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一场让中美两国都不愿意提及的战

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一场不能忘却的战争,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其中的长津湖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湖泊,湖泊周围被大山环绕,山上植被茂密,山间道路弯曲狭窄,零星的村落也看不到一丝生机。那里埋葬着无数超越极限的冰血军魂,他们曾在﹣30℃的恶劣环境中浴血奋战,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定。

七十一年前朝鲜半岛的战火,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措手不及。刚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出的志愿军官兵们,临危受命匆忙奔赴战场。他们带着必胜的信心,“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朝鲜半岛去和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作战。

初入朝鲜

年11月初,志愿军第九兵团由司令员宋时轮和副司令陶勇统领入朝作战,当时下辖有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三个军,共计十二个师,总兵力达到了15万人。

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认真研究过东线敌情后,决定11月26日发起进攻,所有部队必须26日前抵达战斗位置。

志愿军第九兵团决定将美军分割包围、逐一歼灭。为了完成包围圈,第九兵团悄无声息地在崇山峻岭中迂回包抄,战士们大多来自南方,御寒衣物单薄,一夜之间便冻伤了上百人,随着部队继续行动,冻伤人数持续上升,部队为了隐蔽更是无法生火做饭,战士们只能吃一口炒面就一把雪。

短兵相接

第九兵团大部队于26日前集结在长津湖指定的战斗位置,还有少部分部队由于天气原因,未能及时就位,于是进攻时间被推迟到第二日下午。27日下午4:30分,志愿军按时发起了总攻,一开始志愿军进展还算顺利,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在前期伤亡不大。但随着战斗持续,气温一直在下降,夜里甚至达到了﹣35℃,每分每秒酷寒都在侵袭着志愿军的身体,战士们时刻都在挑战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到了后半夜,许多战士根本无法抵御极寒天气,行动变得迟缓无比,不要说冲锋了,好多人冻的身体僵直,都扣不动扳机了。

身体素质稍强的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拿着手雷和刺刀发起冲锋,甚至和对手同归于尽……战斗进行的异常艰苦,被包围的美军架起机枪,利用有利地形,以坦克构筑了环形工事殊死搏斗,同时呼叫了飞机和大炮进行支援,一时间我方阵地一片火海,尸横遍野。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仍未分出胜负,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后勤补给线严重告急,断粮情况也不断蔓延,再加上冻伤减员剧增,志愿军不能再拖下去了,遂改变战术,决定集中力量逐一击破。

11月30日深夜,27军发起总攻,四面夹击新兴里的美军,这里有著名的“北极熊团”,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志愿军越打越勇,打得美军节节败退,最后击毙了美军著名的“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并将“北极熊团”的军旗缴获,新兴里的美军全被歼灭。

新兴里的美军被歼,导致东线美第十军全线动摇。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不断呼叫航空兵进行空中支援,美军高级将领也急忙命令海军停泊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全部出动,以掩护美陆战第一师尽快撤退。

第二天,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下令全军迅速撤退,特别是被包围的美陆战第一师需要尽快突围。志愿军绝不会让分散的美军各部轻易突围,于是20军58师下属的6连奉命在公路设伏。可是在美军通过的时候,却没有受到任何阻击。师长十分生气,可他赶到阻击阵地的时候却涌出了眼泪,将近一半的战士冻死在阵地上,而剩下的一半也都有严重的冻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手指耳朵稍有磕碰便会掉落。活着的战士们哭了,他们委屈的是本可以阻击敌人完成任务的,却因为这该死的天气把大家冻住让敌人逃跑了。

殊死搏斗

12月4日,从柳潭里撤退的美军成功抵达下碣隅里。美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了掩护军队撤离,派飞机对沿路不停地狂轰乱炸,而志愿军面对敌人的凶猛轰炸毫不退缩。美陆战第一师一路上被前后堵截,先头部队每小时只能前进五百多米,寸步难行。

面对第九兵团的前堵后追,史密斯阵脚大乱,他要求美军司令不惜一切代价挽救自己的部队。尽管天上有铺天盖地的飞机投弹,地面有坦克和大炮的疯狂炮击,但在志愿军的顽强阻击之下,从下碣隅里撤退到古土里仅仅十八公里的路程,当时作为美军王牌之一的陆战第一师主力用了将近四十个小时才到达。

陆战第一师在南撤的时候,在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有一道关卡叫水门桥,水门桥位于古土里南六公里处,桥旁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渊。第九兵团的包抄部队当然知道炸断大桥的重要性,能否炸毁它是堵住美军的关键,只要在水门桥能堵住难逃的陆战第一师,那么歼灭他们就是早晚的事情。志愿军计划让这里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

于是在12月1日,志愿军第一次炸毁了大桥,但美军凭借着超强后勤补给和军工实力,很快工兵就修起了一座新的木桥。过了三天,志愿军将修好的桥梁再次炸毁,而美军马上就利用桥基又架起了一座钢制的桥梁。时间来不及了,要是不把桥彻底炸毁,就堵不住难逃的美军,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铁血抵抗

12月6日晚,27军80师下属的7连连长姜庆云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准备再次炸桥。此时的水门桥已有美军重兵把守,敢死队趁着夜色一边冲锋一边隐蔽,姜庆云不幸中弹晕倒,而剩下的战士们凭借血肉之躯冲破了美军的层层火力网,晚上七点,大桥连根部基座全部被炸毁。此次大桥被毁,美军要修复好只得重新架设桥墩,按照志愿军预计最快完成修复也得要四十八个小时。

当12月7日白天,美军陆战第一师的残部来到水门桥前,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所有人都焦躁不安。要等四十八小时工兵才能修复好大桥,这个消息让美军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如坐针毡!

如果此时志愿军在桥的两侧特意部署一支阻击部队,并且这支部队对他们发起攻击的话,陆战第一师恐怕在劫难逃。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等不及了,不停的向美军司令求援,务必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架好桥梁让他的部队南撤。另一边,美军后勤部队连夜在日本的三菱重工制作了八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使用C运输机直接空投到水门桥附近美军阵地。由于美军强大的制空权,志愿军战士根本无法靠近这些桥梁组件,更无力阻止敌人重新架桥。就这样美军工兵营的人一边修桥,陆战一师一边戒备,每一秒都让美军士兵倍感煎熬。终于在一天一夜紧张的施工之后,陆战第一师的工兵部队于8日下午四点再次架起大桥。

这一天,长津湖的气温又骤降到了﹣38℃,20军58师团下属部队确实如敌人所想,按计划在水门桥边的高地阻击美军剩余主力。美陆战第一师派出先头部队进行侦查,当美军士兵摸到山头之后,眼前的一幕令他们肃然起敬,许多志愿军战士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全部冻死在雪地里化作了晶莹的冰雕。整整一百多人的连队,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与阵地永恒的坚守在一起。

牺牲在前线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很多人没读过什么书,他们或许不知道怎么给你解释保家卫国这个词。但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你,朝鲜就是最后的防线,祖国就在身后,谁要侵犯中国,他们绝不答应!

最终惨胜

就这样,美陆战第一师连滚带爬,一路丢盔弃甲,损失过半,总算突围南撤而去。年12月25日,志愿军占领兴南港,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落下帷幕。志愿军第九兵团在东线严寒中的殊死决战,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在长津湖战役的对决中,美军陆战第一师伤亡减员达一万三千余人,这是他们有史以来遭遇过最严重的打击,无论是队伍还是士气。而重创他们的志愿军第九兵团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部队战斗减员达一万四千多人,因冻伤减员三万多人。

英雄不朽,人民永记。年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至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走下车来,他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旁人发现这位满头花白的将领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所拥有的视死如归,不怕任何敌人的英雄气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所有军人的楷模。这种不怕强敌的民族气节,战斗精神应当大力传承,让革命先辈们的这种不朽精神,去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架立起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桥梁。

勿忘国耻,砥砺前行,祖国加油!#长津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