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岸英合葬的烈士,烈士证编号001女

年,电视剧《毛岸英》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上映,这部电视剧是专门为了纪念 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剧中的主人公毛岸英和高瑞欣壮烈牺牲的一幕,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在观众面前,引发观众无限的感伤和缅怀之情。也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与毛岸英朝夕相处、一同牺牲的高瑞欣烈士,此前高瑞欣的故事鲜为人知。那么,他23岁的年轻生命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走上抗美援朝前线的?他的家人又在哪里?

彭德怀急电 野战军,高瑞欣紧急入朝

高瑞欣

这张照片是原 野战军副参谋长、 副参谋长、开国少将王政柱生前珍藏的,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高瑞欣烈士,高瑞欣在王政柱身边工作了5年。年,高瑞欣接到命令后,奔赴朝鲜,拿出自己的照片送给王政柱,作为临别留念。可没有想到,这竟成为了两人的永别。

年6月,王政柱担任中央军委作战局副局长,这是我军核心指挥机关,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抗战时期在这个部门工作过的同志,建国后,大多数担任各级作战部门负责人,有些担任军兵种、大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以上职务。比如:中央军委一局局长伍修权,就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由于高瑞欣是中学毕业,在当时学历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就被分配到了军委作战局见习和帮助工作。他的组长就是后来 作战处副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成普。为了让高瑞欣全面掌握参谋业务,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和绘制地图,王政柱安排他到时事材料组和测绘文印组轮训。

西北野战军成立后,高瑞欣随同王政柱一起加入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随后的几年里,高瑞欣一直跟随在彭德怀身边,逐渐成长为得力的作战参谋。作战科副科长王克仁评价彭德怀和高瑞欣的关系,“有些像父子之间的感情”。高瑞欣主要工作是书写作战命令,彭德怀已年近半百,眼也花了,再加上行军打仗条件差,一般没有桌椅,如果是夜间,辨认起来就更加困难。但高瑞欣每次都能根据彭德怀的口述,又快又准地编写出作战命令。他与彭德怀也对脾气、合得来。每次彭德怀要发火,王政柱就把高瑞欣喊过来,因为彭德怀和高瑞欣都喜欢下象棋,彭德怀一下棋就把其他事忘了,火也消下去了。两个人一边下棋,一边打嘴仗,高瑞欣在彭德怀面前毫无拘束,有话直说,惹得彭德怀连连称赞。

年2月,高瑞欣随彭德怀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正好他老家就是河北安国县的,彭德怀给他批了7天假,回乡探亲。这是他参军8年来, 次回到老家,通过村里人介绍,他与同村的李翠英订了婚。一年后,高瑞欣协助徐向前攻克太原、留在兰州西北军区司令部。再次回到了老家,与李翠英举行了婚礼。高瑞欣带着妻子一起返回兰州的途中,在西安受到了彭德怀和夫人浦安修的热情接待。

年10月4日,中央派专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去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随后,彭德怀就被任命为 司令兼政委,率部出征朝鲜。当时,彭德怀的随行秘书是张养吾,他是北平民国大学毕业生,彭德怀以为这次到北京开会是研究西北经济建设问题,所以特意选调张养吾做秘书。

彭德怀入朝没有多久,就给 野战军司令部发电报,要求帮他选调一名军事秘书。原来,由于张养吾不懂军事,他主动向彭德怀提出回国申请,换一名懂军事的人来接替他。一野参谋长阎揆要和王政柱收到电报后,两人一拍即合,确定让高瑞欣入朝接替张养吾。他们将这个决定上报给彭德怀后,立即得到回复:同意高瑞欣赴朝。

开国少将王政柱

高瑞欣接到命令时,他的妻子李翠英即将分娩。阎揆要和王政柱把他叫到办公室:彭总身边有杨凤安秘书,你可以等孩子出生后再赴朝。高瑞欣说:首长不在彭总身边,杨凤安兼任志司办公室副主任,彭总没有专职秘书,我必须立刻到任。而阎揆要他们也一直对彭总的安全不放心,就同意了高瑞欣立即入朝的请求,叮嘱他赴朝后一定要照顾好彭总。

入朝第8天牺牲在大榆洞

年11月17日,高瑞欣抵达朝鲜,第二天就到 司令部驻地向彭德怀报到,彭德怀见到他的 句话就是:“欢迎!小高又来了!现在紧张忙碌,等有空闲时拿象棋来杀几盘,看你的棋艺长进了多少。”随即高瑞欣被任命为 司令部作战参谋,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时正赶上 入朝后第二次战役的准备和部署阶段。

在这里高瑞欣遇到了比他先入朝的毛岸英,两人都是新婚不久,年龄也相差不多,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所以谈得很投机,没过几天就成了好朋友。 副司令洪学智看两人聊得这么投机,风趣地开玩笑说“你们俩后生这么投缘,想必上辈子就是兄弟吧?也真希望你俩这辈子再续前缘生生死死都在一起。”不想一语成谶,没过几天,二人果真一起牺牲,真正成了生生死死在一起。

11月24日,两架美军飞机到大榆洞上空盘旋侦察,邓华和洪学智敏锐地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为保证彭德怀和 司令部的安全,当晚部署了防空措施。规定:从25日7时起,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到防空矿洞待避,听到防空警报时,值班人员也必须离开办公室进入防空洞。

11月25日早上7点左右,防空警报响起,所有人员进入防空洞躲避敌机轰炸。但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敌机并没有来。毛岸英、高瑞欣、成普、徐亩元4人回到作战值班室继续研究作战计划。11时,4架敌机飞到大榆洞上空,刺耳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毛岸英、高瑞欣等4人立即离开办公室躲进防空洞。但敌机径直向北方飞去,大家都以为敌机是奔鸭绿江大桥去了,虚惊一场。4人再次回到作战值班室,然而就在这时,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刚刚飞走的4架敌机突然掉头飞了回来,等发现时已经飞临办公室上空,随着防空警报急催的啼鸣。徐亩元顾不得多想转身冲出办公室。成普紧随其后快速跑出室外,仰视空中,看到许多白色球点,也就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凝固汽油弹。成普高声呼喊毛岸英、高瑞欣赶紧出来。此时,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对着墙壁上敌我态势图研究战斗计划,由于离房门较远,听到成普的喊声已经来不及了。近百枚汽油弹纷纷在办公室四周爆炸,多度的高温烈火霎时吞没了木板房。成普虽幸免于难,但浑身起火,脸部被烧成重伤。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有及时撤出壮烈牺牲。

本来这一天,高瑞欣并没有值班任务,他跑回办公室是因为刚来 司令部不久,急于了解熟悉敌情,默记敌我军番号、位置、行动等。警报解除后,警卫排战士清理被烧毁的办公室,从灰烬中清出毛岸英、高瑞欣的遗骸。通过手表确认了毛岸英的身份,当时, 司令部只有毛岸英带有手表。高瑞欣的身份,通过排除法也得以确认。工兵制作了两副棺木,装殓遗体安葬于北山坡上。墓前埋下刻有毛岸英、高瑞欣汉字的砖块作为标记。根据一位叫海波的老干部晚年回忆:他曾经在 司令部管理处做管理员,负责同朝方联系。毛岸英和高瑞欣牺牲后,他被派去居民家中找了两个玻璃酒瓶,用白布条写了毛岸英、高瑞欣二人的名字,装入瓶中,用木塞塞紧,埋在两人的身旁,以做区分。彭德怀站在两位烈士的墓前满脸泪痕地说:“高秘书跟我在西北战场好多年了,被调到朝鲜战场才几天呐,也牺牲了,他的爱人正怀着孩子啊!”

彭德怀以 司令部的名义致电西北军区,告知高瑞欣牺牲的情况,指示西北军区领导:“高瑞欣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中是有贡献的,望军区向其亲属予以慰问。”副司令张宗逊接到电报后,立即找到副政委甘泗琪、参谋长阎揆要商议,由于当时李翠英已临近产期,于是,他们就决定暂时保密,等适当的时机再告知她。

女儿47年不知道自己的生父

高瑞欣牺牲后第17天,李翠英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高彦坤。由于一名战士不小心说漏了嘴,向李翠英透漏了高瑞欣牺牲的消息。李翠英听后大吃一惊,急忙去问领导,得到证实后晕倒了,几天不吃不喝。这个时候,司令部参谋杨守信给了她慰藉,经常去看望她,解决生活困难,在朝夕相处间,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考虑到丈夫已经牺牲,女儿尚在襁褓之中,需要人照顾,于是李翠英和杨守信走在一起。为了给女儿一个幸福的家庭,不让她遭受同龄人异样的眼光,夫妻俩决定让她改姓杨,从此叫杨彦坤。后来,李翠英进入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与丈夫杨守信一直生活在兰州,再也没有回过高瑞欣的河北老家。

高瑞欣烈士证

年11月25日,高瑞欣牺牲两年后, 司令部和政治部联名签署“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将编号为的烈士证送到了高瑞欣的老家,高瑞欣的弟弟高子刚将烈士证悉心保管了起来。

年某一天,46岁的兰州石化公司工人杨彦坤,突然接到表姐的电话。表姐在经过多日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决定给她打这个电话。告诉她,她的亲叔叔高子刚这些年一直在找她。此时,杨彦坤才知道父亲杨守信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她的生父姓高,叫高瑞欣。

原来,农村放映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时,高子刚无比震惊地看到了哥哥和毛岸英在一起的镜头。他直到这时才知道,哥哥高瑞欣是和毛岸英一起牺牲的。而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深深地刺痛了高瑞欣家人的内心。

高瑞欣:“认识一下,我叫高瑞欣,入朝才几天,你来多久了?”

毛岸英:“来了十几天。”

高瑞欣:“我是河北饶阳人,农民出身。你是哪里人?”

这是电影中毛岸英和高瑞欣 次见面时的对白,当银幕上的高瑞欣用饶阳口音说出“我是河北饶阳人”时,高子刚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明白自己是高瑞欣的亲弟弟,自己在安国县生活了一辈子,怎么哥哥就变成了饶阳人。于是,高子刚为了给哥哥正名,开始到处寻找侄女的下落。由于高瑞欣和妻子是同村人,杨彦坤的表姐得知此事之后,激发了一个念头,要千方百计找到表妹杨彦坤,把历史真相告诉她。

杨彦坤接到姐姐的电话后,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又遭遇新的打击。母亲虽然承认表姐说的都是真的,但不许她告诉家人,也不愿向她透露更多的情况。杨彦坤觉得很尴尬,但她还是背着母亲,开始追寻父亲的往事。因为,“人不可能在世上走了一圈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

杨彦坤开始寻找知情人,她写信给《一个真正的人——彭德怀》编写组,很快就收到责任编辑刘振声的回信。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联系人:先后担任过彭德怀和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并且曾与高瑞欣6年同窗、一年共事的王亚志。找到了王亚志后,通过他从中牵线,高瑞欣生前战友成普、徐亩元等人都联系起来了。47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对自己活下来,而高瑞欣牺牲了抱有深深的歉意。当得知是高瑞欣的后人时,非常激动,个个抢着给杨彦坤回信。称她为“彦坤侄女”,还彼此间复印抄转信件。杨彦坤手里攒下了几十封珍贵的信件。战友们并没见过高瑞欣的妻子,但记得她的名字叫李翠英。就这样,杨彦坤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身世。高子刚也把哥哥的烈士证转给了杨彦坤 保存。

杨彦坤与丈夫

杨彦坤至今还不知道父亲高瑞欣的墓在哪里?年,桧仓 烈士陵园建成后,毛岸英的遗体被迁葬到那里。按照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给中央打的报告:毛岸英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但是成普告诉她:年,他已经回国,当时职务是总参谋部军务部处长,专门入朝到 中检查工作,在桧仓 烈士陵园只看到毛岸英墓,没有看到高瑞欣的。父亲是与毛岸英合葬在同一座墓里了,还是孤零零留在了大榆洞的山坡上?杨彦坤不得而知,各方资料都没有记载。

在高瑞欣的老家高街村,上世纪六十年代盖有一间烈士纪念亭,在旁边树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全村烈士的英名,其中正反两面都有高瑞欣烈士的名字。而且,一些报刊上发表的回忆文章有明确记载高瑞欣的籍贯,比喻:王亚志在《高瑞欣:与毛岸英合葬的 烈士》写道:“高瑞欣,汉族,年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王玉巷村,父亲是农民兼石匠。”高瑞欣的女儿高彦坤在《军事历史》年第四期发表的《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中说:“高瑞欣,年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都表明高瑞欣是安国县人,为什么电影中将高瑞欣说成饶阳人。经过高子刚的努力,三番五次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关于高瑞欣籍贯的问题尘埃落定。原来饶阳和安国距离比较近,当时编剧只是根据一份回忆资料把高瑞欣烈士写成了饶阳人,没有经过进一步的核实,也没有与其它资料对照。电影导演、年已古稀的张金标也专门针对此事做了澄清。

高瑞欣的女儿杨彦坤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工作后,与公司办公室干部王文江结婚,现已双双退休;他们的儿子王磊(高瑞欣的外孙),天津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儿媳王至华在天津一家商务公司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2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