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两位活烈士复出,成就一段
年,两位“活”烈士复出,成就一段残疾人姻缘,后续生活如何?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给大家讲述这个话题。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史》,你会看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看到一幕幕壮烈的场景。这些场景,都蕴含着一个个壮烈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记载:在沙五郎对峙战斗中,某团第三营进至高地时,尖刀连一排与敌人遭遇,该排在突围战中,英勇与敌人战斗,因敌众我寡,全部壮烈牺牲......
事实上,这个尖刀连,还有两位幸存战士。他们是庞得来和张绍奎,分别是尖刀连一排排长和机枪班的班长,从那场战斗中死里逃生,后默默生活在农村里,将这段往事藏在心里......
图
张绍奎和庞得来
年,张绍奎和庞得来参加解放军,参与解放战争。三年来,他们跟着部队南征北战,从北方南下一直打到祖国西南边境。他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中,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一次次重获新生。
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们为了突破敌军防线,扔下手里的机枪,背起一筐筐炸弹,毅然冲向敌人。在响彻云霄的炸弹声中,张绍奎的后背被枪炮打穿,身负重伤,而庞得来也在一次战斗中,创下一次连续扔20多筐炸弹的记录。
就这样,他们一次次在炮火中奔跑,出生入死,立下卓越战功。年,全国解放,中国人过上和平的生活。
而就在此时,又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即将爆发。
年, 爆发,美军肆意 ,威胁中国领土安全。面对美军的威胁和挑衅,我国决定出兵朝鲜,进行 ,保家卫国。
次年初,张绍奎跟着部队,从西南来到中国边境安东。他们将自己的姓名,职务,和通信地址缝在一块白布上,再将白布缝在棉衣上, 进入朝鲜作战。
在朝鲜战场上,他们依旧扛着笨重的机枪,向前冲锋,浴血奋战,完成几十次大大小小的任务。幸好完成这些任务后,他们都幸运存活,并建立战功。
然而转折还是出现了。
临津江战斗时,张绍奎加入营里的尖刀排,奉命抢占高地,与敌军展开激战。战斗至午夜,尖刀连副连长庞得来带领战士,夺得高地,完成任务。
可不甘失败的敌军,再次疯狂反扑,瞬间高地成为一片火海。危急时刻,尖刀排利用地形优势,穿插到敌军后背,出奇制胜消灭20多个敌人,暂时结束这场疯狂反扑。
次日清晨,敌军集结大量炮火轰炸高地,80多个敌人借着炮火的掩护向高地前进。等到敌人前进到距离不过百米时,张绍奎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再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到了中午,敌人再次轰炸高地,战士们一边掩护,一边还击,手榴弹,手雷和爆破筒等齐上阵,用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整个尖刀排29名战士,只剩下张绍奎和庞得来存活,其他战士都壮烈牺牲。不过庞得来身受重伤,昏倒在阵地上,丧失战斗力。
张绍奎看着一个个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一种为国争光,为战友报仇的信念油然而生,他奋起站在坑道上,向敌军扫射,独自对抗敌军。
突然一阵疼痛,张绍奎的肩部锁骨被打穿四个洞,嘴里好几个牙齿也被打掉,但是他依旧忍着剧痛,独自举着机枪向敌军反击,直至打得敌军仓皇逃窜,才忍着剧痛给血肉模糊的庞得来包扎伤口。
不久,支援部队到来,战士们从死人堆里将两人拉出,医院治疗。由于张绍奎伤势严重,被送回中国接受治疗,而庞得来则留在朝鲜接受治疗,从此两人便失去联系。
年,庞得来先后来到山东一家银行的保卫科,菏泽县的保卫股,农村公安工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从不抱怨,毫无怨言。
大炼钢时期,庞得来成为钢铁厂厂长。他拿出战场上杀敌的决心,苦练冶炼技术,埋头工作,成为附近十多个县的钢铁厂中, 一个出铁的钢铁厂。
然而不久,他便遭受一场劫难。
一天,有人站出诬陷他与犯罪分子勾结,诈骗元公款。很快他被停职接受检查,白天写交代,晚上挨批斗,整整三个月,他被折腾得瘦了一大圈。直到上海公安抓到犯罪分子,才洗清庞得来身上的罪名。
原来那个犯罪分子正是诬陷庞得来的人,企图蒙混过关,找人顶罪。幸好 查明真相,庞得来也回到原来的岗位,恢复工作。
年,庞得来调任到焦作市公安局政保科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像一个普通的侦察员,经常执行任务,顾不上回家,饱一顿饥一顿,在外面一住就是半个月。
这种克职尽守的精神,深深感染大家,让大家齐心协力,陆续侦破案件,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
到了年,庞得来的年纪也不小了,回到老家庞冯村休养。可他不甘休闲,主动去乡镇的派出所联系,又当上义务治安员,帮助调解乡亲纠纷,教育失足青少年,参加夜间巡逻,维护治安等。
这一忙,他又经常顾不上吃饭,睡觉,忙得脚不离地。一次,村里有几个青年经常打架斗殴,闹得大家都睡不着,很不安宁。
庞得来得知后,亲自上门,一对一与青年谈心,苦口婆心地劝说,帮助他们改正,让他们醒悟过来,改正不良行为。
除此之外,他还是村里免费的邮递员。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多么恶劣,他都将邮递员送来的报纸,书信等,分拣,一家一家送去。
村里人看到他的举动,既惊奇又感动。因为他为村里人忙里忙外,又分文不要,让人感到奇怪,同时,他的高尚精神也不禁让人感动。久而久之,他成为附近村子有名的怪老头。
在他的努力下,他负责的村子,再没有发生过失窃,治安,和刑事案件。20世纪90年代,他先后被评为 共产党员,授予二级金盾荣誉奖章。
而张绍奎回到中国接受治疗后,度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一开始,他的右边肩膀伤得严重,导致右胳膊抬不起来,加上牙床受伤和牙齿掉落,每天只能喝些流质食物维持生命,慢慢养伤。
可他的伤势还没养好,当部队来电要伤势痊愈的战士归队时,医院,再次奔赴朝鲜战场。在战前体检时,军医发现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能上战场打仗,于是将他拉出队伍,送回国内接受治疗。
年,张绍奎按痊愈者的身份复员,没有发放任何残疾证。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带着一百元的安家费,回到家乡阴阳河村,隐姓埋名,过着普通平民的生活。
不过依靠 的能力,他当上村里的村支书。考虑到村里贫穷的现状,他总是吃苦在前,首先考虑广大群众的疾苦,不贪不占,公正公平。
而且他的儿子张国平因为双腿瘫痪,而获得国家每个月26元的补助,他也经常拿出来无偿捐给贫困的家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年,张绍奎带着家人,从山上搬到山下,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家里几乎没有收入来源,大儿子也没有劳动能力,所以为了生活下去,他们已经欠下好多债务。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向组织上要过一分钱。
儿子张国平看不下去,多次劝说让他去办一个残疾证,张绍奎总是说:“我和那些死去的战友比,已经很好了,还照顾个什么?”便不了了之。
年,张国平借来一本《军史》,看到里面感人的故事,令他感动不已。一天,他想起父亲也当过兵,便想让张绍奎给他讲讲战场上的故事。
可张绍奎一想起那些场景,便忍不住哭了。张国平纳闷:“爸,你怎么哭了?难道你上过战场?”张绍奎没说话。
张国平没有办法,只好读一读书里的内容。当他读到尖刀排那段记录时,张绍奎不禁想起那场惨烈的战斗,掩面哭泣。四十多年来,他一直隐姓埋名在焦作农村默默生活,从未向别人提起过那段故事。难道他真的成为烈士了吗?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庞得来。他相信,庞得来还活着,可是他现在在哪里呢?几十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他的念头,可四处打听,都打听不到他的消息。
一开始,他回到太行山区,四处寻找,四处打听。因为曾经听庞得来提起过,他好像住在冯营村,因此他凭借着模糊的印象,多次来到冯营村打听庞得来的下落。
可谁知庞得来是一个孤儿,18岁就出去当兵了,村里人大多都已经忘记他的存在,而且很多人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因此他几经打听,几乎跑遍附近的村子都找不到庞得来的消息,只能认为庞得来可能已经牺牲了。
而庞得来也没有放弃寻找张绍奎,来到焦作四处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寻找,可找遍附近所有村庄都找不到他的下落。后来因为张绍奎所在村庄阴阳河村都搬走了,庞得来也只能放弃寻找。
如此一来,两人在互相寻找对方的过程中,一直无法见面。如果不是真人真事,听起来简直像是电视剧的情节。可是有时候上天又安排了转机。
年的腊月,由于体弱多病,张绍奎经常坐在路边闲坐。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坐在路边晒太阳,时不时与路过的行人闲聊几句。
一次,他与一位赶马车的路人聊着聊着,说起冯营村的一位怪老头。他回到村子里后帮助村里修桥补路,还当义务治安员,邮递员等,成为村里的怪老头。
张绍奎一听,立马觉得不对劲,认定他肯定是曾经的老连长庞得来,高兴得手舞足蹈,急匆匆回家,准备看望庞得来。
大年初四那天,张绍奎早早起来,装好礼物,拉着老伴急匆匆去往十几里外的冯营村,来到庞得来的家门口。
他刚来到门口,凑巧便与出门的庞得来相迎。两人对视良久,张绍奎小心翼翼地询问:“你是得来吗?”瞬间,两人认出对方的身份,抱头痛哭。
身边站着的家人,感到奇怪,不明白两位老人为什么要哭呢?他们不知道,他们有着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往,也不明白他们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感受。
等到心情稍微平复,他们向对方讲述各自经历的一切,也向众人说起那场悲壮的战斗故事。这时家人们才明白,原来他们是一场悲壮战斗的幸存者,他们是战斗英雄。
从此,两位“活”烈士重逢的故事,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让大家感动不已。年5月8日,魏春波在老家探亲中,无意向乡亲们讲起两位老人相逢的故事。
乡亲们听着听着,眼眶不禁泛起泪水,被他们重逢的情谊深深感动,也被他们隐功埋名四十多年的高尚情怀感动。
站在一旁的侄女魏红英,也为这个奇特的故事深深感动。她悄悄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河南照顾张绍奎伯伯。”妈妈瞬间震惊了,但反应过来后又理解女儿的心思。
为此父亲特意去向魏春波了解张绍奎的情况,得知他的大儿子张国平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只能用双手拉着双脚蹲着走路,现在30多岁还没有结婚。
父亲回到家里,向女儿讲述这些情况。魏红英一听,浮现一个想法:“如果我现在和张国平结婚,不就可以照顾张绍奎老人家了吗?”
于是不久,父亲带着魏红英踏上列车,来到张绍奎的家里,只见家里几乎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非常贫穷。但即使如此,依旧没有打消魏红英要嫁给张国平的想法。
但张绍奎父子得知魏红英的想法后,却表示反对。他们深知家里的情况,不能耽误魏红英的将来。可魏红英一家人也坚定了决心:“红英就是看你们家里困难,才来的,你们可不能冷了我们一家人的诚心啊!”
如此一来,张绍奎也只能同意,于年6月21日,给魏红英和张国平举行简单的婚礼。从此,魏红英一个弱女子便支撑起这个家。
一开始,为了赚取多元的工资,她来到一家工厂做临时工,每天搬运50公斤的铝材。她不喊苦,不喊累,坚定支撑着。
但由于张绍奎的身体留下病根,张国平也是残疾,每个月多元的工资,远远不能支撑这个家庭。于是她想着能不能做些小生意?
突然她想起,自己曾在家里卖过油条,瓜子等零食,那她能不能自己做些豆制品去卖?她高兴地与张国平商量,两人决定尝试做些凉粉皮去卖。
于是夫妻俩开始在厨房一次次试验,尝试做出凉粉皮。可看着整整三十斤的绿豆粉都用完了,都没能做出凉粉皮,一家人心里拔凉拔凉的,幸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成功做出凉粉皮。
从此每天凌晨,魏红英便推着平板车出门,前往三里外的市场,卖凉粉皮和豆制品。到了中午,魏红英便带着冷馒头,独自坐车去焦作进货。
几天下来,魏红英累得不像话,脸色苍白。丈夫张国平很想帮她,可又无能为力,只好愧疚地叫红英休息会。
年的秋天,三十多岁的张国平坐着轮椅, 次和红英出远门前往焦作。一路上,魏红英边骑自行车,边推着张国平的轮椅,两人说说笑笑,脸上泛起笑容。
路过的邻居不禁佩服:“村里的媳妇没有一个比红英身上的担子更重,吃苦更多,但是从来没有看见过红英愁眉苦脸,脸上总是浮现笑容。”
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张绍奎和老伴的身体都不好,加上张国平又是残疾,因此整个家的重担,几乎全部都落在红英和小姑子身上。
为了养活一家人,她不仅要做生意,卖东西,还要下地种小麦,种菜,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干起活来,将比她身体好的小姑子都甩在后面。就在她生孩子的那天,她还在市场买菜。生完孩子没几天,她又立即下床做生意。
就这样,日复一日,她支撑起这个贫困的家庭。
与此同时,她同样也做到自己当初的承诺,照顾张绍奎老英雄。当张绍奎生病时,医院送饭,有时还推着丈夫一起去20医院给张绍奎送饭,端水洗衣。
一次,张绍奎的旧伤复发,突然想吃柿子。于是在寒冬季节,她七点从家里出发,行走30多里山路,爬上云台山找到柿子,带给张绍奎吃,让张绍奎感动不已。
到了晚年,由于多年征战,加上生活贫苦,张绍奎的身体更差了。年,他胃病发作,痛得全身发抖,脸色苍白。
为了给他治病,医院住院治疗,可没几天,家里的钱便花光了。没办法,红英只好带着丈夫去亲戚家挨家挨户借钱。
走遍附近亲戚,也没能借到元钱, 走了40多里的路,才勉强借到钱。之后又为了给张绍奎治病,张国平瞒着父亲跑了民政局,拿到一百元钱治病。
可这些远远不够,张绍奎看着儿子和红英每天为了钱四处奔波,说:“我们回家吧,等有了钱再治。”
红英笑着说:“没事的,我们去借钱,现在只要我们勤快就能赚到钱,不管欠下多少钱,我们都能还掉。”张绍奎听后,又心酸又无奈,几次偷偷拔掉输液管,偷偷跑回家。
无奈之下,魏红英将张绍奎治病的事情,告诉父母。不久,父母寄来一千元钱,给张绍奎治病。为了安慰丈夫,她还说:“父母那边的日子更好过点。”实际上,红英的父母是附近 一户住土砖房的家庭,其他人都住上了红砖房。
秋天到了,张绍奎心疼红英穿着单薄的衣服,给她50元钱买些厚衣服。几天后,红英借口没有买到合适的衣服,又将钱还给张绍奎,还特意让父母送来以前穿的旧衣服。
春节到了,丈夫张国平想给红英买一套新衣服,可他们在市场上转来转去, 红英只看中一套50元的衣服。小姑子感叹:“以前嫂子刚来还会打扮的,描描眉什么的,现在却什么都顾不上了。”
后来,村里为了帮助张绍奎家,允许他们在小学门口摆摊卖零食。只是每天只能卖几元钱,也赚不到什么钱。
焦作市委书记得知张绍奎的病情后,也带来礼品和元的救济金慰问,张绍奎惭愧,不该,不该啊!之后修武县书记等人也带来元钱和一辆轮椅慰问,更加让张绍奎惭愧,给组织添麻烦了。
随着张绍奎的事迹传出,越来越多人给他寄钱,给予关心和帮助,加上家里人东拼西凑,四处借钱,才暂时解决张绍奎的治病问题。
可不久,张绍奎的病情又犯了,他不敢住院。因为他知道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已经欠下10多元的债务。
张国平和红英不忍心,想推着老人住院治疗。老人哭喊着:“我不住院,不住院。”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老人,流下无奈的泪水。
在亲人的坚持下,医院,张国平和妻子又开始到处奔波借钱。一天,两人四处奔波后,两手空空来到老人面前。
老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一手按住疼痛难忍的胃,一手拉着儿子的手,让儿子唱唱那首歌吧。张国平用走调的声音唱起:“雄赳赳,气昂昂......”唱着唱着,流下眼泪。
老人坐在病床上,也低声跟着唱起这首歌。他说:“这首歌让我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过去我们只要遇到困难就会唱起这首歌。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共产党。”
幸运的是,后来他们在多方人士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的生活,张绍奎老人也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