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观电视剧跨过鸭绿
刘新福
年新年伊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 及 的电视剧《 》,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该剧场面之宏大、制作之精良、演员阵容之强大前所未有。每一集都让我热血沸腾、热泪滚滚,经受一次心灵洗礼,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教育。
反映 题材的影视剧看过不少,如《英雄儿女》《奇袭》《上甘岭》等。它们通过不同的战争场景,反映和讴歌 中涌现出来的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是,《 》更真实地再现了抗美援朝从伟人最初决策到 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的整个过程。
该剧大气磅礴,气贯长虹。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再现了70年前那场伟大的、波澜壮阔的 。剧中人物从军委主席,到千千万万的 将士,个个形象鲜活。那些叫不上姓名的普普通通的战士,纯朴善良,英勇顽强,为了祖国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视死如归。一个叫马金虎的战士,为了给坚守上甘岭坑道的战友送一个苹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画面虽然不算壮烈,可他倒下的那一瞬间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还有那个叫“小豆包”的战士,在零下几十度的夜晚,脱下自己的上衣包裹着自己的钢枪,他把钢枪真的当成了自己的第二生命,宁愿自己冻伤也不让自己的钢枪冻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带领全连战友身着单衣,坚持在零下40摄氏度的酷寒冬夜里,啃着比手榴弹还硬的土豆,与兄弟部队一起在盖马高原潜伏6天6夜,硬是让强敌寸步难行。如果不是奉命堵截美军的 第团五连多名战士被冻成冰雕,美军 陆军 师必将在 上全军覆没。在美军看来,中国人民 就是神兵天将,是外星超人。当他们冲上阵地看到冻成冰雕仍成战斗姿态的 战士时,也不得不举起右手向他们致敬。
之战与上甘岭坑道防御战,只是 中两个较为突出的战例,从年10月25日开始 次战役,至年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 有19.7万多名 战士壮烈牺牲。
第二次战役中, 38军师奉命奔袭三所里,全师官兵经过14个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当先头团先于敌人到达三所里时,邓华副司令员高喊:“这真是奇迹,这真是奇迹!”师的将士靠着双脚,在崎岖的山路上边打边行军,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硬是像钢钉一样,把美二师、二十师,美骑一师等,牢牢地卡在三所里不能前进半步。疯狂逃命的敌人一个炮兵营22分钟内发射了发炮弹,创造了每分钟单炮射弹的世界纪录。美国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 总能顶得住、打不垮,并能很快投入激烈的战斗。
《 》在大量史实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 的全过程。无论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连眨一下眼睛都不忍,生怕漏掉每一个镜头。我常常一边观看一边在想:这场战争过去70年了,为什么还如此震撼人心?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无论从哪个方面考量皆无法出兵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抗衡。可是,毛泽东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定,并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前线。试想,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样的统帅,又有哪个国家的士兵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一道摧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长城!毛主席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即发过这样豪迈的誓言:“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的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意志与决心,捍卫了国家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打出了国威、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通过与世界上头号强国殊死较量,完全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 、没有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更不会有后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央视开年推出大型电视连续剧《 》,其意义就在于新的历史时期,仍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爱国主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无论你工作奋战在哪里,无论你是哪个界别,爱国、奋斗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