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乔羽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怀一条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易国祥
著名词作家乔羽于6月19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乔羽,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词作家、剧作家。他是著名歌曲《我的祖国》的词作者。
如我一样经历的许多国人,熟悉并会唱乔羽写的这首歌,一般比知道他的大名要早。而传唱时间最久远的乔羽作品,《我的祖国》是其中之一。乔羽先生的去世,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与这首歌相关的人生经历。
电影《上甘岭》是在我年入伍后在部队看的。如果说女卫生员王兰是上甘岭坑道里的一枝花,那么,歌曲《我的祖国》犹如这部电影的灵魂。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歌曲,无疑是将我由老百姓变成合格军人,并涵养我作为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最生动的教材。从此,《我的祖国》的旋律就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乔羽老先生,但我却见到《我的祖国》的原唱歌唱家郭兰英。年3月,我所在部队参加自卫还击作战凯旋回到广西边境,郭兰英作为中央慰问团成员,为我部现场演唱三首歌曲,其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祖国》。为祖国而战,胜利回到祖国,现场听到这首歌,“我和我的祖国”,血浓于水,不可分割,此刻是如此的深切而又感动。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喜欢这首歌,并不代表我们懂得作品的艺术造诣。因为不懂,第一次读到这句歌词,我就有一种直觉,这写的就是长江。我的逻辑是,大河,无非长江、黄河,而种稻的当然是长江两岸。后来才知道,最先的歌词写的就是长江。而改成“一条大河”,艺术效果证明是神来之笔。以至于我不论是身处在河南的黄河、江西的赣江、福建的闽江,唱起《我的祖国》,哪个岸边都是我的家乡。但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怀“一条大河”所指的长江。当初没有想到,30岁之后,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紧贴在长江中游的南岸。
《我的祖国》让我记住了《上甘岭》,记住了立国之战抗美援朝。告别军营30多年,直到离开职场,仿佛是这首歌的召唤,我来到鸭绿江边,进入朝鲜腹地,在板门店,在中朝友谊纪念塔,凭吊黄继光、杨根思,怀想上甘岭,也眺望 。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在“一条大河”边,我用业余笔尖跟着昏花的眼神,走过了老部队9兵团当年从江南水乡出发,挺进 战场的每一天、每一仗,灵魂深处接受了一场冰与火的洗礼。
当战场的硝烟散去久远,当《我的祖国》已成经典,我们普通人才可能有机会稍微抵近并仰望经典的创作者。可是,明明是一件价值极高的艺术精品,乔羽却说,“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难怪他曾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这其中”玩土气“的艺术性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诠释,但我们懂得,《我的祖国》语言平白如话,朴素精练,情感真挚,极易于传唱,这不正是乔羽本身具有大地一样淳朴和赤子之心的人格反映吗?
《我的祖国》抒发了前线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60多年过去,它的魅力仍然不减。今后再听或者唱这首歌,我们会多一缕思念的情感,那就是无限感怀乔羽为我们留下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为了“我的祖国”,我们更要铭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刀枪”。惟如此,我们才不负乔羽当初创作的初心,无愧于作品寄予我们的期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