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邓华有多厉害抗美援朝算计麦克阿瑟,彭

雷安萍是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医生 http://www.znlvye.com/

“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这是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对邓华的评价,在朝鲜战场上,邓华的足智多谋给彭德怀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是彭德怀身边的一位得力助手。

其实在抗美援朝之前,邓华就针对美军侵略战争的特点进行过研究,对应地提出了我军面对美军时应该采取的打法。

年8月,在东北边防军干部会议中,邓华就指出了美军的弱点。

“美军最怕的是联络被截断,遭到包围。我们应该充分发扬近战、夜战的长处,实行大胆勇敢的渗透战术,选择敌人的弱点,从敌人的翼侧或侧后插至敌人的心脏,首先将敌后方联络截断,尔后分割和包围敌人,一一歼灭。”

同时,邓华按照这些战术原则针对性地在部队里开展了训练,这对后面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提供了很多帮助。

另外,邓华还精准预测出了美军的仁川登陆和越过“三八线”,在8月底,邓华就联名洪学智、解方等人上报了战场局势发展估计,报告中表示:

“估计敌人将来反攻的意图,可能为以一部兵力在北朝鲜沿海侧后几处登陆,作扰乱牵制,其主力则于现地由南而北沿主要铁道公路逐步推进;一为以一小部兵力于现地与对方周旋,抓住人民军,其主力则在侧后(平壤或汉城地区)大举登陆,前后夹击,如此,人民军的处境会很困难。”

在志愿军入朝以后,彭德怀表示道:

“中国军人的判断力不比苏联老大哥差嘛,邓华同志就是例子!”

志愿军在入朝后发动的前五次战役都属于运动战,年底,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成功把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后。

虽然说进展很顺利,但这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战线拉长了,如果美军选择在我军侧后方登陆进攻,那后果会相当严重,而且,战线越长,这种风险就越大。

对此,邓华表示:

“三八线中分南北朝鲜,从距离上讲,我们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好比人民军从三八线打到洛东江,得小心美国佬再来个侧后登陆,让我们重蹈人民军覆辙!须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搞登陆作战是出了名的。”

彭德怀听后点了点头,这个问题的确要重视起来。

年底到年初,中朝联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指挥下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激烈的战斗过后,中朝联军直接占领了汉城。

可就在这时,彭德怀直接下令收兵,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邓华的那句“得小心美国佬再来个侧后登陆”。

事实证明,彭德怀和邓华的打法是极为正确的,其实,麦克阿瑟作为“联合国军”的总司令,确实有再次登陆的打算。

麦克阿瑟制定了“瓦克计划”,前两次战役中朝联军取得了胜利,并且速胜情绪高涨。

“联合国军”就想利用这个机会先行撤退,引诱中朝联军乘胜追击,等中朝联军的战线拉长了,“联合国军”再复刻一次仁川登陆,切断中朝联军之间的联系,然后一举歼灭。

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彭德怀和邓华早就预料到了麦克阿瑟的下一步棋,并且做出了万全的准备,直接让麦克阿瑟的计划落空。

年4月,彭德怀在向廖承志(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团长)讲解战场态势时,就很自豪地说道:

“敌人想诱我们前去洛东江,实行所谓瓦克计划。我们不上它的当,使之落了个空。”

年1月25日,麦克阿瑟发现自己的计划扑空后,气急败坏地开始了反攻,就这样,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爆发了。

2月份,麦克阿瑟又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在进攻正面战场的同时,在北朝鲜的东西两个海岸上进行两栖登陆舰以及空降突击,对中朝联军进行包围。

麦克阿瑟自信地说道:

“这将是仁川登陆的再演,只是规模要大得多。”

但麦克阿瑟的计划再次泡汤,在彭德怀和邓华的指挥下,中朝联军遏制住了敌人的一波又一波进攻,战到最后,我军歼敌数量达8万人之多。

在彭德怀和邓华的努力下,抗美援朝的前四次战役都是大胜,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我军采取这种相对“保守”的打法确实能取胜,但却不能把敌人赶走。

年4月份,我军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要不要发起第五次战役。

当时部队里的领导人物基本都提议要发动,这其中就包括第3兵团的副司令王近山。

彭德怀也比较倾向于发动第五次战役,因为前四次战役的胜利让战士们的士气格外高涨,趁着这个机会再打一仗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会议中,人们议论纷纷,大家的情绪也格外激动,而邓华却异常冷静,眼睛盯着地图,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邓华在分析战场局势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暂时先按兵不动,不要着急进行第五次战役。

可在场有很多人都反驳邓华的观点,认为乘胜追击才是上策。

对此,邓华也表明了想法:

“暂时看起来,我们胜算大,但是那是表面的。我们不知道麦克阿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另外,邓华还表示,就算要打,那也最好是“小打小闹”,千万不能冒然进行大规模的战役。

但是,大家到最后并没有采纳邓华的建议,包括彭德怀。

第五次战役与年4月底打响,在战斗前期,我军确实取得了一些优势,但还远远没有预估的那样成功。

可是,战斗开始没多长时间,局势就发生了变化,“联合国军”的气势开始占据上风,开始疯狂向我军反攻。

在与“联合国军”的较量中,我方第60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五次战役失利了。

战后,彭德怀情绪异常低落,他后悔当初为什么就没有听从邓华的建议,军事会议上,他说道:

“这次战役失败,我军伤亡惨重,错误在我,我十分后悔没有听从邓华的建议。真是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啊!”

不过,第五次战役也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我军暂时打破了敌人侧后登陆的意图,双方的战局都转变为了战略防守。

接下来,军队里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彭德怀对第五次战役做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肯定了邓华同志的预见能力。

大家讨论到了军队的下一步作战计划,围绕着要不要展开第六次战役发表了意见,邓华说道:

“就我的建议来看,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先缓一缓,再打仗。刚打完仗,战士们都很累,需要休整。我认为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应该暂停……我刚刚仔细看了一下我军与美军部队的数据对比图,美军装备强,但是我军也不弱,因为我们目前人数已经胜过了他们,我军士气更甚一筹,他们和我们打起来胜算不大,顶多两败俱伤。我相信第六场战役也不打起来!不过,我们也应该做好抓准备工作,一旦打起来了也可以应对。”

彭德怀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接下来的工作转移到了备战上,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结局再次印证了邓华的猜想,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邓华作为志愿军的代表参与了这次谈判。

年4月,彭德怀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返回北京,志愿军司令员一职就被空了出来,彭德怀心里已经有了最佳人选,那就是邓华。

于是,中央安排了邓华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委,那一年的邓华只有42岁。

邓华在分析了战场局势后,决定发动一次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邓华表示:

“假如我们在敌人一个师的正面选择两三点或一个方面选择若干点同时攻击,则可分散敌人兵力、火力,我易成功,而敌则难应付;如全线能同时搞,那更使敌人被动。如敌向我反扑、报复进攻,我两侧友邻则可向该敌之另一两点开刀,拉他几刀,则敌人就可能松劲。这种多处开刀、连续攻歼的办法,如只来一两个回合,敌人尚能经受得起,如果连来若干回合,那敌人就不容易喘气,其作用也就更大了。此种办法开始可能是战术性的,但很快将发展成战役,或者一开始就是一种战役性的。”

全线性战术反击战在年9月开始打响,10月份就到了第二阶段,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歼灭了2.5万余名敌人,攻克了敌军17个阵地。

年的夏季进攻战役也是吸取了这次反击战的经验,最后,美国不堪打击,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由此可见,邓华的军事才能是毋容置疑的,尤其是朝鲜战场上的料事如神,连彭德怀都忍不住赞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7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