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看到今日的乌克兰,更加

“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是看到了乌克兰的现状后,不少中国人发自肺腑的感慨。

家国今日的和平,离不开毛主席等开国元勋的运筹帷幄和高瞻远瞩。曾几何时,美帝的尖刀也抵向了我们的咽喉,是毛主席等人昼夜不眠,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自主的康庄大道。

越了解我们走过的路,就越深刻认识到走独立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也越敬佩毛主席的睿智和谋略。

一、刀尖起舞3年,新中国开局

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来自内外的挑战,若是能闯过去,那就是海阔天空,若是闯不过去,再想翻盘恐怕就会很难。清王朝没落后,中国上下满是疮痍,工业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几百年,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简直像是望洋兴叹。毫不夸张地说,这时的中国人要想站起来都难,更何况还要崛起?

二战接近尾声时,美国、苏联和英国成为世界“三巨头”,经过一番商谈,未来全球由美、苏称霸的格局基本确定。但是美国虽然在东亚战场节节胜利,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以至于罗斯福迫切地希望苏联能够参战,尽快让日本投降,也好减少美军伤亡。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美苏在签订《雅尔塔协定》前一天达成协议,苏联派兵的条件是,获得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承认外蒙古独立现状,获得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等岛……剩下的就需要劝说中国来接受了。

其实就在这时,美苏两国就已经确定了对中国的瓜分,一个是长城以南,另一个是长城以北。并且他们还选择了蒋介石当做自己的傀儡,美苏需要的也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中国。

蒋介石为了获得斯大林的支持,一面与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一面又签了《中苏友好同盟协约》,蒋氏在我方承诺减少军队的同时,也把外蒙古卖给了苏联。

毛主席已经看透了美、苏、蒋各自的阴谋。年6月,当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露出獠牙时,毛主席命令全军拿起枪杆子开始了解放战争,局势转变之快无人能料,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解放军就已经占据了战争优势。

当时,美苏正被“柏林危机”所困,也无法为中国内战注入太多精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美苏回过神以后,斯大林为保住自己在长江以北的“势力”,便给毛主席发出电报,大致意思就是劝告不要再过长江。

美国对蒋氏集团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本定好的长城界,现在要改为了长江界。

但中国的命运从来不被外部势力主宰!毛主席是 的执行者。

年元旦,毛主席在新年献词中指明了中国要想独立、民主与和平的道路——将革命进行到底!

过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挺进长江以南,就是这么硬气!渡江战役结束后,我党开始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那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在刀尖上起舞3年,终于摆脱了成为美、苏殖民地的命运,迎来开局。

二、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军威

迎来新生命的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关键一点就是如何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立国”。

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他一直心念着能够找个合适的机会,重新与斯大林签订中苏条约,上文已经提到,蒋介石签订的那份条约与把东北卖了没什么分别,可以说整个长城以北都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并且他们还在旅顺部署了陆海空军。

毛主席下决心要谈,因为这关乎国家百年命运。但是当毛主席张口时,斯大林丝毫没有更改条约的意思,谈判一筹莫展。但也正在此时,失去了东亚地盘的美国为拉拢新中国,开始释放信号。

得知消息的斯大林在慌忙之中,又被毛主席拉上了谈判场。经过一番较量,中国终于收回了在东北的五项权益,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世。

没想到年夏天,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直接出兵干涉,把刀尖直抵我们的咽喉,中国人民刚刚翻了身,美帝就要把大炮架到我大东北的门口。

毛主席连日无法入眠,可以说日夜都在纠结这三点:一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去挑战西方一霸美国,是否有赢的把握;二是刚布置完恢复与建设国民经济的任务还能否继续完成;三是会不会让战争扩大,以至于引来第三次世界大战。

他深思熟虑天以后,得出了一条结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 ,拉开 的序幕。

而这一举动,实打实地惊了美国和苏联——穷得叮当响的新中国靠什么去打这一仗?

清长之战(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以 的胜利结束,美国的认知被刷新,斯大林流下了泪水。新中国的军队用自己的决心和实力赢得了盟友支持。苏联开始无偿向 赠送战机、空军师以及先进的作战装备。

捷报频频传来,苏联也放心地加大了支援力度, 结束前,苏联还同意助中国工业化进程一臂之力,“项工程”最为经典,在苏联的技术、图纸和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奠定了初步工农业化的基础。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刚成立的新中国还没来得及发展,经济水平与清王朝几乎就在同一水平线上。

之后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历程,在人类历史上都是 。而这个 是 战士们用钢铁之躯和不屈意志换来的。

经历过 ,世界都重新审视了这个东方大国。中国经历百年屈辱后 次主动出击并赢得巨大的胜利,这一逆风翻盘就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多年后,毛主席对基辛格说起抗美援朝仍十分肯定:“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好,好得很。”

三、原子弹问世,实现国防独立自主

“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是《国际歌》中的话,这一真谛被毛主席运用到了治国的方方面面。

抗美援朝让中国人树立起自信,同时也让中国人更加具备忧患意识,也更加明白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逐步提出了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思想。也是从那时,新中国国防水平开始起步。在那个重点建设的项目中,国防工业占比高达27%。

毛主席不仅嘱咐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提出了发展原则能事业、研制核武器、搞出人造卫星等一系列国防 武器的设想。

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很给力,诸如钱学森、钱三强等人纷纷回到国内,为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去居里实验室学习的 个中国人杨承宗博士毕业后准备回国,就在启程前,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约里奥·居里认真地请他转告毛主席:

“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

实力才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的后盾。 时,美国仗着我们无核防身,就多次进行“核威慑”。

为了保卫国家,在戈壁沙漠之中,众多科研人员拼了命地搞原子弹。年,苏联撕毁合同、撤了专家,让中国刚起步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遭到了“当头棒喝”。

毛主席以极大的魄力,告诉大家:“要下决心,高 技术。”

科研人员过着“”的生活:每月26斤粮食,每餐吃一个馒头或者粗窝头,1毛钱的干菜汤。大家就是攥着一股劲儿,不把原子弹搞出来决不罢休!

陆光达教授同中国科学家们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计算参数,他坚定地说,就算是用算盘打,也要把它打出来!后来大家都说,中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就是用算盘打出来的。

内部有压力,外部也有阻力。美国得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消息,多次列出遏制计划,甚至还想鼓励印度发展核武器,从而来与中国抗衡。

美国因害怕承担扩散核武器的责任而打消了这一想法,又加上肯尼迪被刺身亡,约翰逊为了在大选中好好表现,就把毁坏中国核基地的方案搁置了。

关于原子弹的爆炸时间,毛主席指出:原子弹是吓唬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

年10月16日下午,主控制站的技术人员按下了决定历史的电钮。毫不夸张的说,从这一天起,中国的历史要分成两段来写。

随后,中国人民边走边跑,搞出了氢弹、核潜艇、人造卫星、东风导弹……

我们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但我们也知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面对美国、苏联的卡脖子行为,我们自力更生,一步步实现了国防独立自主。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另一端,回望新中国走过的道路,就更明白今日和平的珍贵,也更佩服毛主席的睿智,他为中国设计的蓝图,至今仍有着现实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