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电影水门桥,英雄不能白死,先人流
致敬英雄!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的力量,在战术层面的碾压优势,对于先期进入朝鲜的志愿军战士来讲,那就是铜墙铁壁!
第一:兵力不足、火力不足
血战《长津湖》的时候,连长伍千里率领的特别穿插七连,根本就不是齐装满员的,在途中,他们为了保护12部电台,已经有所牺牲,再经过长津湖一役,至少损失过半。
“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那是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开始的人,而不是此次接到命令,执行炸毁水门桥这个异常集安艰巨的任务的时候,估计伍千里在下碣隅里与炮营告别之时,全连已经不足50人了。
水门桥是一座长10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桥面,建筑在崇山峻岭之中,是机械化大兵团行进的唯一通道,属于一座中型水库的一部分,本身建筑构成就异常坚固。要炸毁它,没有公斤炸药、恰当的爆炸点,几乎无法撼动这座大桥。
战争初期,我军配属的烈性炸药奇缺(后勤跟不上),想想看,此时的七连,只有几十人,每个人需要背负最低限度的弹药、给养,临时接到任务,能够准备几十公斤炸药,就算是奇迹了。
在咱们的前沿指挥员的眼中,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桥,应该很容易被炸断,砍木头做支撑,混凝土浇筑成型,也得要7-8天吧,至少可以将美国陆战一师抑留5-8天!这就是两条腿追上汽车轮子的时间。
第二:敌人的防守异常顽固
而美军也很清楚,这是一处咽喉要道,桥面全毁的状况下,整个师,就是瓮中之鳖,于是,双方针对这座桥,展开了殊死搏斗。
依靠山势,敌人布置了十几个火力点,居高临下,有迫击炮、重机枪、无后坐力炮、喷火器等,应有尽有,而伍千里他们的所谓重武器,只有两门迫击炮与数量可怜的炮弹!
赶到战场的时候,9连已经开始了攻坚战,最终被打退,却没有伤到大桥的分毫,此时,9连士兵几乎只剩下个位数,营长(段奕宏饰)已经中弹牺牲。留给伍千里的,只有一具巴祖卡。
从地形上看,轻步兵仰攻防守严密的要塞体系,几乎毫无胜算,况且,美军的飞机优势,等于多了一个维度,能够肆无忌惮地扫射、投弹清除可疑目标,那可是面杀伤,凝固汽油弹的溅射,可以焚烧整个山包,高温0多度,万物都无法存活。
然而,志愿军就是凭借优秀的单兵素质与坚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仰,巧妙利用地形,并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敌人的注意力,真的就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突入到水门桥的泵房。
在战斗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战士面临的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指导员得了雪盲症,单眼已经负伤,还是凭借自己的战斗经验,指挥第二分队作战。
敌人在守卫大桥的作战中,也是体现了极强的战术修养,经过与9连的交火,他们明白,志愿军一定会增派部队再来炸桥,他们也明白,志愿军火力薄弱,但是善于利用地形,英勇无畏,严寒与黑夜,是美军的敌人,但对于志愿军来讲,这反而是优势。美军充分明白,眼前的这支小分队,是令人胆寒的敌手。
美军的战术布置,虚虚实实,留下了几个战术陷阱,并且配备了狙击手、坦克,火力异常强悍。如果七连强攻,胜算等于零。在这部电影里,敌人的顽强与狡诈,体现得比较好,没有为了讴歌英雄主义,故意弱化敌人的智商。
第三:坚强意志,难敌科技的力量
当然,最后我们看到的场景就是,伍千里用牺牲,将桥面再次炸塌,缺口达到3米左右,这对于轻步兵来讲,已经是顶天的功勋了,按照常规思维,任务圆满完成。可是,志愿军从士兵到总指挥部,完全低估了科技力量带来的巨大差异,不到三天,天上飞来了钢铁焊接而成的桥梁构件,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有备份)。此时此刻,作为全连最后一个人的伍万里,心中的悲愤,可以直达云霄。面对三维优势的美军,志愿军的坚强意志、卓越素质,终究难抵技术的代差!
美陆战一师,在最后时刻,仓皇通过水门桥这一咽喉路段,逃脱了志愿军的追击。战争没有如果,战争没有遗憾,差距就是差距,任务失败,就是失败,电影没有掩饰这一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
总结与展望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志愿军与美军一样,大大低估了对手的战力,第9兵团迫于形势,仓促开赴战场,企图依靠小、快、狠的战术,全歼陆战一师,争取开门红,其战术思想,是国内解放战争的惯性思维。
当时的中国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没有人亲眼目睹过美国强大的国力与科技力量,因此我们才在几次战役中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
这段历史,应当永远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几十年后,我们要反省的是,只有掌握科技的力量,才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强大的战术技能,配合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可以构筑坚强的国防力量,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会再让子弟兵们,冒着敌人的激光、导弹、大炮、无人机去喋血沙场!
敬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