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每一座桥都是一座丰碑上
#辽宁好网民学习百年党史#
时间奔腾向前,回首风华百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丹东日报社、丹东发布启动“重访丹东红色印记”全媒体报道活动。作为党媒新闻工作者,我们将追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镌刻在丹东大地的红色印迹,宣传好中国共产党为各族人民谋福祉的不朽功绩,创新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历史使命。
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年,英雄的中华儿女,唱着这首《中国人民 战歌》,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如今,站在鸭绿江畔这几处桥头,眼前,总会浮现这样的情景:中国人民 将士一队队、一批批,迈着铿锵的步伐,从桥上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一列列、一辆辆满载着军用物资的火车、汽车顶着美国飞机的轮番轰炸,毫不停息地奔向前方;桥被炸塌后, 战士、铁路工人在敌机扫射、炸弹狂轰中展开抢修……而这一切的画面、声音,面对今日平静的江水、祥和的城市,又仿佛凝聚成一声声对和平的呼唤。是的,没有谁怀疑,这呼唤从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就凝固在每座桥的周围、上空,至今无法散去。
座桥命运多舛
断桥名字的由来,事因其桥体在抗美援朝中,被美国飞机炸断而得名。断桥管理单位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断桥的历史和今天,都写在桥体每个立柱上挂着的《断桥史话》里。
断桥,原名为鸭绿江大桥,是鸭绿江上 座桥。年动工,年竣工。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承建,最初为铁路桥。该桥上部钢梁为曲弦式,桥面为钢梁及木板铺设,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外砌花岗岩。整体桥长.2米,宽11米,共12孔。鉴于鸭绿江水运发达,当时采用的是“开闭梁”式设计,从中方数第4孔为开闭梁,以4号圆形桥墩为轴,可旋转90°,定时开合。
年4月,日本侵略者在 座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又动工兴建了第二座铁路大桥(如今的中朝友谊桥,初为双轨),遂将 座桥改为公路桥。
▲年竣工后的鸭绿江 座桥(今断桥)。年,日本在二战中宣告无条件投降,从此,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成为中朝两国共有的交通要道。
抗美援朝期间,这两座被称为“姊妹桥”的大桥,一座负责公路运输任务,一座承担铁路运输任务。因为公路、铁路双管齐下, 兵员、军用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切断 的后方补给,美军开始连续不断地派飞机对两座大桥进行轰炸。
如今已经九十岁高龄的于福洪老人,当年作为民兵联防队员,曾担任过防空巡视任务。他说,为了守卫两座桥,在如今的 公园内的树林里,驻有一个 高射炮团。在江边的居民家里,也都住有 。军民联防,部队日夜监视大桥上空,民兵则日夜监视江边、街市和住户人家,一旦发现空中有跳伞或地面有特务给敌机发送信号,则立即展开抓捕。
年11月8日上午,美军派出近百架B—29型轰炸机飞临两座大桥上空,投下了炸弹,鸭绿江 座桥遭到严重破坏。11月14日,美军再次派出飞机对两座桥实施轰炸,在这次轰炸中, 座大桥被拦腰炸断,朝鲜一侧桥体钢梁和三座桥墩被炸塌,整座桥只剩下中国一侧的4孔桥体。由此,该桥彻底瘫痪成为断桥。
近日,记者在断桥上看到,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当初被炸断的桥体截面处,乒乓球大小的弹洞仍然随处可见,整个截面处的钢梁、钢板,皆被扭曲折断……
▲断桥上的弹孔。该桥被炸毁后,为了保障公路运输任务,中朝两国经协商,共同将第二座大桥(如今的中朝友谊桥)上的双轨铁路拆除一轨,铺设了一条公路。
水面无桥人心有桥
鸭绿江沙河口铁路桥,在如今的江面上已然了无痕迹。沙河口铁路桥,俗称便桥。根据字面解释,即为简易搭建起来的临时桥。毫不夸张,此桥在鸭绿江上 桥被炸毁后,成为中国人民 入朝作战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之一。
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资料《鸭绿江木结构铁路便桥遗址》对该桥这样介绍:鸭绿江沙河口铁路桥是座木结构列柱式铁路便桥,由当时东北军区工兵部队联合安东(丹东)铁路分局,于年12月动工筑建,年5月11日建成。资料还有这样的记述:“接到建桥命令后,工兵部队与安东铁路分局全力以赴,昼夜连班作业,历时五个多月建成通车…… 结束后,该桥被洪水冲毁,现仅存遗迹于水下。”
如今五十多岁的刘永禄对记者说:“大约十年前,一次上游太平湾电厂关闸,鸭绿江水位下降得很厉害,两侧的河床大面积裸露,我和附近的许多市民看到了此处江底有人工堆砌的石堆,十余座,从这里一直排到对岸。”他和现场的群众推断,这些石堆便是当年的铁路便桥留下的桥墩基座。
“小时候就听老辈人讲,在抗美援朝期间, 部队,常常夜里从这里的便桥上过江,一过就是大半夜,有时是一宿。因为这里的便桥桥面很低,涨潮时几乎看不到桥,因此,美国飞机多次侦察、轰炸,这座桥都安然无恙。”刘永禄说。
在《告别祖国》雕塑处,有三位外地人轮换着与雕塑合影。经攀谈得知,他们均为北京人,男人姓张。“此次与家人来丹东,是带着老父亲的心愿,来这里看一看当年过江的地方。”张先生说。
他父亲是中国人民 某部战士,如今已百岁高龄。父亲告诉他,当年过江的那天是晚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只看到一条江和一座便桥,周围很荒芜,只有远处有灯,估计是安东市。过江的桥,记忆中应该叫东尖头。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模糊印象,却让老父亲一辈子也不能忘。”张先生说。
能够看到遗址的便桥
鸭绿江燕窝铁路桥,俗称燕窝浮桥。该桥是用圆木夯实在水下做桥墩的简易铁路桥,是抗美援朝期间,鸭绿江上所有便桥中如今 在水面上还能够看到遗迹的桥。该桥位于丹东城市东部鸭绿江街道燕窝村江段。
据抗美援朝纪念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