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时候,被烈士罗盛教救出的朝鲜小

导语:

“雄赳赳,气昂昂, ……”。昂扬的歌声仿佛萦绕耳畔,这场震惊了美朝两国甚至震惊了整个世界的战争被称为 ,又被世人称之为 。

在这场爆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战争中,中国牺牲了十九万七千多名志愿兵。在小学课本中,魏巍的代表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以 作为历史背景进行的文学创作。

这场长达三年战争中,无数战士英勇牺牲被铭记史册,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的杨根思、火势蔓延全身却放弃自救而壮烈牺牲的邱少云,在朝鲜上甘岭地区高地牺牲的黄继光,与四十个敌人同归于尽的伍先华……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跳入冰河救起朝鲜小孩而壮烈牺牲的湖南籍烈士罗盛教。

罗盛教是谁?他做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深地纪念他?

罗盛教,原名罗雨成。从小家境贫寒的他于年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这样家庭之下的他,心地善良,也为他英勇救人不畏牺牲打下了基础。

年,年仅18岁的罗盛教决心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年随中国人民 部队共赴朝鲜,同朝鲜人民一起参与对美的 。20岁的他与众多参与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 战士一样,不仅做到了对抗侵略者,而且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次入水,罗盛教毫不犹豫勇救落水少年崔莹,不幸壮烈牺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 的中国人民 战士,离开却是来的那样猝不及防,在那个冬季成为了一名英烈。年1月,正值冬季,几声不同寻常的呼救声引起了和战友一同练习投掷榴弹的罗盛教。

几名朝鲜少年在河上滑冰,笑声阵阵,一切都是很安静祥和的样子。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和谐的画面。一同玩耍的一名朝鲜少年崔莹不小心掉进了冰窟里,另外几名少年立刻惊叫呼救。

罗盛教刚刚做完早操,经过那里,正好听见了呼救声。他立马奔向河面,一边奔跑一边将自己的棉衣棉裤脱掉。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罗盛教穿着单薄的衣裳毫不犹豫地跳入冰窟,只为潜入水下寻找落水少年。好一会,他才浮出水面,深深的吸了口气之后,再次潜下水寻找少年。

命运似乎总是爱开玩笑,就在崔莹即将爬上冰面之时,就在这场营救行动即将宣告胜利之时,冰面,塌了。筋疲力尽的罗盛教凭借着 的力气再次潜入水中救人,他几乎用尽全力把少年托举上岸,而自己却因气力耗尽永远地留在了湖里。英勇救人的罗盛教就这样,将自己永远地定格在了21岁这个本该前程似锦的年纪。

被罗盛教救起的朝鲜少年崔莹是否有感恩罗盛教之心呢?

崔莹在被罗盛教救过后,一直心怀感激,曾三次访华,慰问罗盛教父母。年,崔莹作为朝鲜访华团成员到达北京。年,崔莹等人在湖南省民政厅厅长等人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罗盛教的故乡。

一下汽车,崔莹就奔向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老先生,二人拥抱在一起。朝鲜代表团来到罗盛教的家乡,见到罗盛教母亲时,崔莹立即上前抱住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两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他们互相问候,夜晚,崔莹还和罗盛教父亲同榻而眠。

第二天早晨,罗盛教的母亲亲切的询问崔莹睡得是否安好,崔莹用流利的中文回答很好。在吃过早饭之后,罗盛教父亲母亲还为崔莹准备了小礼物,朝鲜代表团也准备了一些礼品给他们。而后双方道别。也许是受到了恩人的鼓舞,崔莹在成年后之,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朝鲜人民军军四、朝鲜为纪念罗盛教而做出了哪些举动?

全村的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来哀悼这位英雄。全村的村民都来到了河边,围在罗盛教遗体旁,像在送自己至亲一样失声痛哭。被罗盛教所救的崔莹更是悲不自胜:“罗同志救了我,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

朝鲜更是将其献身的河流改名为“罗盛教河”,甚至对被救少年崔莹所在的村庄和安葬他的山也都进行了改名。为了纪念这位“最可爱的人”,朝鲜人民更是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罗盛教的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也为罗盛教题匾。

总结:

有人这样评价罗盛教:“一腔热血救人于危难,一身正气化陷于绝境。”尽管他的生命只有21年,但是他舍身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这是罗盛教精神,更是中国精神,这样的精神即便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也不会变得暗淡无光,反而更加的熠熠生辉。

他的精神作为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将一直激励鞭策着无数中华儿女砥砺前行,自觉将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报效祖国。而无数的中华儿女以罗盛教为榜样、为偶像,在保家卫国的同时,舍己为人,不怕牺牲,发扬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