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相逢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深入开

「本文来源:中国军网」

刺刀对向敌人,温柔留给人民

■解放军报记者康子湛特约记者付晓辉

韩家奇手握刺刀走红网络。马强摄

今年以来,随着《长津湖》《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等影视作品热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感动了国人。感动,不仅仅来自荧屏——在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年轻战士韩家奇的一个“无心之举”,让人们领略了人民军队的“温柔”。

韩家奇自己也没想到,一个“下意识”的动作,竟然让他当了一回“网红”。

在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眼见两名记者要擦身而过,持枪礼兵、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韩家奇本能地将握枪的左手移至刺刀处、护住刀尖,以防记者被刺刀划伤。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收获如潮好评。

“要不是有记者拍下来,我自己都忘了做了这么一个动作。”韩家奇后来说,当时他看见战友们护送烈士棺椁迎面走来,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个志愿军先烈手握刺刀、英勇杀敌的画面,那些曾经停留在画像、书本上的英烈形象,突然变得鲜活而又具体。青松翠柏间,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们还在冲锋……他们恰值青春芳华,正如如今的自己。

余光瞥见两名记者靠近,韩家奇本能地握住了刀尖。那大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本能,大概是一种流淌在军人血液中的基因。

“不一样的年代,同样的军人内核。”网友们说,71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跨过鸭绿江,长眠在异国他乡。今天,在接烈士“回家”时,战士韩家奇“刺刀对向敌人,温柔留给人民”,就是人民子弟兵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的自然流露。

手握刺刀的那一刻,时空交汇、面孔重叠。

那些照片上已经泛黄的志愿军将士影像,与今天新时代的年轻战士交相辉映,在人民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对待敌人,中国军人永远是最勇猛的战士;对待人民,中国军人永远是最温柔的卫士!

对于韩家奇所在部队来说,韩家奇的网络“走红”,留下的远不止一份热度。

“韩家奇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现象。”该旅政委许大伟说,跨越时空的“相逢”,让官兵们得以与志愿军英灵“零距离”接触,一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英雄不再遥远,从礼赞英雄、迎接英雄到读懂英雄、争做英雄,他们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红色基因传承之旅。

走近你读懂你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新闻调查

■安柏阳陈玉博解放军报特约记者付晓辉

走近先烈、学习先烈,该旅官兵在冬训场上奋勇争先。马强摄

棺椁上除了一个编号,再无其他。“‘’,你是谁?”

当得知连队推荐自己参加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任务,身材高大的“00后”列兵武继洋在班长的一脸期待和战友的满眼羡慕中,参加了集训。

入伍前,武继洋就读于一所高校的艺术专业。“又潮又飒”的他热爱文艺、热衷时尚,对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却知之不多。心里“无感”,人自然没劲。每天从早到晚站军姿、走齐步,集训队里的武继洋很快就掉了队。

转变源于志愿军战士宋阿毛那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天雪地里宋阿毛心怀祖国、不畏死亡的刚毅,让武继洋内心有了波澜。他开始好奇,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先辈们,是群什么样的人?自己将迎接的那些“最可爱的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接下来的集训,武继洋比以前用心了很多,最终顺利通过考核。

仪式当天,武继洋抱起棺椁,被震撼了。棺椁上除了一个编号“”,再无其他,这是个无名烈士。

“‘’,你是谁?”武继洋小心翼翼擦拭棺椁、覆盖上国旗,脑海里浮现出那些战斗场景:他或许曾在枪林弹雨中用身体滚过雷区,为冲击的部队开路;或许曾穿着单衣彻夜埋伏在寒冷的盖马高原,徒步追击过敌人……

他的面孔未曾被军功章的光辉映照,姓名也不曾登上光荣簿为后世所铭记。在朝鲜战场上,还有多少这样的无名英雄?

对武继洋说,“”什么都没留下,却又好像留下了很多。也是从那天起,武继洋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0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