以这种食品的重要性如此之高,与美军对我军供给线的严密控制分不开。一方面,我军在朝鲜地区语言不通,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使得群众工作开展并不容易进行,虽然有朝鲜人民军的支持,但肯定不像在国内作战那样能够就地解决给养问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大批量的支前民工源源不断地运送补给,从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军对于标准化军粮的重视程度没有那么高。换句话说就是当地有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而朝鲜半岛在战争的蹂躏下,很多村庄都沦为了无人区,就地征粮基本不现实。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深入、战线的拉长,从国内运送的补给,直接暴露在美空军的轰炸之下。在战争初期,从国内铁路沿线运送入朝的辎重,面临敌人的狂轰滥炸,只有一小部分能最终送到前线部队手上。据统计,在战争的 年,运送入朝的19万吨粮食,只有四成最终平安到达。而且这些粮食还是半成品,如果炊事班需要经过加工蒸煮,无形中就增加了炊烟暴露的机会。因此,这种具有现代化军粮雏形的炒面,就成为了一段时期内 的军粮重要组成部分。

课本里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在防空洞里看到一个战士一口炒面,就一口雪,作家问战士不觉得苦么,战士说,“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其实即使是炒面就雪,曾经也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据 老战士回忆,曾经有一斤炒面六个人坚持三天的艰苦时刻。在电影《上甘岭》中,一个苹果在整个坑道里传递,甚至最困难的时候饮用水都成问题。偶尔有一批经历千辛万苦送到前线的稀罕食物,每个战士能分到三四个冻硬的土豆,为避免暴露目标,也不能生火加热,只能在腋窝里捂着,化冻一点,啃一点。

而美军在 时期,机械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军需补给堪称天壤之别。数据显示,美军几乎是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前线士兵,而 是一个后勤人员要供应6-10个士兵。在韩军将领的回忆录中,关于美军食谱有这样的记载:美军餐食分为ABC三种,A级是包含牛排在内的正式西餐,B级是以肉类熟食为主,C级则是罐头和制式野战食品。此外口香糖、巧克力、香烟甚至可口可乐等基本不限量供应。重要节日还有薯条、炸鸡、馅饼、蛋糕等节日食品,甚至可以供给酒类。即使韩军也保持着充足的大米、泡菜、紫菜等传统食品的供应。

有人比较过,即使在长征时期,正常的生火做饭是没问题的,但在朝鲜战场,因为敌军的疯狂轰炸,甚至某些时刻比长征还要艰苦。在这种情况下, 指挥部决定重组后勤部门,解决前线的补给问题。

在前三次战役中,我军平均每天要被炸毁三十辆卡车,为了减少损失,运输部队选择在夜间行动,而且不能开启车灯,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事故率,效率非常低。面对车辆短缺,行动不便的情况,我军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动员了万民工投入到支前战斗中,用肩担手推,配合运输部队一起,将物资输送到前线。辽宁省各大城市开办汽车学校,培养了近万名工人、学生成为运输司机,培训一结束就马上投入到支前战斗中。

朝鲜北部的恶劣自然环境也给后勤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好不容易熬过冰天雪地的冬季,夏天又遭遇了特大洪灾,公路桥梁被冲垮,无数的军需用品被冲走,工兵部队的抢修根本赶不上进度,于是二线兵团乃至后勤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都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中。在与大自然恶斗的过程中,美军的轰炸机并没有停歇,美军出动了8万余架次的飞机,以平均每天三千架的频率,对我后方补给战线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在长达公里的运输线上,平均每一两公里我军就设置一个防空哨兵,在运输线上担任防空侦察任务的兵力就多达1.26万人。高炮部队在火力占劣势的情况下,平均每月击落敌军飞机60架,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美军飞机不可一世的锐气。

顶着敌军的轰炸,恶劣的气候条件反而成了我军的掩护,我机智的后勤部队采取架桥、浮桥等多种方式与敌军周旋,硬是在不可能的环境下,完成了公里补给线路的修复,搭建桥梁涵洞1余座,人造隐蔽处多处,在美军飞机的眼皮底线,恢复了对前线的补给。连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都不得不承认,虽然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但仍然没能完全阻断 的供应,评价 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同时,逐渐适应了朝鲜战场的我 指战员,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不仅广泛采集野菜,也开展了养猪、种植蔬菜、做豆腐、生豆芽等活动,到年,我军前线部队共种植蔬菜27.6万亩,收获万公斤,采集野菜万公斤,极大地缓解了粮食紧张问题。

在围绕 的反复拉锯过程中,我军挖掘了大量的坑道,就近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为后期战役的僵持,预先做好了准备。到年,我军在朝鲜战场储备粮食近25万吨,基本保证按标准供给可供全军食用8个月,前线部队坑道储粮也能达到两个月以上的供应量,作战干粮常备十天以上,保证了部队充足的战斗力。

在基本温饱得以解约的前提下, 后勤体系结合各部队特点,建立了符合来自五湖四海口味的军粮结构,粮食和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对于士兵日常饮食进行调剂,同时鼓励各部队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增加品种,在重要节日期间,我军指战员也能吃到 的节日美食。年,我军前线部队的早餐,已经能够保证豆浆油条的供应,中晚餐两菜一汤,战士们的营养跟上了,身体状况大为好转,非战斗减员大幅度减少。部队士气高涨,战斗力加强。

回顾入朝作战的三个春节,可以看出我军后勤保障能力的逐步提高。

年春节,正值第三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交叉,后勤部队克服困难,从国内运送了少量鱼、肉、烟酒,士兵们对于祖国运来的过节慰问品,殊为珍惜,将写着“中国制造”的糖果收藏在贴身口袋中舍不得吃,有的直至牺牲。当时连队给每个班发了一些罐头,年夜饭就是在防空洞中,就着罐头、鸡蛋、咸菜,以班为单位度过的。

年春节, 进入阵地战阶段,前线部队在坑道中度过的春节。当时,已经可以在油灯下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虽然前线的军粮供应比之前好了很多,但还不是很宽裕,官兵们能吃上一顿饺子,就心满意足了。这些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可以也凝结着运输部队的血与泪。

到年春节,祖国人民早早就把年货和慰问信送到了前线,我军前线部队粮食供应充足,甚至地方特产的吃食都出现在了坑道中。据资料显示,这一年我军过春节的供应标准是,每人10斤猪肉,8斤鲜鱼,另有花生、鸡蛋、蘑菇、白菜、萝卜、粉条、苹果、鸭梨若干,每人还发了一斤半水果糖。可以说,美军士兵能够享受到的, 战士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当时战场的形势还非常紧张,春节期间依然持续发生战斗,有部队的炊事班在烹制年夜饭时遭到敌军飞机袭击,英勇牺牲,临时组织的炊事班接过战斗的锅铲,忍着悲痛,让战友们吃上了猪肉炖粉条。战士们含泪吃完了战友的生命换来的年夜饭,在前线展开了杀敌大竞赛活动,狠狠教训了美军。

可以说,抗美援朝战斗中,我军后勤补给战线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也给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了一个醒,从年开始,总后勤部开始研发现代化的野战军粮。,结合 中的炒面,辅以压缩技术,开发出了新 代压缩军粮,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压缩饼干。

到0年左右,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我军军粮的发展进入高速期。军粮压缩技术与太空技术的结合,使得我军军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大批真空耐热包装的成品菜进入军粮序列,不仅在压缩干粮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加入了自热食物和软包装罐头的要素,09式自热食物能够让士兵随时随地利用水源就地准备一顿热饭。同时我军注重营养配比,加快推进野战食堂的技术开发,我们在电视上能够看到的炊事班停车支灶,短时间内制作一顿色香味俱佳的野战军粮的场景,如果应用在实战,一定会极大提高我军的野战作战能力。

和平来之不易,为了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我们的先辈在各条战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央前阶段提出杜绝浪费的倡议,面对过往的历史,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