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葫芦岛长城
春秋战同时代修筑的长城,南于时问已经跨越了两千多年,大部分遗迹已经消失不见,而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是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史学界公认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甚至这个观点被编入了教科书和《辞海》。这样,位于辽东的一段长城就给抛在了外面。
其实,在《明史·兵志》中早有明长城“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段守御”的记载。明朝政府不仅修筑了长城,而且还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守,于是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域,并在每一个区域都设置了总兵官,也称为“镇守”,因此九个长城防区,也被叫做“九边”“九镇”,分别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同原镇、甘肃镇。那么,后人为什么会把这么一段有史可查、有迹可循的长城给忽略不计了呢?这得说说有着“绿色长城”之称的清朝“柳条边”。
在东北起家的清朝皇帝入主中原以后,为了保护东北自己的这块“龙兴之地”,就在东北实行了一项长期的“封禁政策”。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百姓,特别是外族,随便进入“龙兴之地”从事采参、狩猎、放牧、农耕等活动,于是就修了一条禁区的界限。这条界限并不是国界,也不是为了防御外敌的工事,因此修建方法是:在平地上,每隔3—5米栽种一棵柳树,并用绳子编结在一起,同时再挖m一条深达2米的壕沟。因为是以柳树条当做边界,所以就被称为“柳条边”。为了因地制宜,清政府在第一次修“柳条边”时,大致是沿着明朝辽东镇长城的走向而修,甚至在山险地带,还充分利用长城城墙为界限。这样,清代的地图,当然会标注着“柳条边”这一条界限,而明朝所修的长城城墙,也成了清朝柳条边的边墙。久而久之,人们渐渐淡忘了辽东镇长城,后来就以讹传讹了。
位于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市,有着“关外第一市”之称,也是明朝所修长城分布较多的地区。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的锥子山上,有三条长城,宛如三条巨龙相互连接、缠绕,因此有“三龙聚首”之称。其中,向南、西方向各有一条长城起伏逶迤,均属蓟镇长城;而向东方蜿蜒的就是辽东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简称“辽东长城”,也叫“辽东边墙”。从锥子山下的吾名口起向东延伸,穿过葫芦岛市的绥中县;从六股河进入兴城市;再从兴城市元台子乡,进入连山区寺儿堡镇;然后,经过长岭山,上小虹螺山,再从南票区虹螺蚬镇毛家沟上子午山,向东蜿蜒而去,在辽西走廊与丘陵的结合部通过,一直向丹东市宽甸县鸭绿汀边的虎山蜿蜒而去。据《辽东志》《全辽志》中的记载推算,明辽东镇长城全长为公里,而在葫芦岛市境内的长度为公里。
在葫芦岛市连山区的小虹螺山南麓,有一个叫北山的小屯,北山屯是连山区塔山乡盘道沟村的一个自然屯。穿过北山屯,沿着一条小路往山里走,就会看到远处的山口东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方形建筑,这就是小虹螺山长城仅存的一座敌楼,当地人称“四方台”或“四方楼”,这是小虹螺山长城的代表性建筑。“四方台”平面呈方形,为两层敌楼。南侧开一个门两个箭窗,西侧两个箭窗,东侧一个箭窗,北侧有两个箭窗。驻守的士卒可达30余人。通道外窄内宽,进深7米有余,有一人多高,窄处不到2米,宽处将近3米,宽窄结合部可设移动障碍物。小虹螺山上的长城,始建于明朝正统七年(),到正统十一年()完工。
小虹螺山长城的城墙全长米,其中,人工墙体米,山险墙和劈山墙米。人工墙体是用人工采石砌筑,城墙的宽度和高度,是根据防御的部位和周边地形,差别较大,最宽处达7.4米,最窄处只有1.6米,最高的墙体超过7米,低的不过2米左右;山险墙,是以天然悬崖峭壁做墙体;劈山墙,是将陡峭的山体铲削后而形成的一道屏障。小虹螺山长城,人工墙体和山险各占了一半,充分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小虹螺山上的长城与在群山中连绵不断的绥中永安长城不同,它是存高山之巅时隐时现的长城。小虹螺山长城的烽火台,由东至西共有4座,分别坐落在半拉山、孤女坟山、盘道沟北沟屯西北小虹螺山支脉上。从现存遗址观察,都是圆形,烽火台的主体即台身已全部被毁,只保存基础和部分残高,底部直径最大的有17米多,小的也超过8米。从建筑材料看,都是毛石砌筑,其中,半拉山烽火台的台身用大块毛石包砌,白灰勾缝,中问填充碎石,其他都是用毛石十垒,在中问填充碎石。这几座烽火台都建存长城内侧,距长城最远的有米,最近的只有2米。台址都选择在附近比较高的地方,高程从米到米不等,站在其中一个烽火台上,都能看到相邻的两个烽火台,这是古代修筑烽火台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小虹螺山长城的防御和临近烽火台的值守,分属三个堡城,分别是长岭山堡城、椴木冲堡城和大兴堡城。三个堡城均属于第五级屯兵城。长岭山堡城,遗址在连山区塔山乡长岭山村,管辖西起海木沟山,东北至小虹螺山一段;椴木冲堡城,遗址在连山区塔山乡西堡子村,管辖西接长岭山堡城防界,东至小虹螺山山险一段;大兴堡城,遗址在南票区大兴乡大兴堡村,管辖西接椴木村堡城防界,向东经毛家沟山谷至植股山一段。三个堡城始建于明正统七年(),是和长城同时修筑的。城池均为方形,城墙高7—8米,砖石包砌,在南城墙开一个城门,城四角有圆形城台,城北有庙宇。如今这三个堡城都已荡然无存。当年,每个堡城驻扎的守军都不少于人,指挥官称“百户”,下设“总旗”“小旗”“台丁”,相当于现在部队的连、排、班建制。
小虹螺山上的长城共建有13座敌楼,其中有9座建在城墙内侧,有4座建在城墙外侧,这与明长城敌楼一般骑墙而建的原则有所不同。从现存遗址观察,这13座敌楼中,有12座用石头修筑并且已全部坍塌,只有那座当地人叫作“四方台”的敌楼,是用条石做基础,用青砖做墙体修筑而成的空心敌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