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数十年若采用韩先楚建议,第四次战役
已经过去了近七十年,但是它仍能给我们留下许多讨论与思考。在这些话题当中,我们除了歌颂 们英勇无畏、坚强如钢铁一般的意志,也会赞叹前线各级指战员们灵活高超的战术运用,还有一些人也会将视线投向敌人的凶残霸道与气急败坏。
处于百废待兴之际的新中国能够和综合国力世界 的美国打一场持久仗并且不落下风,足可见当时中国人民 充沛的战斗力和杰出的战争艺术。
但是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而人是难免会犯错的,因此如果当我们聚焦于某一场具体战事,就会发现历史总会有不完满之处,如果当时的人们做了别的选择,故事就会有不同的走向。
第四次战役爆发
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标志着 的爆发,起初朝鲜军队势如破竹,不但攻占了韩国首都汉城,还一路将南韩势力向南挤压,眼看就要取得朝鲜半岛的统一。然而美国是不能容忍自己的亚洲利益受到损害,因此立即操纵联合国干预 。
有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搅和,这场战争就不再是朝鲜人民内部战争了,战争规模与性质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战争形势也有了逆转。
到同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前后包夹,紧接着美军越过 、占领平壤、轰炸中国丹东地区,显然是要将战火烧到朝鲜半岛以外的其他地方——中国!
面对美国一再越线的军事行为中方也不能够再坐以待毙,10月19日中国人民 开始秘密入朝。此时中方 进入朝鲜联合国军方面尚不得知,因此仍然按照 的指令向前推进。
而由于对局势的乐观估计,联合国军改变了原本东西两线先会合再合力向北推进的计划,决定东西两线各自以师或以团、营为单位向北进发以尽快结束战斗。
敏锐意识到联合国军的东西两线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这是一个战略薄弱点, 联合朝鲜人民 以此为契机一举发动 、二、三次战役,迫使联合国军放弃汉城,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
而美国面对这样的情况仍决定发起一次大的攻击,将 与朝鲜人民军压回 以北,为了抵御对方的攻势, 立即由此前的休整转入防御作战,并向敌方发动反击。
横城反击大捷
为了应对第四次战役, 在前线作了东西两线的部署, 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的西线下辖第38和50军以及人民军 军团,主要在牧野至骊州一带68千米长的阵线上组织防御,抵御联合国军向汉城发动的攻击,为东线争取集结时间。
而东线则主要由 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的第39、40、42和66军和人民军的三个军团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横城与原州一带寻机反击。
年1月31日,联合国军八个师从原州和武陵向砥平里、横城方向进攻,经过东线 与人民军且战佯退,敌军被引诱到了战线深处,眼看我方就要对敌人形成包围态势。
因此邓华抓紧时间向横城之北的南韩军队发起反攻并将其包围在鹤谷里等地区,给敌人造成了大量伤亡,而人民军的歼敌作战也有力支援了东线 。
短短数天的横城反击战给南韩军队与美军造成万余人的战员损失,有力打击了美国人想要将战线北推的阴谋,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场反击战的胜利并没能改变联合国军在主要方向上的攻击,这主要是因为 此后针对砥平里等地的作战并不顺利。
由于对于砥平里的进攻时机已晚,美军已经做好了防御阵地的建设和武器弹药等后勤补给工作,但 方面却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导致自身估计不足,战斗难以为继,只能尽快撤出。
事实上, 之所以没能及时对砥平里发动进攻、给了敌人喘息的时间,并不是指战员满足于横城大捷而有所懈怠,实在是因为以当时东集团军有限的兵力来说,必须在先攻横城与先攻砥平里之间做出选择。
砥平里之憾
原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挑起第四次战役并向北推进的时候,在东线的横城与砥平里形成了两个突出点,这就让 面临着要先攻打哪个突出点的选择题。
东线指挥官邓华认为横城这个地方驻扎的大多数是南韩军队且处于运动当中,战斗力较弱,对于 来说将其围歼的难度大大降低。而在真实的朝鲜战场上, 总司令彭德怀经过多番考虑而最终同意了这一方案,最终的结果我们都已看到。
事实上,与邓华的这个方案形成对照的是西线指战员韩先楚的意见,他认为砥平里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甚至可作为威胁敌人侧后方、震慑全局的要点,应当先攻砥平里。
韩先楚的这个想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后来的历史证明砥平里的确是一处要害,当 打下横城再转而攻击砥平里时,美军方面也已经意识到了其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战术价值,李奇微深知这里已经成为了阻止 的关键所在,因此坚决要求美第十军在此镇守、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都不许撤退。
驻扎在这里的美第10军第23团连忙修筑了直径1.6公里的环形防御基地,并将六千人的兵力全部聚集在里面。
而此时的 方面则是三个军凑出的六个团,人数达到万余人。美方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是在坚固的防御阵地背后是密集、强效的火力,再加上往来频繁的飞机可以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补给,因此在火力方面基本可以完全将我军压制。
方面则认为美军刚刚在横城遭遇重挫,砥平里的防御还来不及组织,人不会太多、战斗力不会太强,但是当队伍踏上前线后才发现即便 奋勇作战、付出了大量伤亡也不能攻下敌人的阵地。无奈之下邓华只能同意了前线官兵要求撤出的请求。
小结:
美军在砥平里的成功防守的确成了第四次战役中阻挡中方进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如果当时采纳了韩先楚意见先对砥平里发动攻击,这一战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砥平里很可能会被我军顺利攻下,因此这也是十分让人感到遗憾的一点。
然而,历史充满了未知,即便砥平里被拿下,但是横城的敌人很可能因此逃窜,或许也会给带来不少缺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