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去朝鲜前,向妻子交代了4件事
年10月24日,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结晶诞生,毛泽东取名岸英。在他出生的时候,困扰他父亲的泥木工人罢工刚刚结束。在毛泽东和杨开慧心中,这个孩子是他们的“小幸运星”。
然而,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工作,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四处流浪。毛主席看着年纪稍大的孩子,常常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个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百里路!”
毛岸英不到5岁时,她跟随父母从长沙到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年,大革命失败了,为了找到解决办法,防止他的亲人不受到反动派的迫害,毛泽东要求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半仓农村的祖母家。
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必须把自己的爱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安置好,这样他才能安心,全心全意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然而,这种分离成为杨开慧和毛泽东之间的 一次会面。
自分离以来,杨开慧与毛泽东失去了联系,她从未忘记为革命斗争作出贡献。她在抚养三个孩子的同时,还多次团结群众进行地下斗争,其中在平江,湘阴边境组织领导了多次地下武装斗争。
年,由于红军屡次进攻长沙,湖南军阀何健打不过,只能将对红军的不满发泄在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身上,想逮捕杨开慧,威胁毛泽东投降,甚至悬赏银元捉拿杨开慧。
在群众的掩护下,杨开慧多次脱险,但最终被捕。年10月24日,杨开慧回到半仓老家探望年迈的母亲和三个孩子时,被军阀间谍直接逮捕。
毛岸英今年才8岁,当他看到有几个人拉着他母亲时,他站在母亲面前,肩膀无力,大声喊道:“不要抓住我母亲,我妈妈是个好人,放开她……”
但是敌人怎么能认为孩子们勇敢呢?只是狠狠地对毛岸英说:“让开,不然你就和你妈妈一起去。”
面对敌人的凶残,一个孩子怎么能不害怕呢?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躲在杨开慧身后,而是在挡在他母亲前面。 ,敌人直接将杨开慧和毛岸英带走。
杨开慧入狱后,他的家人一直在努力拯救他。他的母亲和弟弟杨开志去南京寻找教授和名人,如张世钊和蔡元培,他父亲杨昌济及老友,并要求他们共同写信给国民党当局。
在国民党将领的压力下,何健只能推迟对杨开慧的处置。他没有在监狱里残酷地惩罚杨开慧,而是选择说服她投降。你知道,杨开慧的身份并不微不足道,她是毛泽东的妻子,如果她能投降并宣布与毛泽东离婚,那将对当时的共产党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
对此,杨开慧始终只有一句话: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面对杨开慧拒不投降、要求释放杨开慧的压力越来越大,何建起杀心,决定向杨开慧开枪,并将其尸体暴尸三天。
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押送至浏阳门外狮子岭刑场执行死刑。行刑时间到了,刽子手向杨开慧开了两枪。杨开慧只听了“砰砰”的两声枪响,就摔倒在地。此时,杨开慧并未死亡,中午,刽子手被敌方首领再次派往雷丁岭,直接开枪打死了杨开慧,杨开慧才只有29岁。
母亲去世后,毛岸英在狱中身患重病,他对母亲的思念永远埋在心里。
杨开慧死后十多天,毛岸英才被他的叔叔杨开志保释出狱。奶奶和叔叔担心再次受到迫害,不得不再次出发,悄悄地把三个孩子从半仓送到上海,投靠他们的叔叔毛泽民。为了安全起见,这三个孩子被改名为杨永福、杨永寿和杨永泰。
在她叔叔的安排下,毛岸英和她的两个弟弟被安排到大同幼儿园学习。孩子们安顿下来后,毛泽民夫妇很快离开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由于紧急情况和担心孩子在路上会发生意外,他们无法向兄弟解释,所以把孩子留在了上海。但不久,毛岸英的胞弟毛安龙就因病去世了。
年,中共在上海的地下党务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儿园的真实身份被彻底暴露。无奈之下,党中央不得不解散幼儿园,疏散儿童。
这也使得已经孤身在上海的毛岸英兄弟成为孤儿。为了确保毛安英兄弟的安全,党组织选择将他们安排在大同幼儿园创始人之一董建武的家中寄养,并每月支付30元的生活费。
然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年,中共中央迁至江西瑞金,导致党的经济支持中断。与此同时,董建武的地下党身份被曝光,不得不四处逃窜以避免追击。然而,董建武的妻子黄慧英开始不喜欢毛岸英和他的兄弟们,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中央支付的生活费,只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温暖的衣服,他们经常被殴打和责骂。
兄弟俩也离家出走,开始了流浪生活。无处可去的毛岸英只能带弟弟去寻找一座破庙,暂时住下来。虽然她的母亲去世了,她的父亲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兄弟俩的生活不得不继续下去。
为了生存,毛岸英和他的兄弟只能靠捡垃圾、捡烟头、卖报纸、推摩托车和做童工来挣钱。尽管如此,只是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罢了。有时他们被老板打,但他只能为自己和兄弟忍气吞声。
有一次,当毛岸英准备回家的时候,当他经过一根电线时,他发现地上有一小块粉笔。他直接拿起它,在电线杆上写了六个大字:打倒帝国主义。这一幕碰巧被一个间谍看到,间谍立即抓起路边的铲子,朝毛岸英的头挥舞。毛岸英立即失血过多,昏倒在地,脑部严重受伤。
即便如此,毛岸英也没有倒下,在照顾弟弟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学习。为了买一本小学字典供学习,兄弟俩三个月没吃早饭就买了这本字典,然而,这本小词典一直为毛岸英所珍爱。
兄弟俩的流浪生活持续了五年,长期以来,上海地下党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毛岸英,毛岸庆的下落。皇天不负有心人呀,于年,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两兄弟。为了保证这兄弟的生命,避免他们受到敌人的迫害,党组织派他们到莫斯科一起学习。
在参加 之前,他有四个“遗嘱”
离开上海来到莫斯科后,毛兄弟珍惜现在的生活。在这五年的流浪生活中,他们不敢相信自己有一天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年,毛岸英和毛岸庆正式就读于莫尼诺国际儿童学院。
毛岸英和毛岸庆被安排到莫斯科学习,这也让毛泽东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已经10年没见到孩子了,但他非常想念他们。
年,有人带来了毛泽东两个孩子的照片。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毛泽东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现在,他那会思考的孩子长大了,心里自然有说不出的悲伤。抚摸着照片中两个孩子稚嫩的脸庞,他想去莫斯科看看孩子们,但繁重的任务压在他的肩上,所以他不能离开,所以毛泽东选择用家庭信件来表达对他们的思恋,他经常给两个孩子寄一些书。
在国外生活的10年里,他不仅成功地进入了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而且在毕业后获得了中尉军衔,后来,他还参加了苏联对德国的反击。
年,毛岸英回到祖国,遇到了与他分离18年的父亲。根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自从毛岸英回国后,毛泽东的心情一直很好。
回家后,毛岸英还遇到了刘思奇,一位令她感动的女性,并于年正式结婚。
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年6月, 爆发,面对烧向鸭绿江的战争。毛泽东也不知所措,因为这是人民军队 次到国外作战,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国侵略者,没有人能准肯定这场硬仗是输是赢。
毛泽东最担心的是抗美援朝朝鲜军队司令的人选。毛泽东考虑了很久。从对朝鲜军队的熟悉程度来看,林彪无疑是 人选。毛泽东是 个指挥林彪的人。
然而,林彪病了,我不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恐怕林彪的身体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人,彭德怀,然后紧急打电话给彭德怀在西北返回北京的命令。 ,彭德怀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召唤,并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被任命为中国人民 司令员和政委,率领军队渡过鸭绿江
在彭德怀准备率领军队前往朝鲜的前一天,毛泽东在设宴送行,只有一个人陪同他——毛岸英。
吃饭时,毛泽东指向毛岸英对彭德怀说:“我这个儿子啊,他想跟你去打仗,他要我批准,可我没有这个权利,得看你这个司令员呐,你看要不要收他做你的兵?”
彭德怀很是惊讶,立即语重心长的说:“岸英啊,去朝鲜有危险,美国飞机到处轰炸,你还是在后方嘛,搞好建设也是为抗美援朝做贡献呀!”
毛岸英一听就急忙说:“彭叔叔,彭叔叔,你就让我去吧,我在苏联的时候,当过兵的,参加过苏联和德国的作战,一直攻打到了柏林呢!
彭德怀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把目光转向了毛泽东,毛泽东明白了彭德怀的意思,笑着说:“我替岸英向你求个情!”
彭德怀一听就爽快地说:“那行,我收下你,不过到了战场上,你可一定要听我的指示。”
毛岸英的眼睛亮了起来,高兴地说:“行,行,只要能让我上战场,怎么都行!”
据刘思奇回忆,毛岸英去朝鲜的前一天,她也回家告诉了自己很多事情。当时,她不知道毛岸英要去朝鲜,毛岸英只告诉她,如果他出差,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他可能不会收到一封信,并告诉她不要担心。
在临走前,毛岸英和刘思齐交代了4件事情。
件是将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刘思齐完成学业,不要着急工作。
第二件是每周六都要去看看爸爸,不要因为他不在了,就不去了。
第三件是要帮助毛岸青,因为毛岸青自理能力差,希望刘思齐可以帮助他照顾弟弟。
第四件是让她在接触江青的时候,要多加留意。
刘思奇对这一委托感到不解,他总是认为毛岸英没有告诉他什么,刘思奇把江青送走后,毛安英出去了,回来了。离开前,毛岸英向刘思奇深深鞠躬,刘思奇只是觉得奇怪,但没怎么想。
直到毛岸英去世,她才意识到毛岸英告诉她的四件事都是遗嘱。深鞠躬也是一种理解,在战场上随时可能死亡。毛岸英选择后者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为祖国冲锋陷阵,二是愧对妻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第二次抗美援朝战役开始之前,毛岸英参加了对我军俘虏的一名美国囚犯莱斯少校的审判,并担任翻译。
审判结束后,他先整理了一份审判笔录,然后根据彭德怀的指示,写了一份通知,将莱斯提供的信息通知全军。这时,杨凤安进来问:“毛秘书,通报写得怎么样?”
毛岸英仔细看了看他写的东西,回答说:“差不多了,只剩下结尾了。”
杨凤安笑着关切地说:“我们出国已经一个多月了,你父亲一定很想你,该给他写封信了。顺便说一下,附上记录稿,这也是汇报吧!”
毛岸英笑着说:“是呀,我该给爸爸写封信了!”
那天,四架美国轰炸机“造访”了大禹洞,在他们临走前投下两枚炸弹,炸毁了山坡上的变电站。同日下午,侦察机再次飞行,巡航,再次离开。
根据进入朝鲜一个月的经验,洪学智发现:凡是敌军侦察机来勘察过的地方,第二天一定会被轰炸。
他急忙赶到邓华面前说:“伙计,明天敌机一定回来轰炸大榆洞,咱们赶紧研究一下防空吧?”
邓华听后说:“那赶紧通知老总呀!”
洪学智急忙去找彭德怀说:“老总啊,敌机今天来侦查过了,明天可能会来轰炸,邓华让去研究一下防空问题。”
彭德怀垂着脸说:“我不怕美国飞机,也不躲,我不去开会。”
洪学智摸了摸鼻子。知道了彭先生的坚定,他不得不回去告诉邓华:“你知道老总的脾气,你还叫我去,老总一听要防空、躲飞机,就很不高兴。”
邓华只是笑了笑,虽然彭德怀没有参加,但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司令部的干部战士必须在明天凌晨前解决温饱问题。拂晓后,所有人都应跟随大军进入防空洞,随时待命。
但谁知道第二天,只有一个人不愿意服从命令,那就是彭老总。面对老总的固执,洪学智又出来了,终于把彭德怀拖进了防空洞。
当大家焦急地等待敌机时,杨凤安突然看到毛岸英穿着羊毛外套向高瑞欣走出来。
杨凤安连忙问:“你在干什么?”
“下去拿点东西。”毛岸英大声喊道,显然忘记带东西了。
杨凤安也想不起来,说:“快回来,敌机很快就要来了。”他们火速冲下山。
但转眼间,敌机飞向大禹洞,直接向彭德怀作战室投掷了数枚炸弹。彭德怀的作战室门在西南角,此时,毛岸英和高瑞新坐在会议室的后面,没有时间跑出去。
彭德怀以为大家已经安全疏散到山上了。敌机飞过时,彭德怀站在防空门前问杨凤安:“都跑出来了吗?”
杨凤安惊恐地说:“好像高瑞欣和毛岸英还在里面。”
彭德怀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说:“去看看。”这时,毛岸英和高瑞新已经死了。
彭德怀快步走到山脚下,站在被轰炸的战斗室前。他盯着那两具烧焦的尸体,很长时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人害怕侦察机稍后会检查情况,他迅速将彭德怀拉上山,进入防空洞。彭德怀不停地说:为什么偏偏是岸英呢?岸英呀,不让你来,你偏不听,你和我说你有战斗经验,你说你参加过苏联红军,参加过苏联装甲兵部队,是上尉,哪想到你年纪轻轻的......””正如他所说,令人窒息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高瑞新和毛岸英的去世让彭德怀沉浸在悲痛中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后来,彭德怀要向中央军委报到时,亲自起草了一份不到30字的电报,因为他想把毛岸英的牺牲包括在内,彭德怀写电报花了一个多小时。电报写道:
今天, 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年11月25日,电报发回中国后,接收者感到惊讶。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封电报,主动把它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收到电报时也感到震惊,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选择压制它,以免影响主席的情绪。直到年1月2日,他才将电报交给主席的机密书叶子龙。
据叶子龙回忆,主席看到电报时,盯着看了很长时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闭上眼睛说:“战争嘛,总要有人伤亡,没关系!”
后来,彭德怀回国后,亲自向毛泽东汇报了毛岸英牺牲安制的情况,并对“未能保护岸英”表示歉意,要求给予惩罚。
毛泽东虽然心情很沉重,但还是安慰了几十年来与他风雨同舟、甘苦的同志们:“人们:“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因为他是主席的儿子就不能牺牲。人死不能复生,他这么年轻,为这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而牺牲,是尽到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面对主席的理解和安慰彭德怀很是感动。
对于毛岸英的安葬建议,众说纷纭。 ,彭德怀向周恩来建议:“安英是中国人民 中的一名普通士兵”,能否像主席强调的那样,把尸体安葬在朝鲜?这个想法不仅得到了周恩来的赞同,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赏。
毛岸英的牺牲自从被主席知道后,就从来没有主动向任何人提起过。很多人都认为主席是太伤心了就别提了,但谁知道,自从毛岸英的死,主席珍惜他的儿子的遗物26年?
年,有关部门在整理年主席遗物时,发现了三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围巾,经仔细鉴定,这些遗物属于主席之子毛岸英。毛岸英去世后,主席将与毛岸英有关的东西一直留他身边。这些物品被主席珍藏了26年。作为人民的首领,他始终将儿子的思念藏在心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