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回眸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1.《溪山无尽图》
▲金佚名《溪山无尽图》《溪山无尽图》绘重峦叠嶂、渔舟野渡之景。图中或水墨交融,氤氲淋漓;或万壑千峰,崖壁陡峭。全卷融合了荆浩、关仝、李成等名家的画技特色,诚如杨懋题跋所言:“得真山水之深趣,非当时名笔有大才者不能至此,不必问其谁何,可为神品。”
2.《江山行旅图》
▲金太古遗民《江山行旅图》《江山行旅图》绘山脉连绵起伏、山间流泉飞瀑之景。图中卷首村落店舍、行旅路人皆生动传神,中段巨石林木笔法超逸,卷尾山势开合、崖树萧瑟。有观点认为,该作款识“太古遗民”应表达了心系前朝的愿景,故画家或为居于北方的宋遗民,以画作寄寓其怀念前朝往事的落寞心情。
3.《神龟图》
▲金张珪《神龟图》《神龟图》是金人张珪的唯一传世画作,乃国家一级文物。图中神龟口吐祥云,云间托出一轮红日,日中隐现神秘字迹。背景则祥云翻卷,烟波万顷,混沌溟蒙。全图笔力精致,神气冲融,“允为高手之作”,堪称是“拱璧之珍的国宝”。
4.《崆峒问道图》
▲金杨世昌《崆峒问道图》《崆峒问道图》绘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之事,是杨世昌目前所知的唯一传世画迹,乃国家一级文物。关于杨世昌的身份,有北宋道人杨世昌与金人杨世昌两种说法。从该作以简洁的构图表现“崆峒问道”情状,并于细节中展现人物性情的能力来看,无论是哪一位杨世昌所作,都是一幅毋庸置疑的画史佳作,可谓“画师千古人,写此千古图”。
5.《竹雀双兔图》
▲辽佚名《竹雀双兔图》《竹雀双兔图》是辽宁沈阳叶茂台辽墓出土的两幅卷轴画之一,乃“国宝”级作品。画作绘郊野一角之景——麻雀栖于竹枝之上,蒲公英、地黄、白头翁花开正好,一对灰兔或啃食草叶,或细嗅微风。作为辽墓中首次发现的卷轴画之一,此图的自然清新之趣,与其所反映的辽代风俗文化,使其成为我国花鸟画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也为鉴定同类画作提供了可信的参照。
6.《深山会棋图》
▲辽佚名《深山会棋图》《深山会棋图》是辽宁沈阳叶茂台辽墓出土的两幅卷轴画之一,乃“国宝”级作品。图绘二人于深山之中对弈,一人携童子应约造访之景,故而又名“山弈候约图”。据专家判定,该图成于辽太宗会同三年至穆宗应历十八年(年到年),即五代入宋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全图不仅具有浓厚的山水情怀与神话色彩,而且呈现出唐至宋初山水画的笔墨趣味,为研究五代辽宋时期各民族间频繁而广泛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史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