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志愿军战士因爱上朝鲜姑娘,选择加
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陆续撤离出朝鲜,身为志愿军的王兴复却高兴不起来。战争已经结束,而他却有些不想离开朝鲜。
此刻,他的内心极度纠结,乡愁在他的心上缠绕,美丽的朝鲜姑娘在他的心尖舞蹈。姑娘慢慢走近他,伸手摸上他的脸:“留下来吧,就当是为了我。”
故乡和美人,他将如何选择?
一、抗美援朝志愿军
王兴复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认识几个字,读过一些名人著作,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在19岁时,美国的战斗机开到了朝鲜,王兴复自愿报名,作为一名战士上阵冲锋杀敌。
然而,他被编入了第四兵站,一个他在书上从未见过的连队。
与他想象中英勇杀敌的画面不同,战争期间,王兴复一直待在第四兵站,做着为前线输送军备,抢救伤员,招待其他部队的工作,是志愿军后勤部队的主力。
王兴复胸怀宽广,他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就算不在前线也努力奉献,全力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
志愿军在远离祖国的朝鲜战斗,即使是这样,军队上下仍然保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传统。
美国的狂轰滥炸将朝鲜的大部分城市夷为平地,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人民依旧自发地为志愿军提供后勤服务。
王兴复与吴玉实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
吴玉实一家六口人,两个哥哥上了战场便没了音讯,家里便剩下了四位女性:年迈的奶奶,病重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妹妹。
四口之家生存是困难的,尤其在战争中。一家的重担落在了17岁的吴玉实肩上。
王兴复记得很清楚,吴玉实一家不富有,省吃俭用下来的那一大箩筐全捐给了志愿军。吴玉实抱着妹妹,将那一箩筐郑重地递给了王兴复。
后来,王兴复问她为什么要捐那么多粮食,吴玉实不好意思的笑笑:“只是想求个安慰,希望哥哥能平安回来。”
遗憾的是,直到战争结束,吴玉实只等到了哥哥牺牲的消息。
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志愿军分批撤回国。伤员和前线战士最先回国,而大部分的后勤部队都收到了任务,基本都是最晚回国的批次,留在朝鲜帮助人民恢复基础生活,完善朝鲜农村的基础设施。
而王兴复正好就对接的就是吴玉实家。
从年到年,王兴复在方方面面都帮助了吴玉实一家,减轻了这个少女身上的重担。一直以来,王兴复都以哥哥的身份相称,他是真心觉得这个妹妹过的有些凄惨。而吴玉实,她从少女时期就与王兴复待在一起,王兴复强壮又靠谱,时间长了,难免对他产生了情愫。
渐渐地,王兴复开始觉得吴家妹妹长大了越来越出挑,他看着她有些忍不住脸红。
可是,年,最后一批撤回志愿军的文件下达,王兴复不得不离开。
吴玉实上有老下有小,平时都抽不开身,更不要说跟他回中国。
走之前,王兴复不抱有希望地向吴玉实表白了自己的心意,谁知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姑娘居然回答他:“你留下来,我们就结婚。”
二、为爱转入朝鲜国籍
吴玉实其实不相信王兴复会这么留下,王兴复却开始在琢磨办法。
于是,他向上级领导打了报告,表明自己与吴玉实的关系,并希望能留在朝鲜。他知道长期留在朝鲜需要朝鲜国籍,便主动要求退出中国国籍。领导听了很高兴,一拍手:“这不就是中朝友谊的证明吗!”
然而,即使王兴复退出了中国国籍,他的身份还是一名志愿军。志愿军明文有规定,战士不能与人民结婚。
不能为了一个人去改变规定,那就想其他的法子。
上级安排王兴复原地复员,卸下了志愿军的徽章,做回了一个普通人。军规自然拿普通人民没办法。
王兴复兴奋起来,通知下来之后马不停蹄去了吴玉实家,向她的母亲提亲。
吴玉实的母亲一口答应下来两人的婚事。虽然她不能下床,但是,这几年来,她看着两人干活闲聊时露出的笑脸,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唯一担忧的便是王兴复的去向,听闻他为了自己的女儿甚至更改了国籍,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脸色带着都红润了些。
志愿军在朝鲜人民眼里是英勇的化身,与志愿军结婚,吴玉实被全村人夸赞有福气。得知王兴复为了老婆留在朝鲜,他的战友们也来调侃他,但是,临走前很认真地祝福他们婚姻幸福。
志愿军撤回国后,文件到他们手里批准结婚时,已经是年。王兴复与吴玉实在村子里办了个简陋的婚礼,小两口过惯了苦日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吴玉实的母亲将她的手郑重地递给了王兴复,欣慰地笑了。没过几个月,吴玉实的母亲远离病痛,离开了人世。或许吴玉实最终找到了归宿,她也卸下了重担。
婚后,王兴复与吴玉实夫妻恩爱,没过多久就诞下一子。
王兴复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心中有了个计划。
朝鲜恢复发展后,王兴复报名参加了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平日里除了干活就是看书,吴玉实为了让他安心备考,揽下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王兴复没有辜负她,成为了他们村子里第一个老师。
王兴复虽然身在他乡,但他的志向从未改变。于是,他在村子里开设小学堂,教村子里的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传授他们心怀国家的道理。
在转入朝鲜国籍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基层默默的做着这一件事。
三、落叶当归根
吴玉实妹妹出嫁后,王兴复压抑了多年的思想情绪又被催生出来,他常常望着鸭绿江方向叹息,有时候还会哼唱当年人民群众送他们时唱的歌。
某一日,他在山头伫立远望时,吴玉实走到他的身边,用还不太标准的中文跟他说:“我们回到你的祖国去吧。”
王兴复看向吴玉实,她放弃了不熟练的中文,用母语温柔且坚定地告诉他:“妹妹出嫁后,我在这里就没了牵挂,你为了我远走他乡,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
这一刻,作为丈夫的他抱住吴玉实,眼含热泪地说了句谢谢。
第二天,王兴复就找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他有些忐忑,当年提出要退出中国国籍的也是他,国家发展起来后又转回国籍,难免叫人多想,谁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十分痛快地通过了他的申请,王兴复与吴玉实,及他们未来将要诞生的孩子,全部都转入了中国籍。
手续层层审核,直到七十年代末期,王兴复终于重新踏上了故土。踏上祖国的那一刻,他激动的热泪盈眶。
之后的日子里,王兴复在中国继续做着基层教师的工作,吴玉实则在家练习中文,做好贤妻良母的任务。
铁血男儿终有柔情,而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块,叫作家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