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歼敌15万余人,其中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原定围歼南朝鲜几个师,实际毙、伤、俘敌军1.5万余人。为什么没有完成预定围歼目标?
年10月24日,麦克阿瑟取消朝中边境40英里内不得使用非朝鲜部队限制,要求所有部队快速推进,直指鸭绿江和图们江。
麦克阿瑟的意思是迅速占领边界要点,封锁边境,阻止中苏两国可能对朝鲜的出兵援助,然后再回过头来剿灭内地的朝鲜人民军。
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联合国军加快了进军边境的速度,分兵挺进。
10月25日,美第8集团军部队已在清川江以北地区全面展开向朝中边境推进的态势。其中:
南朝鲜第6师进占熙川后转向西北,向温井、桧木洞、楚山方向推进。
南朝鲜第8师则进至德川以东地区后,向熙川、江界方向挺进。
南朝鲜第1师则从龙山洞向云山、泰川方向推进。南朝鲜第7师位于江东,顺川间。
英军27旅和紧随其后的美第24师,则经新安州渡过清川江后向新义州方向推进。
此时,联合国军先头部队南朝鲜第6师和第8师已经开始威胁到志愿军渡江点和后方交通线。
根据战场情况,我志愿军调整作战部署,制定了诱敌深入围歼南朝鲜第1,第6,第8师的作战方案。
当天(10月25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南朝鲜第1师第15团,在美军配属的坦克掩护下,到达了云山城北玉女峰、朝阳洞一线,已先敌占领高地的志愿军师团突然开火对其给予了痛击。
这是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的第一枪,也是一场阻击战,目的是阻敌进军温井,保障我军主力随后在温井方向的作战。
玉女峰、朝阳洞遭遇战开战后不到两小时,南朝鲜第6师第2团在从温井出发到达两水洞附近时,又遭遇了我志愿军师主力的伏击。经过5小时激战,南朝鲜第6师第2团第3营及一个炮兵中队被歼灭。
这是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但此时的形势对我志愿军最初以一战聚歼南朝鲜几个师的部署并不乐观。
在我志愿军两个师接敌开战后,联合国军总部收到了“一个新的对手已确凿无疑参战”的电报,但仍然认为“没有迹象表明中共方已开始动用大批整建制部队对朝鲜进行公开的干涉”,于是继续分兵冒进。
这种情况本来有利于志愿军各个歼灭,但志愿军只能在难民拥挤的山路上夜间开进,人马堵塞,前进速度较慢。而且朝鲜北部多为险峻山区,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志愿军难以按计划完成战役展开并以一战聚歼敌军几个师。
为此,志愿军及时调整部署,改变原定围歼南朝鲜军几个师的目标,决定“在第一战役中数个战斗歼灭敌军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
按照最新部署,志愿军先后取得了两水洞战斗,龟头洞战斗,龙谷洞战斗,云山战斗的胜利。
在云山战斗刚刚发起的11月1日晚,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见势不妙,下令清川江以北的第8集团军部队全线后撤。
沃克希望依托清川江天险在南岸展开部队,建立纵深阵地,以稳住阵脚,准备反攻。
11月3日凌晨,志愿军总部发现了沃克全线后撤的意图,决定“立即采取一切方法,迅速抓住敌人,不让敌人逃脱我之铁拳打击,全部彻底歼灭于我有利地区。”
志愿军开始转入追歼作战。至11月4日晚,西线战场志愿军已全线进至清川江北岸。美第8集团军除少数部队扼守江北桥头堡阵地外,其主力部队已全部撤退至清川江南岸,并构筑了新的防线。
11月5日9时,西线各军领命停止进攻,胜利完成了第一次战役的西线作战。
在西线作战取得胜利的同时,东线黄草岭地区担负阻击任务的第42军在朝鲜人民军一部的协同配合下,与美军和南朝鲜军队连续作战10余天,粉碎了敌迂回江界的企图,有力配合了西线作战。
11月7日,42军主动撤离黄草岭阵地,胜利完成了第一次战役的东线阻击作战。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2个团又5个营,击溃3个团又12个营,毙、伤、俘敌1.5万余人。其中:美军人,其它外国部队人,南朝鲜军人。
而我志愿军共死亡、负伤、失踪等计人。
这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做好参战准备情况下的遭遇战。
当时,我军武器装备状况极差,没有空军掩护,没有坦克装备,炮兵数量不多,更缺乏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且物资补给运输极为困难。
在如此难难的情况下,志愿军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部署,采取了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方针,从而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了清川江及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于“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同时,我志愿军也取得了与美军和南朝鲜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为今后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