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被彭老总骗被周总理点名,从上京

年, 司令部发生这样有趣的一幕。

中央批准了 司令部成立 后方勤务司令部,但是要求一位副司令员兼任。彭老总点了洪学智将军的将,但是洪学智将军并不乐意干后勤这个事情,因为他是一个战将。在军事和政治工作上面都能玩得风生水起。

洪学智,生于年的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年冬参加了农民武装,年3月,参加了赤城游击队,同年5月加入了共产党,12月编入红一军。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领导的支部被评为红四方面军3个模范支部之一。年参加长征,年参加百团大战,年抵达苏北,10月任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年12月,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年9月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与黄克诚一起进军东北,年7月后,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族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参加了三下江南,参加东北夏、秋、冬季三次攻势作战。年参加平津战役,任43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 副司令员。参加湘赣战役,攻占鄂城、大冶、九江、南昌等城市,继而参与指挥广东战役,解放了广州市,年5月指挥万山群岛战役。年7月,担任13兵团副司令员。

洪学智不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觉得还是指挥打仗来得过瘾,所以洪学智坐在那里不吭声。

他不吭声,其他几个人商讨得却很热烈,都在那里说老洪好,老洪好。

洪学智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于是开腔:“我不能兼这个后勤司令。”

“为什么?”

“前一段让我管,我就没管好。现在再让我兼这个后勤司令,还不是弄不好呀!我旁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就这个事不能干,还是让别人干吧!”

彭老总一听就不乐意了,就问道:“你不干,谁干?”

于是洪学智提出了新的人选:“邓华兼嘛,他水平高!”

邓华一听不乐意了,他不吃洪学智的糖果说道:“我要协助彭总指挥作战,还兼着副政委,怎么顾得过来?”

洪学智一听邓华不接自己的话,转身就把目标转向了韩先楚:“老韩兼任嘛!”

韩先楚一听更不乐意了,他历来就烦这些瓶瓶罐罐的事情,连忙躲开道:“我老往前边跑,不行不行!”

洪学智一看这个架势,立马推脱:“让后边来人嘛!”

洪学智这话一说,彭老总不乐意了:“后边来谁呀?”

洪学智以为彭老总说这话的意思是有希望,立马说道:“李聚奎、周纯全都可以嘛!”

彭老总拉下脸来:“后边任务重,那边离不开!”

“那还可以让杨立三派人来嘛!”洪学智还是想躲开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好啦好啦,你不干,我来干得了!你去指挥部队!”彭老总火气也上来了……

洪学智不敢再说什么了,只能闷闷不乐地去干自己的后勤去了。不过他还是提了两个条件。

个条件就是如果干不好,就早点撤了他的职,换一个能干的同志。第二个就是,自己是军事干部,愿意做军事工作,抗美援朝打完了,回国后不再搞后勤,还要回去搞军事!

彭老总笑着说:“我当是什么呢,就这条件呀?行!赞成!同意你的意见!”接着他又问邓华等人:“你们几个看行不行?”

邓华几人也表示同意洪学智的条件。

彭老总当面答应了,回头就忘了这件事,洪学智碰上彭老总这样的人,也没有脾气了,他只能在后勤的位置上熬白了头发,干了一辈子……

其实,就算是彭老总记得这件事情,抗美援朝回国之后,也不是他能够说得算了……

抗美援朝初期, 凭借着出其不意,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方式取得了 、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的胜利,而第五次战役没有取得全功,这一切都是由于 方面的后勤严重不足,被李奇微发现了 后勤的缺点— 后勤只能支持7天作战。

针对这一点李奇微对 采取“绞杀战”作战方法,使得 的后勤损失更加巨大,导致战役失败。

正是由于在朝鲜战场上 后勤方面的不足, 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明白了现代战争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也使得 迫切体会到了 继续改善后勤工作。

于是在第五次战役之前, 司令部就委派洪学智副司令员返回北京向中央军委汇报成立 后方勤务司令部的设想。

到了北京之后,洪学智先是见到了聂荣臻代总长,聂荣臻告诉他周恩来副主席正等着他呢,让他早点去。(周恩来总理此时还兼任着中央军委副主席一职)

洪学智不顾身上的泥泞,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办公室。

此时的周副主席已经站在门口等着洪学智,看到洪学智到来赶紧握紧他的手说道:“洪学智同志,你一路上辛苦了!”

“周副主席辛苦了。”

洪学智坐下之后,周副主席就关切地问:“前线作战情况怎样?”

洪学智向周副主席介绍了前线的基本情况,“敌机见到人就猛冲下来嘎嘎地扫射,扔汽油弹、化学地雷、定时炸弹、三脚钉……晚上是夜航机,战士们叫‘黑寡妇’,也不盘旋,炸弹便纷纷落下,到处是大火。主要是阻滞我军的行动。”

洪学智向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诉苦:“周副主席,后勤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供应不上,物资在鸭绿江边堆积如山,却运不到部队手中。前三次战役,部队是在挨饿受冻的情况下打败敌人的。如果供应得好,胜利会更大。现在咱们的战士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子弹打,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

“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洪学智认为这是前线敌人的空军优势, 没有足够的高射机枪打下飞机。 的公路运输线长达数百公里,第三次战役的时候,部队一前进,前面的兵站和后面的兵站相距三四百公里,这样中间形成了空虚,前后脱节,后勤高度分散,也没有独立的通讯系统,使得部队常常联系不上,这就给了敌人可趁之机,敌人派遣了大批特务潜入后方,然后引导敌人轰炸。在洪学智回来的前两天,敌机还轰炸了三登库区。

曾经敌人一次就烧毁了84节车皮物资,其中生熟精食万斤,豆油33万斤,单衣和衬衣40万零8千套,胶鞋19万双,还有大量其他物资。后方的物资最多只有70%到前线。

周恩来总理听到这些感觉非常的严峻,于是问洪学智有什么办法,洪学智将 采取的方法措施详细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周恩来总理听后觉得很不错,就说道:“所以,外国军事家都说,后勤是现代化战争的瓶颈。”

接着就脸色严峻问他:“你还有什么问题要讲?”

“彭总还让我向你汇报一个重要问题。”

“什么问题?”

“成立 后方勤务司令部的问题。”洪学智这才将自己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嗯,说说你们的看法!”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的感兴趣。

洪学智于是说道: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在空中、地面、海上、前方、后方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战场范围广,情况变化快,人力物力消耗大,现在欧美国家都实行大战略后勤,50里以前是前方司令部的事,50里以后就是后方司令部的事,战争不仅在前方打,也在后方打。现在美国在我后方实施全面控制轰炸,就是在我们后方打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仅决定了我们前方进行战争的规模,而且也决定了前方战争的成败。后方勤务要适应这一特点,需要军委给我们增派防空部队、通信部队、铁道部队、工程兵部队等诸兵种联合作战,而且需要成立后方战争的领导机关———后方勤务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后方战争的诸兵种联合作战,在战斗中进行保障,在保障中进行战争。”

洪学智这番有着很高的军事学博士论文的水平的话一说出口就让周恩来总理一听就眼前一亮,心说这洪学智真是出息了,以后回国就让他管后勤:“你们想法很好,军委一定尽快研究。”

这不,洪学智的命运就被定下来了,就算彭老总答应洪学智回国后不让他管后勤,也没有用了,从洪学智到北京这一汇报,就决定了他和后勤结缘,不会再回一线部队作战了,所以他那两个条件说了就当作没说了。

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成立 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决定,6月正式成立, 副司令洪学智兼任司令员。

到了10月份, 后方勤务司令部共建立了6个分部,28个大队,4个警卫团另9个营,13个汽车团,27个辎重团,3个公路工程大队,39医院,3个通信营,以及3万多民工,共18.2万人。另外还配属了公安18师,50军师,6个工兵团和11个高炮营,总数22万人。

洪学智组建的这支部队很快就在朝鲜战场上成为最为强大的专业后勤队伍。创造了匪夷所思的奇迹,带来的声望甚至超过了之前他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所赢得的盛威之和。

年8月,美军趁着朝鲜北方发生大洪水之际,发动了空中“绞杀战”,叫嚣着要阻断 所有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摧毁“各条路线上的每一辆车、每一座桥梁”。

但是 后勤部队则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建立起来了“打不断、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汽车兵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许多对付敌人战机的扫射和轰炸的方法,使得汽车的损失率从40%降低到了百分之零点几。

铁道兵则创造了“集体直达”“分段倒运”“片面运输”“合并运转”“顶牛过江”“当当队”“水下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创造了“敌随炸,我随修,路随通”的奇迹。

与此同时, 后勤部队的防卫能力也不断增强,先后共击落了敌机架、击伤架,捕获及歼灭敌特和空降兵近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9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