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究竟有多猛敌人误以为是原子弹,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面临的不是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是一个无比严峻、处处充满危机的世界。朝鲜内战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很快越过了 ,甚至威胁到了我国的边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兵保家卫国迫在眉睫。于是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 ”的歌声, 战士奔赴朝鲜战场。建国之初,我军可以说还是一支一穷二白的军队,很多武器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利品,而面对的敌人却是当时世界上装备 的美军,在火力上我们远远不足以和敌人抗衡。
不过, 中我们也曾经火力压制过不可一世的美军,是因为 得到了一样威力强大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这种苏联援助的武器究竟有多猛呢?它是 胜过美国的地面武器,在我们使用它对敌人进行狂轰滥炸之后,敌人竟然误以为这是原子弹!
喀秋莎是二战时期苏联研制的一种火箭炮,正式的型号名称是BM-13,但是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它的型号是保密的,车身上只有代表着生产厂家的“K”字母标记,于是被苏联军人们称为“喀秋莎”。从问世开始,这种火箭炮就以威力强大而著称,还有个外号叫“斯大林的管风琴”。
中,美军向来以重火力著称,这让装备较为落后的 大感恼火。但是喀秋莎的到来让 看到了复仇的机会, 次使用这种武器,就用二十余门喀秋莎歼灭了美军的两个营,堪称是一次扬眉吐气的胜利, 也 次感受到了火力压制的感觉。
在当时的世界上,威力最强的武器就要数原子弹了。一些在喀秋莎的炮火下侥幸存活下来的美军士兵,甚至惊恐地称 使用了原子弹,虽然是夸张了,但是也能够看出来喀秋莎给予了美军多么大的震撼。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中最为艰苦激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将自己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甘岭战役开始之后,15军军长秦基伟向洪学智副司令员报告战况,洪学智将军问他要什么支援,秦基伟军长毫不犹豫地说要喀秋莎火箭炮。于是装备了24门喀秋莎的炮兵团来到了上甘岭作战,基本上只要一轮炮火猛轰下去,美军的阵地就没有活人,足以见得威力。战役结束之后,团还获得了一面写着“百花齐放,震破敌胆,战士 你,敌人最怕你!”的锦旗。
当我们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再放眼未来时可以发现,如今的中国军队已经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会受到敌人的火力压制了,我们已经是世界上军事实力前三的国家,拥有 的武器装备。但是在今天我们依旧不能够忘记,曾经的中国军人是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保卫了祖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