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儿行万里路清华大学

编者按

百年征程照前路,躬行践履燃热血。

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和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的情况下,清华学子以“百年接力,强国有我”为主题,组建超过支支队,前往32个省级行政区,有序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夏天,从红色革命老区到高新技术园区,从聆听先辈故事到展望强国方向,清华学子身体力行“植根家国热土,砥砺成长担当”。

初心一百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朝界河鸭绿江的断桥上传来了一首歌。

唱歌人的组合似乎有些不同寻常: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星耀关东实践支队的全体同学,和三位背包游客。但是当我们把这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这片飘满党旗、国旗的土地关联,或许可以体会到他们之间那份共同高扬的热忱。

这个假期,该支队的十一名大一同学前往东北三省开展“重走百年大党初心之路”主题实践,从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战斗的光辉历史,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再到“振兴东北”战略提出后17年的发展现状,他们在实践中回望、了解、感受,尝试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由东北一域,窥党史百年”。

星耀关东支队在鸭绿江断桥之上合唱

在抗美援朝 走过的鸭绿江断桥上,轰炸的残骸与新生的钢筋旁,支队唱起了歌。几名游客从前走过,被支队高亢嘹亮的歌声所感染,于是停下了脚步,问到:“你们唱得真好,我能加入你们吗?”游客的询问让支队成员们感到惊讶与感动,欣然邀请他们加入了合唱。

支队长朱兆盛说:“关东这片土地承载了很多记忆,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感受到。我们支队都是大一学生,在大学 次实践中便选择了这个主题,我们感到很幸运。”

如果说“星耀关东”是“记忆的上溯”,那么“国魂铸梦”便是“记忆的传播”。这个暑期,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的十余名同学组成“国魂铸梦”实践支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安驿学校,他们想为这里的学生上一堂“国旗文化”课。

国魂铸梦支队升旗展示

“同学们对于国旗知识的储备量之大让我很意外,这些知识常常就存在于他们的日常学习中,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孩子们注视国旗时认真而澄澈的目光,听讲知识时迫不及待前倾的身体,让支队员们“恨不得”多教一点,再多教一点。

“我们想点燃一丛火”,而支队员们心里的火,也被点燃了。

回忆起在延安的实践之旅,队员们感触最深的是整座城市的氛围。那些扎根在枣园、杨家岭、梁家河的旧故事,也经由一代代的新讲述者散播向更远的地方。身在革命老区的延安人民对于历史的熟稔,对于家乡红色文化与红色教育资源的自豪,以及时刻饱满的精神状态,早已感染了很多人。于鲜红的底色上描绘青春的绚丽之花,是“国魂铸梦”支队同学们的一致承诺。

问道新发展

10天时间,1个省,4个市,8个县区,9个村庄,总里程公里。

来自水利系的徐辉和他的同学组成“源权活水”支队,回到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中国特色的水权交易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

宁夏,全国七个水权交易试点省之一。水权,指水资源的所有权以及从所有权中分设出的用益权,水权交易的落实有助于实现我国空余农业水向工业水的转变,提升社会用水总效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用水的 利益涉及主体,是千万农民。

一部《山海情》叙写了三十年前宁夏缺水的不争事实,如今的宁夏相较于其他省份而言水资源依旧珍贵。降雨量稀少,没有长流河,这意味着农地上每一次蓄放水都需要被 掌控,而“操控手”正是村民。于是支队走村入户,想和这些老乡们“唠唠心里话”,这其中,有坚守在水泵管理岗位的老支书,有谈起水利工作就十分自豪的水务局站长,有奔波半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书记,也有更多普通却善良积极的农民……

支队与村民进行访谈

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人的沟通让支队同学了解到水权交易最一线的情况,而农民们对水权概念及相关政策的熟知,也帮助支队建立起了对于宁夏更真实、立体的认知。返程后,徐辉在笔记上这样写道:“我被宁夏水利系统基层工作者们扎实敬业的工作态度所感动,我为农民们朴实、温和、真挚的生活方式所感动,我对水权及其交易市场的概念逐渐清晰,也在思考政策制定中公平与效益、目标与实情之间的平衡。”

水养育了村庄,而村民也因为有江河哺育而安土重迁,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中国农村处处蕴藏着值得被观察和研究的现象。

上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先生着一袭土布长衫来到江苏吴江的开弦弓村,写成了代表作《江村经济》。

数十年后,校团委江村训练营的成员们组建“重走江村路”支队,从全国各地汇聚,沿着费老的足迹,再访江村。

开弦弓村在景观上呈现典型的江南村落面貌——青绿树木,河湖纵横,但原先费老笔下那个靠农业维持生活、靠缫丝改良的江南农村,已被整齐的独栋房屋,平坦的柏油马路填满。新落成的“江村CLUB”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正在进行,“重走江村路”支队和河海大学、伦敦政经大学的来访同学一起,在对话题“江村的变与不变”的讨论中展现着青年学生的真体悟、活灵感、新见解,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思想的碰撞,这让队员们十分激动。支队长张书宁说:“住在村中,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来往的访客和学者,历史的厚重让江村引人探究,现代化的变迁让大家看待江村有了更多元视角。”江村的魅力,是常新的。

支队在江村合影

东部的鱼米之乡,人们探寻着发展的新思路;而西部的高原之上,也有一群人传承着文化。“唐风灵韵”支队远赴青海热贡唐卡艺术之乡,试图寻找唐卡真实的模样。

唐卡,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年成功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藏族地区的宗教画转变为供全世界欣赏的艺术品,其中冲突与机遇并存。支队走访了十几位唐卡画师,希望在他们的讲述中理解唐卡。

“省级唐卡画师索南加已经走入创作生涯的黄昏。晚年贫病交加的他,决定这样履行传承的使命——卖掉房子,将所有积蓄投入一本唐卡线稿教程的创作中,他要用手绘的张精美的线稿,让浮躁的世人领略何谓真正的‘度量经’;吾屯下寺的画僧扎西尖措12岁出家,终日念经打坐,揣摩唐卡技艺。寺院香火永续,需要僧人们到周边化缘,扎西尖措有时不得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卖给出价高的外行人。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他会和买家耐心叙说画作中不容更改的佛法传统……”支队长王蕴霏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唐卡绘制过程

当传统与现代相遇、藏族与汉族相遇、宗教与艺术相遇……那些文化碰撞的火花、那些相隔千里的奔赴、那些超越语言的动容,正是唐卡艺术发扬与传承的意义本身。

而“唐风灵韵”支队,也在用他们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故事与故事中闪闪发光的人。

“清”年爱劳动

房屋空置,人口稀少,这是在未被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2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