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白虎团14分钟13人打掉韩军 团部
《孙子兵法》里有一条“兵不厌诈”,但“兵不厌诈”最早是出自于《韩非子.难一》:
“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这“诈”字一听,似乎不是什么正大光明之举,但古往今来,“兵不厌诈”的例子却屡见不鲜,且往往总能发挥出奇效,出奇制胜,在71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同样有这么个经典例子。
年, 进入到第三年,此时中美双方的谈判也已经基本成型。虽说是和谈,但是这和谈又何谈容易呢?
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的 次谈判是始于年7月10日,这期间不断地打了停,停了打,就这么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大小会议多达余次,其中最短的一次会议甚至只有25秒,让人深刻领悟有一种开始叫做结束。
夏季攻势
时间辗转至年,此时我军方面的态度依旧强硬,我们始终坚持要“以打促谈”。为了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以便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我们想要的利益。 从年5月开始,就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主动发起了夏季攻势。
在夏季攻势中,此时的美军方面其实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疲软态势,美军士兵也普遍有了厌战情绪,无心恋战。
毕竟曾不可一世的骄傲美军,原本计划的是要在朝鲜战场上速战速决,但无奈天不遂人愿,硬是将这场 打成了一场消耗战。美国人不仅高估了自己,同时他们也远远低估了中国人民 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力,且 们只会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神情哀伤的“联合国军”士兵于是夏季攻势的前两次战役,我们果然没白打,不仅收效显著,也再次将美国人重新拉回了谈判桌。并于年6月8日,在停战会议上达成了有关于战俘问题的相关协议。
但是中美双方的谈判历程又怎会如此顺利,这一次的谈判无一例外地又再起波澜,看到自己的盟友美国要停战了,这时候,南朝鲜军队急了,跳出来极力阻拦,做着 的垂死挣扎。
南朝鲜士兵或许是得到的教训还不够,不到走投无路的那一刻,李承晚集团又怎肯罢休,他们单方面宣布 还远没有结束:“一致反对停战条款”,甚至高呼着要在鸭绿江畔再进行一次全面军事反击。
李承晚这时我军意识到再给南朝鲜军队以沉重打击,尤为必要,于是我军决定发起夏季攻势的第三次进攻行动,给予其充分压力,力求重创南朝鲜军队,便于我军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年6月20日,毛主席也给彭德怀总司令紧急发来电报要求:
“停战协定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适宜,要视情况发展再决定,歼灭南朝鲜军万余人极为必要,马上就打,越早越好!”
彭总视察前线彭德怀总司令也对此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这个李承晚不识好歹,再给他点颜色瞧瞧也是完全应该的”。
金城战役打响
年7月13日,金城战役在一阵阵响彻云霄的炮火声中正式打响, 当时也清楚金城战役将成为了 在停战前的 一战,所以其意义非凡。
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 部队也势在必得。因为有了此前多场战争的经验,所以对于这一战 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 专门集结了多门各类型火炮,坦克20余辆。此外,还有上万吨的后勤物资,来随时补充战场前线所需。
金城战役打响前, 坦克部队宣誓开战仅28分钟, 方面就已经向敌军疯狂打出了吨的炮弹。据《美国第八集团军简史》的记载:
“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头上呼啸,在呼啸声中,他们前赴后继地攻击这个地区的大韩民国防线。在一阵猛攻下,前哨阵地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垮了。”
金城战役中 火箭炮发射一轮炮击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则是,由20兵团新任司令员杨勇所带领的5个军向4个南朝鲜师所发起的新一轮猛烈攻势。
杨勇将军可是我军“三杨”之一,在杨得志、杨成武都先后在朝鲜战场一展雄威以后,又怎么能少得了杨勇呢?于是对于作为收官之战的金城战役,由杨勇负责指挥作战,压轴出场也是理所应当,万众期待。
杨勇上将事实证明,杨勇和他所带领的20兵团的 们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仅用了一个小时,便顺利拿下敌军阵地,在弥漫的硝烟和冲天火光中,皆是 们奋勇杀敌的身姿,整个阵地已经被 们所完全主导了。
金城战役中的此时,作为南朝鲜 师的首都师第1团也被打蒙了,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这支 部队,竟能打出如此凶猛的炮火攻势。
只知道,在片刻间,便是上千发炮弹猛烈袭来,即便这支首都师也紧跟着发了疯似的大量倾泻火力,但是也依旧是杯水车薪,难以凭一己之力扭转此时的战场局势。
奇袭白虎团
“韩国 荣誉师”南朝鲜首都师是谁?或许一些朋友还对这个称呼有些许陌生,但如果说“白虎团”,相信很多朋友一定就有所耳闻了。毕竟我国曾经的一出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奇袭白虎团》剧照金城战役中与 交手的这支首都师,正是南朝鲜四大主力师部队之一,同时也是头号 师,由于其旗帜,师徽等的图案是一只长着大嘴獠牙的白色虎头,因而也被称为“白虎团”,在南朝鲜中更是有着“ 猛虎”的美誉,也是美军眼中的“韩国 荣誉师”。
然而,正是这样一支装备精良,兵力充足的 部队,却也在与 的交手中败下阵来,顿时黯然失色,全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就在 主力对这支白虎团的前线部队展开围歼行动的同时,另外一边, 的一支精锐特种小分队也正准备要直捣白虎团团部。
这支小分队来自于 第团的一个侦察连队,别看只有区区13人的兵力,但这13人却个个都是我军侦察兵中的精锐,其负责带队指挥的更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杨育才。
此时的他们一个个都身着南朝鲜军的军服,每人皆配备有 、冲锋枪、手雷,燃烧弹等武器,除此以外,还有绳索、军用破坏剪等特战工具,顺带还带上了一位朝鲜向导。可谓是全副武装,一看这行头,便知此番定是要去大干一场了。
向白虎团团部进发不过,此番前往白虎团团部所在地的路途并不顺畅,因为白虎团团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金城南侧的山谷之中,也叫二青洞。所以13人侦察部队此次前去的路途也极为凶险,地势险要,几乎都是被险峻的山峰所包围,边上就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小路贯穿整个山谷。
进攻无奈之下,13人小分队只能穿山钻林,谨慎前行,一步步向二青洞进发。但眼看着在距离二青洞仅有6公里的时候,却偏偏又冤家路窄,凑巧遇到了一支南朝鲜巡逻队伍。
这时候,杨育才灵机一动,假装自己是护送美军顾问的南朝鲜兵,并说着自己也听不懂的有限的“英文”,向惊慌的南朝鲜巡逻兵进行解释,这一关到这里算是让人长舒了一口气,顺利通过。
韩军13人小分队继续行进,到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白虎团团部的外围区域时,这时候他们被一道带有电的铁丝网所阻拦在外。
虽然此时已是漆黑一片的深夜两点,但白虎团团部依旧灯火通明,那灯光照亮了整个指挥所,此时隐蔽在外围草丛的13人小分队正仔细的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于是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想要直插入白虎团是一项格外艰巨的任务。因为在白虎团团部的周围,还部署着一个坦克连,一个装甲兵连,整整十余辆坦克,20多辆装甲车,军车等将团部指挥中心紧紧包围其中,似乎连一只苍蝇也不放过。
13人对阵对方几百人,外加坦克和装甲车?虽然13人小分队也几乎武装到牙齿,但毕竟没有重火力武器,所以想要直接对白虎团团部发动进攻,这并不现实。
虽然也知道此次行动难如登天,九死一生,但是13人小分队依旧共同表态:“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掏掉白虎团团部。”
这时又总是这么凑巧,一名南朝鲜上尉军官突然走了出来,来到深夜寂静无声的小路上。
见状, 的其中两位侦察兵便一声不响地先将这位南朝鲜军官一起弄到了杨育才跟前,不知是否是贪生怕死吓破了胆,还是被 对战俘的优待条件所吸引,这位南朝鲜上尉军官竟然同意带着 13人小分队,沿着小路,直达团部。
就连在通过哨岗时,也格外顺利,或许是因为这些南朝鲜哨兵看到是自己领头上司带的人进来,所以也没有过问半句,就这样,13人小分队便不费一兵一卒,大摇大摆,轻轻松松的到达了南朝鲜团部。
突袭事有凑巧,此时的白虎团团长崔喜寅上校和副师长林益醇正在门内召开战争紧急会议,于是来到团部门口的13人小分队,瞬间“变身”,
一脚踢开了团部大门,此时,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屋内的崔喜寅、林益醇以及部分南朝鲜军官都不约而同的一起转过头去,直直的盯着眼前身着南朝鲜军服的 战士们。
隐蔽接近还没待他们回过神来, 13人小分队便展开了猛烈的机枪扫射,在仅仅几十秒的时间过后,在一阵此起彼伏的激烈的枪舌过后,屋内将近七十多名南朝鲜军官接连倒在 的子弹之下。
完成击杀任务的13人小分队,待要走出门时,墙边上一个铁架子却又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原来这个铁架上还挂着一面旗帜,而这面旗帜正是绣着精美白色虎头图案的白虎团军旗。
杨育才二话不说,拔腿就冲过去,一把将这面军旗扯下。
于是,这面象征着南朝鲜 部队的军旗就这样成为了 的战利品,也象征着 在此战中大胜了南朝鲜军。随后,13人小分队又急匆匆携枪出门,临走时依旧不忘扔一颗手榴弹将其团部炸毁,以绝后患。
紧接着,二青洞附近只是听到一阵阵的枪声,而这枪声足足响了有一个多小时,但也正是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13名中国 战士们,凭一己之力摧毁了整个白虎团团部。
攻下指挥部以后,还顺道将团部周围的军火弹药库,油库等都悉数炸了个遍,一时间火光冲天,烈火燃起,几乎照亮了整个夜空,白虎团团部乱作一团。
剩下的南朝鲜军也搞不清楚此次究竟来了多少 ,再加上没有了军队指挥官以后,他们也都只顾各自逃命,四处逃散,战斗意志全无,根本没想过要反击这件事。
金城战役中被俘韩军于是,13人的 侦察小分队就这样轻松地取胜了。据后来的战场统计,在14分钟的时间内,仅13人的兵力,却消灭了多达名敌军(包含那70多名南朝鲜军官),其中被击毙的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同时还俘获南朝鲜方面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
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会这样短的时间,以最小的损失,换来了如此巨大的胜利,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们自己却都全部毫发无伤,堪称一次朝鲜战场奇迹。
记特等功!
这次捣毁白虎团团部指挥所的行动也对整个金城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后来人们才专门将这段战场战绩改变为了样板戏《奇袭白虎团》,甚至还拍了相关电影,以此来纪念这一胜利。
为了表彰杨育才,及其所带领的另外12名 侦察兵,在歼灭南朝鲜 部队“白虎团”的行动中所作出的突出表现和功绩,年10月13日, 总部专门为杨育才记特等功,而13名侦察队员更是荣立集体特等功。
当初杨育才拿走的那面白虎团旗帜,历经岁月流逝,历史变迁,时至今日依旧还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作为藏品。
博物馆内的虎头旗它静静地躺在那儿,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那段战场风云岁月,同时也在向世人见证着白虎团曾经的惨败,以及中国人民 曾创下的那一段战场神话。
缴获的白虎团团旗奇袭白虎团,是一段历史,也是一段传奇,更是一段真实的经历。兵不厌诈,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在面对敌军比自己要强大的时候,要懂得因地制宜,因敌而动,出奇兵,方才有制胜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