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旗帜战争历史和英雄中国青年网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http://m.39.net/pf/a_4527534.html

短短两个月拍成的《金刚川》,显示出中国电影工业迈向体系化的成熟进步

金涛

年是中国电影战争片的大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双子”纪念,以《八佰》和《金刚川》为代表,新一轮的战争片创作已成热点,并将成为接下来影视创作的热潮之一。

从目前已经问世的作品看,随着电影工业体系的日益完善,国内战争影视剧的技术水准已经不输于任何国家,真正的看点还是在文本层面。面对牺牲,如何表现战争?面对家国,如何讲述历史?面对传奇,如何塑造英雄?恐怕是这类题材战争片创作必须攀登的三座山峰。

集结号角

战争呈现和制作潮流

战争是生和死的考验。作为所有矛盾的对抗点,战争电影具有天然建构戏剧冲突的特质,战争环境下,个人命运和战争胜负并不是正向关系,造就了战争片的伦理内核:战争是一面镜子,折射人性意旨(美好与邪恶)、社会伦理(文明和野蛮)和生命价值(生存和毁灭)。今天,战争片早已摆脱了简单再现胜负,其创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站在今天的角度,从艺术的高度,去思考和表现战争。

也许是巧合,从电影《八佰》到《金刚川》,最后的高潮都是热血“桥”段:无论冒死“冲桥”还是和蹈火“过桥”,都令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

桥,在战争片中,多被赋予强烈的喻义,既是故事的胜负手,也是人物的生死线。对每一个走进战争的导演而言,则是摆渡口,选择一座细小的桥,连通历史和当下,表现战争的牺牲、军队的血性和儿女的柔情,是最普遍的叙事策略。我们看到,以《金刚川》《战火熔炉》《英雄连》《跨过鸭绿江》《长津湖》和《最冷的枪》等为标志,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创作正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波“雄赳赳过桥”的热潮。

和早期《上甘岭》《英雄儿女》高扬“战旗美如画”的英雄赞歌不同,也不同于《我的战争》凸现“战地生死情”的局部回望,这一轮的创制热潮,我们更多听到了“黎明静悄悄”的战场号角。观《金刚川》可见微知著,当下,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制作和国际主流趋势高度接轨:以小搏大。一是小视角再现大叙事。首次出现的后方视角,真实还原了战争全景;二是小人物表现大主题。普通一兵的群像塑造,再度诠释了英雄主义;三是小战斗呈现大视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0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