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最期待的新片,其实是这部
引子
昨天,战争片《 》宣布定档10月25号——没错,之前的传闻被证实了,只需要再等整一个月,就能看到。
看到定档, 感受是: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纷纷逃往年的当口,身为影迷,对国产电影的感情,一下子升温了不知多少个加号。
从8月底看到 张概念海报,再到昨天正式定档。对《 》的好奇与日俱增:
这个班底加上这个故事题材,国产战争片这次又会有怎样的惊喜?
细想后又觉得:
对我们观众,有优质新片看总是好事;对中国电影,这或许也会是电影工业积累经验实现进步升级的好机会。
不过,对我这个学历史出身的写字者,对《 》的期待,自然又离不开这个历史事件本身。
虽然目前曝光的料儿还不多,但不妨碍咱们好好聊上一聊。
1.
期待
前一段跟大家重点聊过一次国产战争片,也对战争片这个类型做过总结。
可以肯定的是:
作为上世纪最重要电影类型之一,战争片所能承载的主题表达,基本已经被讲述殆尽了。
从1.0的伟人史诗,到2.0的英雄讴歌,再到3.0和4.0的战火无情与反战批判,我们对人类千年战争的呈现与反思这个任务,在上世纪就完成了。
《从海底出击》()
大家能看到,近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片创作,也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这正是我期待《 》的 个理由:
虽然国外的战争片表达欲望在下降,但我们可不是。
尤其现在技术水平达到了,中国有太多太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历史,值得、也应该被搬上大银幕。
第二个理由是:
这注定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战争片。
没错,战争片的主题表达很难再有突破了,但对战争本身的呈现,依然有丰富的空间。
比如《 》展现的, 中这场看似不起眼、实则十足关键的战役。
贴一下电影的简介:
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
四个关键词:
三个视点、工兵桥、屹立不倒、奇迹。
这个故事到底有多值得被讲述,我们下面再展开聊。但一部以工兵为主角的战争片,放眼电影史,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
第三个理由:
这注定是一部在当下会产生强烈时代价值的战争片。
不是借古喻今,也不是借古讽今,而是借古醒今。
而这三点共同指向的,其实是一件事,即很多人并不熟悉的、那场67年前的金城战役。
2.
回望
年6月25号, 爆发。
初期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9月15号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登陆仁川后一路北上,直逼鸭绿江。
10月19号,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的中国宣布人民 正式入朝作战。到10月25号, 打响了入朝的 枪,近三年的抗美援朝由此开启。
电影《 》的大背景,则是我 的 一次战役:
年7月开始的金城战役。
而 ,其实是金城前线一条河流的名字。
即,电影的主线故事,不是正面战场的厮杀,而是围绕河上那座重要性堪比生命线的工兵桥展开。
如果说抗美援朝中诞生了很多战争奇迹的话, 或许就是 那个。
金城战役开始前,敌军为了完成封锁,昼夜触动飞机狂轰滥炸,河上的大桥很快被炸断。当时, 工兵团3团3营9连接到任务:
7天之内,必须在 的渡口,造出一座载重桥,并保证它畅通无阻。
先不说 河宽60米,水流湍急,在敌军空中火力压制的前提下,这么短的时间架起一座桥?难度堪比登天。
电影《 》讲述的,就是这段战争奇迹。
其实在70年代,我们就拍过一部和这场战役很相近的战争片《激战无名川》。
它改编自当时的同名小说——看当年的连环画封面,工兵以一肩之力扛起了飞奔的火车,夸张得倒也传神。
不过,电影受限于那个时代的表达,加上技术水平的落后,如今再看,显然早已过时。
每个时代当然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而无论从电影工业水准还是重新讲述传奇哪个角度,如今把 搬上银幕,可以说,时候到了。
这个所谓的时候到了,还包括,今年的10月25号,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纪念和怀念,是《 》最直观的那个时代意义。
而如果我们继续往深了看:
电影的主角是工兵,他们在战争中的职责,是修桥铺路,是扫清障碍,是保驾护航。
简单说,他们是战争中最不起眼、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群小人物。
我们这些后人,可以将 称作奇迹,但回望当年,这不过是身为工兵的职责,而已。
他们只是在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而已。
所以我想,在传递爱国情绪之外,这个故事和这群小人物,显然还有着更具当下性的时代意义。
3.
还原
,我们必须回到电影本身。
固然传奇,但如何以艺术形式还原,难度也不小。
目前已知的是,《 》有三位导演管虎、郭帆和路阳——这三位,都是炙手可热的类型片创作者。
而电影也将以三个叙事视角展开,具体是怎样的视角还不得而知,但这样的形式和结构,总是让人心生期待。
尤其是别忘了,这是一部战争片——玩结构的战争片,实在是不多见。
同时,三位导演的具体分工,如何执行,也是我很关心的内容。
这些未知,之后慢慢了解,再聊聊已知的:
演员。
昨天的定档,同步官宣了主演阵容:
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
基本上,我们可以视为这是一次中生代与新生代硬核演员的小范围集合。
张译和吴京去年在《攀登者》的合作,是我对那部电影 的记忆点。
他们像是一个矛盾又和谐的组合,性格上对冲,甚至价值观都有分歧,但向前的方向,是一致的。
落回到《 》,我总觉得,他们俩这次的搭档,可能会是那样一个组合的延续。
对冲与分歧背后,是惺惺相惜。
李九霄和魏晨,亦是如此。
一个坚韧中带点执拗,一个憨厚中带点强硬——都符合我们印象中军人的模样。
而且,他们脸上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气神儿,更是打动我。
是邓超。
很多人可能对《集结号》邓超饰演的军人赵二斗印象有些模糊了,作为男二他和张涵予饰演的谷子地,是战场上过命的生死之交。
更重要的是,那是他从电视剧转向电影的 步——个中意义,不言自明。
这次在《 》,十几年后再次出演战争片,个中意义,同样不言自明。
而且,说句个人想法:
我真的很怀念,那个出演严肃角色的邓超。
作为规模不小的战争片,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演员阵容曝光。事实上,对演员来说,越是这样的严肃题材,就越有可能成为一次丰富银幕形象的好机会。
所以,我对演员的期待是:
演过多次军人、各种类型都游刃有余的张译,能否再次带来新的惊艳?
银幕形象深入人心的吴京,是否会在硬核之外呈现更丰富的那一面?
看起来戏份颇重的李九霄、魏晨,或许就是电影 的点睛之笔?
以及,严肃回来的邓超,会在电影中承担怎样的作用?
而且,前面也说了,《 》拍的,是一群不起眼的战场小人物。
如何把这些几乎被遗忘的英雄,诠释得有血有肉,是我对《 》 的期待。
结语
目前电影还有太多是我们未知的,除了期待,似乎也只能是各种主观的猜测。
不过,当故事、导演、演员三个核心架构摆出来,以现在观众见多识广的成熟度,对一部新片大可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有人说,《 》这一定档,国庆档之后国产电影的势头,算是续上了。
而我只想说:
在当下世界电影这个惨淡的大环境下,我们还能在10月看到这么多优质国产大片,这事儿本身,已经足够满足了。
中国电影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