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朝鲜,一场我们需要铭记的战争
打,一定要打。对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保家卫国,那是必须要出兵的!
年8月27日,鸭绿江边中国临安城,四架飞机从对岸的朝鲜上空飞过来。突然俯冲向地面,机翼下的枪管冒出阵阵火光,美国飞机开始扫射。
同天,辑安和安东,十三架美军飞机侵入中国领空扫射,居民死伤二十三人。
两天后,四架美国P-51战斗机扫射鸭绿江上中国渔船,十一名中国渔民血染鸭绿江。美国已经将战火烧向了中国!肆无忌惮,对于中国是否出兵没有了顾忌!
然而,对于新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这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毛泽东当然知道,将失一令,军破身死。
毛泽东深深地明白,中国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千疮百孔。新中国成立才一年,百废待兴,堆积如山的问题都急需解决。
打,打得赢吗?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开战,胜算有多大?台湾岛的国民党还虎视眈眈了。
不打,朝鲜必定会败。东北方必定被打开一个缺口,美国人和李承晚必定重兵囤积,以后的日子有的折腾。
此时毛泽东陷入了纠结和痛苦的状态,身上的压力太大了,整夜不能入眠,两三个小时就要清理一次烟灰缸。
美国空海军不断挑衅,纵使我们不打,只怕日后美国也不会善罢甘休。年的卢沟桥事变就是例子,帝国主义要打仗还要找理由吗?
这天晚上,毛泽东起身走出菊香书屋,星空晴朗,是时候要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保卫自己的角度上,中国没有理由不出兵。
历史上,唐高宗曾经援朝抗日,明神宗也知道援朝抗日,唇亡齿寒的道理历历在目。
大不了,重新再来!毛泽东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朝鲜!
终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军肩并肩,共同抵抗联合国军队的侵略。
……三年后。
年7月27日9时,板门店,二百多名记者和“联合国军”官们瞪大了眼睛,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一夜的功夫,昨天谈判使用的帐篷变成了一座宏大的木制大厅,朝鲜风格的大厅庄重典雅。
许多记者都翘指称赞,共产党人厉害,办事效率真高。
听着这些议论,美国代表们只能摇摇头,战争失败的某些原因或许就藏在里面。
双方代表团的设施和用品,除了摆放方向不同,全部都是对称的,分毫不差,似乎说明这场战争的结局,但实际的战局大家心知肚明。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桌就在大厅中央,由两张长方形大会议桌并列组成。西边桌子上挂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东边桌子上挂着联合国旗。
会议桌中间是一张方桌,置放十八份签字文本。
9时30分,双方八名臂佩袖章的安全军官,正步进入大厅,各自的皮鞋把木地板蹬得咚咚响。
10时,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并肩从南门进入大厅各自就座。
一片寂静,十分钟内,只听到现场签字的沙沙声,双方签好了十八本《停战协定》。只是,南朝鲜人没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然后,南日和哈里逊各自带回对方的九本《停战协定》交由本方司令官签字。这是防止李承晚破坏签署仪式,采取的稳妥方式。
10分钟后,签字双方退出战场。此时金城战场依然战火纷飞,因为停战协定还要再过十二个小时才能生效。
终于,经过五次大型战役,8次大规模惨烈的战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垂下了高昂的头,志愿军打出了我们的铮铮铁骨,洗刷了我们的百年耻辱!
这场令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颤的战争,彻底颠覆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因为,我们才是那场战争真正的主角和胜利者!
“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要想被人看得起,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勇气和热血,在那个困难的时代,我们有精神,我们有信仰。这是我们战胜美国的法宝。
“真的,不是我写得好,而是先辈们打得好!”
抗美援朝打出了70年的和平,在那个艰难的时候,志愿军战士和指战员克服一切困难,耗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丝力气也要打垮敌人,这样的军队哪有不胜的道理。
在西方各类著作和传记中,从不同的视角记叙朝鲜战争和中国人在那场战争中的壮举。据统计,有三万多种。
《决战朝鲜》一书以翔实的史料、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画卷。
本书写出了这些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英雄是一种习惯。让我们了解了在那个时代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决战朝鲜》参考了大量著作和各种历史图书,这种认真再现历史构建,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值得令人钦佩的。
这是一本让人过目难忘的书,也是一本让我们了解战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书。
多少年后,我们及后人还会去铭记那场战争,因为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铭记历史,才能警示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