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彭德怀接受了年轻女孩共舞的邀请,
年,在抗美援朝庆功宴上,彭德怀婉拒了所有邀请,竟拉起一个女孩的手步入舞池,这一幕却看哭了所有战士。
只因这个小女孩太像一个人了,尤其是她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和文工团晓燕一个样儿。
看着彭老总和女孩,一老一少在舞池中牵着手慢慢走,战士们感觉人美歌甜的晓燕又回来了!
当初晓燕被选入 文工团时,全校师生都羡慕得不行,为她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会,希望她到了朝鲜战场,尽全力为战士们带去温暖与力量。
就这样,这个16岁的北京姑娘,带着众人的重托,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了。
在坑道里,只要这个脖子上系着红色薄围巾的姑娘一唱起来,战士们就好像忘记了战争的苦痛,一脸岁月静好地沉浸在歌声中,忘记了打拍子和鼓掌,搞得晓燕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唱得不好。
但当晓燕二胡拉完了,曲子唱尽了,立马就掌声雷动,她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歌声,舒缓了战士们压抑的内心,以至于他们忘我了。
每天跟着战士们行军,晓燕目睹了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她便用心记录下每个重要瞬间,还将英雄事迹编成歌,唱给战士们听。
一次,她唱起了自己编词作曲的《歌唱英雄刘光子》,其他战士都觉得她不仅歌词写得好,还唱得激昂澎湃。
只有刘光子本人不这样认为,他起身说了句“不好!哪里好了”,就转身离开了,留下大伙儿面面相觑。
晓燕愣了一下,但并没生气,而是主动去找刘光子,虚心征求他的修改意见,并将“过分煽情、夸大事实”等意见一条条记在日记本上。
几天后,她将改好了词,重编曲调的曲子,再次唱给大家听,这回不只是战士们纷纷站起来鼓掌,就连抗战英雄刘光子也为她举起了大拇指。
渐渐地,晓燕成了战士们的精神支柱,只要有她的地方,就有振奋人心的歌声,就有无尽的希望与无穷的力量。
为了护着她的嗓子,部队特意给她买了条厚厚的红色毛线围巾,但她并没有戴。虽然她小小年纪,却懂得不能搞特殊化,毕竟战士们都还光着脖颈在冰天雪地里作战。
后来,随文工团去朝鲜一个村庄演出时,听说一位即将生产的朝鲜大嫂,丈夫在前线,独自在家。晓燕主动去照顾她,便将那条舍不得戴的围巾给拆了,织了一件毛衣送给大嫂。
朝鲜乡亲们对这个中国小姑娘,也是喜欢得不得了,尤其是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总是让人忘不了!
年7月26日晚,也就是 停战协定正式签字的前一晚,晓燕和朝鲜老乡们在一起庆祝,给她们唱朝鲜语的《春之歌》。
突然,美军战机在空中盘旋而来,巨大的轰鸣声压住了晓燕响亮的歌声,放松警惕的人们慌了神,开始四处逃散。
在此危急之时,晓燕高声大喊:“乡亲们,别乱跑!快进防空洞!”
为了引开美军战机,给乡亲们争取逃生时间。晓燕一边喊着,一边跑向开阔的地方,并高高举起总系在脖子上的那条红色薄围巾。
这时,美军战机发疯了似地向这团红色俯冲,不断投下炸弹,晓燕不幸地受伤了。但她仍没停下来,而是拖着长长的血痕继续前行,直到一颗弹炸中了她,她紧握手中的红色薄围巾,随着气浪在空中飞舞了起来。
而这个用歌声洗涤了无数心灵的文工团女战士,却永远地倒在了抗美援朝胜利的前一夜。但在生命的 一刻,她依旧坚守者作为一个 战士的责任。
直到27日当晚10点整,双方阵地上才彻底停了火,寂静一瞬之后,士兵们纷纷从战壕中探出脑袋,随即相拥在一起,欢呼不止。
在随后的庆祝晚会上,有人邀请彭老总跳舞放松放松,他摆摆手说自己不会。不一会儿,有个小女孩走上前邀请彭老总,他一愣,这姑娘的眼睛太像文工团晓燕的了,又大又亮。
只见彭老总起了身,慈爱地对她说:“孩子,我拉着你,咱们就走一圈吧!”
此刻的舞池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将军拉着一个小姑娘的手,走得很慢很慢。所有人却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想到了晓燕,默默地流下泪来。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民 阵亡人数多达36万以上,就是因为无数晓燕们的牺牲,才保卫了我们的家国,就像《中国人民 战歌》所唱:“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正是这些中国好儿女不怕牺牲,才打败了美帝野心狼,粉碎了西方侵略者试图在东方海岸架上几尊大炮,就妄想霸占一个国家的百年美梦,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