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是压倒明朝的稻草,是努尔哈赤转
明朝的衰败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这其中离不开一个因素——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使得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走向了灭亡,汉族人的统治在此终结,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四十七年的二月到三月间,此次战役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朝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也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的背景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决战,后金军这次的战役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是战争史上各个击破的著名战役。后金是居住在中国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在晚明时建立的政权,万历十一年至万历十六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统一建州各部,又合并了海西与东海诸部,控制了东临大海(今日本海)、西界明朝辽东都司辖区、南到鸭绿江、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的合并,使得后金有了结实的后盾基础。努尔哈赤还确立了兼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职能的八旗军制,努尔哈赤的八旗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女真族整合为一个组织纪律很强的社会整体,不仅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成为了努尔哈赤成就霸业的一把利刃。
努尔哈赤明朝统一中国后,在东北设官置治,建卫设防,万历时从鸭绿江至嘉峪关设置“九边”即九个重镇,其中辽东辖今辽宁大部地区。明朝对女真各部的统治,一面以羁糜政策笼络其首领,封官晋爵赏赐财物;一面分化女真各部,使其互相对立,以便分而治之,这些都有效地控制着女真各部。到了明朝晚期,因为朝廷一直忙于镇压关内的农民起义,无暇再顾及辽东防务,使得驻守辽东的明军荒废于训练,军队战斗力差,导致明朝没有精兵。
鸭绿江萨尔浒之战为何爆发万历四十六年,明朝正处于一个混乱的时刻,朝廷上党争激烈,对辽东的防务松弛,看准时机的努尔哈赤准备攻打明朝。萨尔浒爆发的导火线是明朝对后金国的七大罪状,被努尔哈赤称为“七大恨”,这“七大恨”分别是:第一明朝无故杀害了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第二明朝偏袒其他部女真,欺压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第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第四在建州女真与叶赫女真的部族战争中帮助叶赫,第五明朝支持叶赫将已许给努尔哈赤的女儿转嫁蒙古喀尔喀部,致使建州蒙羞,第六驱逐居住在边境的建州百姓,第七明朝辽东政府派萧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这“七大恨”包含了女真对中原的仇恨,这也致使萨尔浒战役的爆发。天命三年四月,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嘉峪关萨尔浒战役中两方的准备努尔哈赤反明的第一战,攻占了抚顺城以东诸堡、抚顺和清河等地,抚顺等地的被占,使得明神宗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派兵部左侍郎杨镐来主持辽东的防务,并大举进攻后金。第一战的打响,使得明金双方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迎战状态,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在经历第一次作战后,意识代到了与明军作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用来给战士和马匹休息,于是在吉林崖筑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努尔哈赤在明军作战前就已经知晓了他们的企图,所以努尔哈赤在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应该先败其中路之兵,于是决定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6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明朝杨镐提出了作战方针: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四路会攻,一举围歼后金军。
明神宗萨尔浒战役的过程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军发现了明朝的一部军队从宽甸北上,而明朝的主力军已经出了抚顺关向东出发了,并且这支主力军的速度很快,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后,立马部署方案,乘着其他几路军队的延迟,集中八旗兵力攻打主力军,一天后主力军已经来到了萨尔浒,并且兵分为二,努尔哈赤得知主力军已经接近,并且亲自率领六旗攻打,两军交战到天黑,之后努尔哈赤借着天黑对明军放箭,明军伤亡惨重,又乘着大雾,攻占了明朝主力军的营垒,之后后金的援军赶了过来,一起拿下了明朝的西路军,也是明朝的主力军。这次一战,明朝的主力军已经被歼灭,这一战可谓是重要的一战,也是奠定了后金之后胜利的基础一战,这次对明朝主力军的歼灭,使得明朝南北两路的军队势单力薄,处境十分的不利。
宽甸后金天命四年,明朝北路军来到了萨尔浒的东北部,得知主力军战败后,北路军不敢再向前出发了。努尔哈赤在歼灭主力军后,随即将八旗主力转到了明朝北路军,后金的一部骑兵直冲明军的营阵,接着攻破明军车阵,之后努尔哈赤率领亲卫夹击北路军,而明军已经挡不住这个攻势了,打败而逃,金军乘势追击,明朝北路军败退。明朝东路军是明朝失败的一大原因,明朝东路军因山势崎岖,没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也未得知西路和北路的失利,努尔哈赤击败北路军后,立即移兵到东路,并且对其进行埋伏,而东路军的将领也轻信了,之后遭到伏击。杨镐为南路军的将领,他一直坐守沈阳,其他三路的战报也是在几天后才送到的,杨镐听闻后慌忙逃窜,自相践踏,死伤多人。
《清史稿》书萨尔浒之战结果以及历史影响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和后金的胜利而结束。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惨败,使得明朝损失惨重,明朝元气大伤,而另一边的后金,这场战争的胜利,加固了其政权,夺得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后金从此转守为攻,成为了东北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清史稿》中有记载:“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於岐、丰,无多让焉。”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萨尔浒一战为后金入关和占据中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明朝战败后,对辽东地区的管理变得难管理,也使得明军信心大失,明朝朝廷也没有提出什么应对之策,明朝的政权逐渐颓败,这也是导致后来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是压倒明朝的稻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