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了的常识,万里长城远比想象中要长
倘若问一名中国人,中国最为著名的建筑是什么,颐和园?紫禁城?万里长城?答案可能有很多个,但是长城一定是这众多答案当中的一个。
从小学接触课本的时候开始,学的课文当中便告诉我们,如果在太空当中遥望地球,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伟大建筑物有两个,一个是古埃及金字塔,另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虽然很多人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长城的伟大毋庸置疑。
官方普遍的说法,长城东起渤海,西到甘肃嘉峪关,该说法主要是根据明朝所修建的长城而来,明朝至今尚不遥远,山海关、嘉峪关这两个长城的两端到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它们气势磅礴的身影。
明长城近代学者经过考证后认为,长城的东端可能并不是山海关,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到达辽东鸭绿江畔,只不过由于这段长城修筑较为简陋,加上明末战火的损坏,到现在已经看不出样子了。
按照这种说法,长城长度达到六千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但是,这很可能并不是长城真正的长度!
众所周知,长城是我们祖先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建立的防御建筑,北方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擅长骑射,在马背上来去如风,在缺少度过寒冬的食物、衣物的时候,就会南下抢掠相对富足的中原地区。
早在战国时期,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略,燕国、赵国、秦国等都在北方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长城。比如燕国所建立的长城,被后人称之为易水城,其长度大概在多公里。
秦始皇在战国各国的基础上,将不同区域的长城连接起来,从此,一个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始皇帝所建立的大秦帝国的覆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徭役繁重,修长城。
秦长城秦朝以后,各朝各代都不同程度上对长城进行修复,大一统国家,且面临较大外患的朝代,修长城的次数最多。比如汉朝,从建立之初就饱受北方匈奴的侵扰,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妄图驱逐匈奴,却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弹尽粮绝,靠着阴谋诡计才得以从围困当中逃脱。见识到双方的实力对比后,汉高祖刘邦乃至后面的几代帝王,都暂时对匈奴隐忍,通过送财物、和亲来换取和平,但是匈奴依然会时不时南下烧杀抢掠。直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才将匈奴重创!
汉朝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对长城的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在击退匈奴的同时,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战果,将长城向西修建,向北推移,经过河西走廊,一直修建到在遥远西域的罗布泊。
汉长城遗址因此,长城的长度远远不止我们所认为的万里,而是东起辽东,西至罗布泊,其长度大概有两万里!
朝代兴衰,岁月无情,无论是多么伟大的建筑,都要承受光阴的侵蚀,后来的朝代难有可以匹敌强汉者,后来的长城也难以达到汉朝的规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