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消息传到功德林,此人转变非
胜利,消息传到功德林,此人转变非常大,后被 批特赦
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 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 ,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 的伟大胜利。
消息传到功德林,那些曾经的军人,如今的战犯,听到消息后非常触动,其中有一位转变特别大,积极改造,后来还被 批特赦,他是谁呢?
一批特殊的犯人
年,北京的功德林监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犯人。华东战场的80名国民党高官战俘被送到这里改造。黄埔军校一期生杜聿明也在其中。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参加东征、中原大战、第四次“围剿”等。年底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副师长,与关麟征共同率部参加长城抗战,与日军血战3昼夜。年担任 个机械化部队陆军装甲兵团的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
年,装甲兵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杜聿明任师长,后来又扩编出第五军,杜任军长。年底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后担任中国远征军 路副司令长官,率部入缅作战。
抗战胜利后,奉命接收东北,担任东北保安司令,后担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年1月10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张老庄村被俘,然后被送到了功德林监狱。
进到功德林监狱后,杜聿明被关进了一个单间里,他将在这里接受改造。
献策
杜聿明的命运代表了一批跟随国民党的黄埔毕业生命运。与杜聿明境遇相似的,还有黄埔生黄维、宋希濂、范汉杰等。
他们被要求写自传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写学习心得,对比新旧社会的区别,并要在小组会上谈心得体会。他们的这种被改造,使他们心情非常复杂。
不过,尽管在高墙之内,他们对国家命运的赤胆忠心始终没有改变。
年6月, 爆发。高墙里的黄埔人内心深处的热情再次被点燃,纷纷为战争出谋划策,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杜聿明也坐不住了,他主动找管教谈话。他说,美国人装备好,火力强,但训练简单,尤其缺乏战略战术研究,因此整体战斗力并不强。
杜聿明的巨大转变
的胜利,让这些高墙之内的黄埔人震惊,他们开始真正佩服共产党人,他们服了。同时也明白,只有老老实实接受改造,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年,分散在全国各地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被集中到北京功德林。
此时的杜聿明也从单间里搬了出来,住进了集体宿舍,不过他仍然沉默寡言,他喜欢一个人散步,有时候他会静静地望着被高墙隔绝的天空,还有偶尔飞过的鸟儿,不知他想到了什么。
有时候他一个人远远望着那些做健身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看着他们抬起老胳膊老腿,费力地或是笨拙地活动着。老了,他们都老了,再也不是那些个当年在抗日战场上端起机关枪打鬼子的老兄弟了。
时光飞逝,天地已经“旧貌换新颜”了。
杜聿明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开始研究马列主义,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学习《论持久战》时,他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
年春,功德林监狱组织战俘们到长春、天津、武汉等大工业城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参观,让他们感受下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能力。
在长春的汽车制造厂,他们走进车间,当一辆刚刚组装好的汽车驶出时,爱车如命的杜聿明走上前,摘下近视镜,仔细观察起来,他还在管理员的同意下,亲自上车开了一圈,感受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汽车。在武汉,他们看到了宏伟的长江大桥。
此时,新中国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为共产党人取得的成就而震撼,共产党不仅创造了新社会,还能很好地建设新社会。这让他们改变了将共产党当成“土八路”的看法,他们有些人已经完全臣服了。
后半生致力于祖国统一
年12月,特赦大会在功德林召开,首批特赦的战俘有10人,杜聿明是其中之一。
名单宣读之后,杜聿明好像没有反应过来。那一刻,估计这十几年的点滴,历历在目。他走上前,对主席台恭恭敬敬地鞠躬。
他们真的改造好了。
人生之旅中,几乎所有人都被生存的本能推着前行。现实的残酷磨灭了他们天下千秋的情怀。他们没有超出生存者的境界。生存才是 的真实。
杜聿明后半生一直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年病逝,终年76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